《表3 科研参与模式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客观产出)》

《表3 科研参与模式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客观产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自主式还是参与式——基于X大学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括号内数值为标准误;(2)***、**、*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这部分,将检验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成果产出质量的影响作用。本文将有CSSCI、SSCI、SCI、A&HCI、EI期刊论文发表认为是有高质量成果的样本,对其科研成果质量赋值为1,其余样本的科研成果质量均赋值为0。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分布呈现出二值分布的特性,且可能存在“稀有事件偏差”的问题,因此,本文在这一部分构建“补对数—对数”模型。同样地,为便于解释系数,本文计算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正如表3中模型7的回归结果所示,“自主式科研”和“参与式科研”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质量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自主式科研”的平均边际效应为0.053,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有“自主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产出高质量成果的可能性比没有“自主式科研”经历的研究生高5.3%。“参与式科研”的平均边际效应为0.054,两种科研参与模式对研究生科研成果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