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品种大豆蒸煮后感官评分及质构特性检测结果》

《表3 不同品种大豆蒸煮后感官评分及质构特性检测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的蒸煮大豆食味品质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栏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如表2、表3所示,45个品种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37.68~46.12 g/100 g之间,平均值为40.62 g100g;脂肪含量变化范围为18.51~23.84 g/100 g,平均值为20.81 g/100 g;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3.60~21.55 g/100 g,平均值为17.26 g/100 g;灰分含量为3.31~6.38 g/100 g,平均值为5.22 g/100g;钙含量为112.50~365.85 mg/100 g,平均值为253.35 g/100 g;7S组分占大豆蛋白含量的20.24%~40.22%,平均值为26.18%;11S组分占大豆蛋白含量的42.51%~60.71%,平均值为48.39%;百粒重在9.63~27.48 g之间,平均值为18.77 g、浸泡后大豆吸水率为53.74%~60.00%,平均值为57.13%、膨胀率为78.13%~250.00%,平均值为176.28%、蒸煮后大豆的硬度在602.80~2 325.00 g之间,平均值为1 203.71 gf;咀嚼性在54.86~1 199.98 gf,平均值为549.13 gf;黏聚性0.91~1.21,平均值为1.10;感官评分16~25分,平均值21分。应用SPSS均值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不同品种大豆间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灰分、总钙、7S、11S含量、百粒重、浸泡后大豆的吸水率、膨胀率和蒸煮后大豆的硬度、咀嚼性和感官评分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不同品种间的黏聚性差异很小,这与Wani等[18]发现蒸煮后4种菜豆之间的黏聚性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