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 下》求取 ⇩

目录3

第六编 少数民族教育3

第三十三章 旧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3

第一节 不同的教育历史传统5

一、原始形态教育5

二、奴隶制下的彝族文化教育7

三、寺院教育8

第二节 新型学校教育的发展10

一、新学思潮的影响10

二、西方教会开办学校11

三、国民党政府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12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的新民主主义教育13

一、湘鄂西、广西左右江根据地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特点14

二、延安民族学院的建立17

三、东北解放区的朝鲜族教育19

第三十四章 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和任务23

第一节 少数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3

一、确定新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方针23

二、少数民族教育的曲折发展和贯彻调整方针28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33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少数民族教育34

五、少数民族教育的拨乱反正37

第二节 少数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43

一、实践和认识过程43

二、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地位46

第三节 少数民族教育的管理50

一、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50

二、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52

三、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在教育上的自治权55

第三十五章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与改革57

第一节 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59

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针59

二、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合理布局和办学形式61

三、少数民族中小学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63

四、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改革65

五、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70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与农牧民文化技术教育73

一、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73

二、加强中等专业教育的调整改革76

三、积极发展农(牧)职业中学77

四、农牧民文化技术教育81

第三节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85

一、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85

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任务87

三、少数民族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方面的特殊规定91

四、开展高等教育的对口支援协作93

第三十六章 双语教学、教材和师资96

第一节 双语教学96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96

二、坚持民族语言平等政策97

三、民族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98

四、从实际出发,建立双语教学体制100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103

一、概况103

二、教材管理体制104

三、教材编审机构106

四、教材编审方针和原则110

第三节 少数民族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115

一、发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师范教育116

二、发展民族师范教育的一些特殊规定117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19

第三十七章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24

第一节 保障少数民族发展教育的平等自治权利124

第二节 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和马列主义民族观的教育127

第三节 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31

第四节 坚持国家扶持与调动地方和群众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133

第五节 重视继承和发展各民族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137

一、“燎原计划”是客观需要的产物145

第一节 “燎原计划”的产生背景和内容要求145

第三十八章 “燎原计划”的提出及其实施145

第七编 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其它教育及教育科研145

二、“燎原计划”的基本内容、实施方法和主要目标148

第二节 实施“燎原计划”的主要措施151

第三节 “燎原计划”取得的显著成效155

第三十九章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161

第一节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概况161

第二节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任务和要求163

第三节 进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168

第四节 城市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170

第四十章 粤闽经济开发地区教育174

第一节 开放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176

一、教育经费投入多,仪器设备好176

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179

三、基础教育的改革184

第二节 开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192

第三节 第一军医大学“一体两环”的办校模式199

第四十一章 电化教育204

第一节 电化教育的发展概况204

一、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204

二、电化教育管理体制207

三、电化教育的指导思想208

第二节 学校的电化教育209

一、学校电化教育的迅速发展209

二、电化教育馆为学校教学服务212

三、学校电化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212

第三节 卫星电视教育传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213

一、卫星电视教育的建设213

二、卫星电视教育传输系统214

三、卫星电视教育传输系统的特点216

四、卫星电视教育的发展规划217

第四节 电化教育的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218

一、加强对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领导218

二、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主要成绩和优秀电教教材的评选219

三、开设电化教育专业,培养电化教育人才222

第四十二章 华侨教育224

第一节 新中国华侨教育的发展224

一、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的华侨教育224

二、一九七八年以后的华侨教育226

第二节 华侨教育政策措施228

一、适当照顾华侨学生报考各级学校229

二、积极帮助华侨学生补习文化231

三、对华侨学生生活福利的有关规定231

第三节 华侨学校教育232

一、各类文化补习教育232

二、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235

三、华侨农场的中小学教育239

第四十三章 社会力量办学241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学发展概况241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办学的地位与作用242

第三节 社会力量办学的指导方针及政策规定243

第四十四章 教育科学研究247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及其方针247

一、发展概况247

二、科研规划的制定248

三、科研机构249

四、教育科学的国际交流251

五、教育科研方针252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255

第三节 教育科学的学科建设261

一、基本理论学科的发展262

二、新学科的建立263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66

四、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267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管理与条件保证269

第八编 学校的教师和职工277

第四十五章 教师和职工队伍的建设277

第一节 教师和职工队伍概况277

一、落实政策,提高待遇277

二、一九七八年以后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279

三、教师队伍建设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283

第二节 教师队伍的补充、调配、考核和聘任284

一、教师的补充与调配284

二、初、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的考核285

三、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286

第四十六章 初、中等学校教师的培养291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291

一、师范教育的恢复和发展291

二、新中国师范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293

一、学制和培养目标301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301

二、教学和学生基本功训练302

三、思想政治教育304

四、教育实践、实习基地和劳动技术教育305

五、教学研究和改革试验307

第三节 高等师范院校308

一、学制与培养目标309

二、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310

三、思想政治教育312

四、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315

第一节 学校干部队伍的建设319

一、小学和普通中学校长必备的知识和能力319

第四十七章 学校职工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319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校院长必备的知识和能力321

第二节 学校干部的考核和任免324

一、学校干部的考核324

二、学校干部的选配和任免325

第三节 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327

一、初、中等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327

二、高等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331

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成效和经验335

一、针对初、中等学校教师文化水平低所采取的措施339

第四十八章 学校在职教师的培训339

第一节 初、中等学校在职教师的培训339

二、明确教师培训的方针和任务342

三、广开教师培训的渠道344

四、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培训工作346

五、初、中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特点348

六、教师培训的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349

第二节 高等院校在职教师的培训351

一、一九七八年以来高等院校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351

二、高等院校在职教师的培训任务和培训机构353

三、高等院校在职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355

第四十九章 各级各类学校人员的编制管理和工资359

福利待遇359

第一节 人员编制的管理359

一、人员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做法359

二、现行各级各类学校人员编制标准360

三、教师的工作量制度364

四、学校人员编制管理改革的探索366

第二节 教师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368

一、提高教师待遇采取的措施368

二、现行教职工工资制度371

三、教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373

四、民办教师待遇374

五、各地提高教职工待遇的主要做法377

六、对教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工作的几点认识380

第九编 办学的物质条件385

第五十章 财政拨款和筹措教育经费385

第一节 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来源386

一、教育财政管理体制386

二、教育经费来源388

一、基本情况390

第二节 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教育经费390

二、教育事业经费支出构成393

第三节 多渠道筹措预算外教育资金395

一、预算外教育资金的来源395

二、各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经验和做法398

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有关制度和规定399

四、利用外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402

第五十一章 校舍建筑和校园设施406

第一节 教育基本建设的管理体制406

一、“教育管理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校舍增长情况408

第二节 投资金额和校舍面积的增长408

二、初、中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和校舍增长情况409

三、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建设投资和校舍增长情况411

第三节 校舍和校园建设的发展和特点413

一、中小学校建筑的发展过程413

二、普通高等院校建设几个主要时期的特点416

第四节 教育基本建设的经验和教训420

一、中小学校420

二、高等院校422

一、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发展过程436

第一节 普通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436

第五十二章 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36

二、高等院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438

三、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效益443

第二节 普通中、初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445

一、建立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和开展自制教具活动445

二、制订实验室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446

第三节 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开发、供应448

一、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449

二、教学仪器设备的研究开发451

三、教学仪器设备的供应工作453

第五十三章 图书馆及教材出版发行456

第一节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456

一、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456

二、学校图书馆工作的成就457

第二节 教材的出版发行462

一、教材出版发行概况462

二、实行“低价微利、亏损补贴”的出版政策463

三、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教材出版印刷基地的建设464

四、加强高等院校教材建设工作,完善教材的编审体制465

六、发展和加强大学出版社的建设466

五、加强讲义的管理,提高讲义的编写和印刷质量466

第五十四章 实习基地、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468

第一节 高等院校教育实习和教学实习的基地建设468

一、校办工厂468

二、校办农场、林场469

三、附属医院471

第二节 高等院校的校办产业472

一、高等院校校办产业的类型472

二、高等院校校办产业的作用474

一、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兴起和发展475

第三节 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兴起、发展和主要形式475

二、中小学勤工俭学的主要形式478

第四节 中小学勤工俭学的重要作用482

第十编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489

第五十五章 派遣出国留学人员489

第一节 出国留学工作的概况、派遣方针和选拔培训工作489

一、出国留学工作的概况489

二、“按需派遣”的方针491

三、选拔培训工作494

第二节 服务、教育和管理工作496

一、为回国留学人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501

第三节 留学回国人员在中国建设事业中发挥的作用501

二、回国留学人员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504

三、五六十年代回国工作的专家、学者在国家建设的505

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505

第五十六章 接受来华留学人员和对外汉语教学508

第一节 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人员508

一、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人员的方针、原则及发展规模508

二、来华留学人员的培养和管理513

三、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人员工作的成绩518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起和发展520

第二节 开展对外汉语教学520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组织领导522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524

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525

第五十七章 互派专家、教师任教、讲学和开展528

项目合作与教育交流528

第一节 互相派遣专家任教,开展学术活动528

一、派遣中国专家出国任教、讲学528

二、聘请外国专家来华任教、讲学529

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31

四、中外学者互相进行学术考察访问534

第二节 建立合作项目,开展教育合作535

一、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教育合作项目536

二、与发达国家的双边教育合作项目538

三、与国际组织的多边教育合作项目543

第五十八章 民间的教育国际交流组织及其活动548

第一节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成立及其基本方针548

一、协会的成立548

二、协会的基本方针和组织领导549

一、培训英语教师551

第二节 开展师资培训551

二、聘请外籍教师来华任教552

三、派遣教师出国培训552

第三节 积极发展中长期合作项目553

一、与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的合作553

二、与日本霞山会的合作553

三、中国和加拿大的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554

第四节 互访、实地考察和学术交流554

一、互访与实地考察554

二、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56

三、联合举办汉语和中国文化讲习班557

第五十九章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559

第一节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背景和立项概况559

第二节 硬件建设及其效益562

第三节 软件建设及其效益566

第六十章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571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571

第一节 历史、现状和方针、任务571

一、参加国际和地区政府间的教育合作573

第二节 出席和举办国际教育会议573

二、举办国际与地区教育会议575

第三节 参与国际教育合作活动578

一、参加亚太地区的教育合作与活动578

二、积极开展教育合作,逐步建立中、长期合作项目581

三、通过培训班、研讨会、考察访问,增进相互了解,585

促进合作585

结束语586

后记599

彩色插图目录602

英文目录613

1996《当代中国教育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东昌主编 1996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成人教育探索(1998 PDF版)
当代中国成人教育探索
1998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当代教育(1995 PDF版)
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当代教育
1995
当代教育学(1999 PDF版)
当代教育学
1999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 PDF版)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
美国:美国源流出版社
教育家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1989 PDF版)
教育家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
1989 武汉:武汉出版社
当代中国体育(1984 PDF版)
当代中国体育
198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教育思潮(1991 PDF版)
中国当代教育思潮
1991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当代中国教育(1996 PDF版)
当代中国教育
1996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论要(1994 PDF版)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论要
1994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教育揽胜(1986 PDF版)
中国当代教育揽胜
1986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1996 PDF版)
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
1996 北京:新华出版社
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  下(1996 PDF版)
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 下
1996 北京:新华出版社
当代教育学(1998 PDF版)
当代教育学
1998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当代教育(1995.12 PDF版)
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当代教育
1995.12 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当代教育实验百例(1997 PDF版)
中国当代教育实验百例
1997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