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AKI的处理(NCCN 2019V2-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

《表3 AKI的处理(NCCN 2019V2-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肾脏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治建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ICIs治疗后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最常见的肾脏不良事件。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单纯的肾病综合征罕见[11]。该类患者中血清肌酐升高发生率接近100%,部分伴有尿白细胞升高、血尿、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继发高血压等[13]。少数患者出现低钠、低钾或低钙血症,其中低钙血症可能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相关[14],但在更大剂量的ICIs治疗中则有待进一步证实[6]。因此尿常规及沉渣、24 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是初筛最重要的指标。根据尿蛋白及肌酐水平,我们可以更合理地做出临床决策(表1、表2)。与其他肾小球病类似,建议尿蛋白>3.5 g/24 h或反复尿蛋白1 g-3.5 g/24 h作为肾活检的指征。建议PD-1抑制剂通常在用药后3个月-6个月内开始肾功能的监测,而CTLA-4抑制剂则相对更早,建议早期(<3个月)就可开始。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较复杂,如尿常规等检查基本阴性,未除外其他继发因素时不推荐首先应用激素治疗。当监测出现血肌酐异常时,应开始肾功能异常的鉴别诊断,以区分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因素。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液体摄入、腹泻及感染、使用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及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等],完善尿常规及沉渣、肾功能及电解质、肾脏超声等辅助检查。筛查尿常规如提示白细胞或红细胞升高,应首先除外尿路感染可能。如患者此前存在长期少量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则首先应除外代谢疾病引起的肾损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2019指南的建议,如出现符合急性肾损伤标准的情况(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以上1.5倍或增加0.3 mg/dL),可至少每3-7天监测一次,警惕出现严重的肾衰相关并发症(表3)。目前血清肌酐虽不够敏感,但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筛查方式。如出现病情明显变化或影响重要药物使用的决策,肾活检是确诊肾脏损伤的金标准。在病情发展的初期、即使肾功能损伤不严重,也应积极考虑肾活检以合理决定此后治疗方案。如肾脏病理证实ATIN,在停药及免疫抑制治疗的同时,应及时组织多学科讨论将来是否具有重启ICIs治疗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