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实用秘书全书》求取 ⇩

基础理论编3

第一章 绪论3

一、文书及文书工作3

二、秘书及秘书工作3

三、秘书的分类4

四、秘书学及其结构体系5

(一)秘书学及其研究对象5

(二)秘书学的特点6

(三)秘书学的体系结构7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9

一、秘书工作的历史沿革9

(一)秘书工作的起源9

(二)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秘书工作10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工作12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秘书工作13

(五)宋元时期的秘书工作14

(六)明清时期的秘书工作16

(七)近现代的秘书工作19

二、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26

(一)秘书办公手段的现代化26

(二)秘书工作内容的多样化27

(三)秘书群体结构的合理化28

(四)秘书知识要求的高标准化29

第三章 秘书工作机构和秘书工作30

一、秘书工作机构30

(一)秘书工作机构的涵义30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原则30

(三)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类型和形式31

(四)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和作用33

二、秘书工作34

(一)秘书工作的特性34

(二)秘书工作的内容37

(三)秘书工作的原则38

(四)秘书工作的作用39

(五)秘书工作的规律40

(六)秘书工作的职能42

(七)秘书工作所面临的矛盾43

(八)国外秘书工作简介45

第四章 秘书素质48

一、政治理论素质48

二、思想作风修养49

三、职业道德修养52

四、知识与能力素质53

(一)秘书的知识构成54

(二)秘书的能力构成56

五、秘书心理素质61

(一)秘书心理的内涵61

(二)秘书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62

(三)秘书人员心理障碍的排除64

秘书知识编69

第一章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69

一、汉字知识69

(一)汉字的起源69

(二)汉字的“六书”69

(三)汉字的演变70

(四)汉字的改革71

二、语法知识72

(一)汉语的语言组合单位72

(二)语序排列及虚词的表意作用73

(三)单句73

(四)复句75

三、修辞知识76

(一)实用语体的特点76

(二)常用的修辞方式77

四、逻辑知识78

(一)概念、判断、推理78

(二)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79

(三)证明与反驳79

第二章 工具书知识80

一、概述80

二、工具书简介81

(一)字典、词典81

(二)百科全书82

(三)类书、政书82

(四)年鉴、手册83

(五)索引84

(六)书目84

(七)表谱85

(八)图录86

三、工具书的查检方法86

(一)部首法86

(二)汉语拼音法86

(三)笔画法87

(四)四角号码法87

四、工具书的运用87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料的查找87

(二)关于字的查找88

(三)关于词语的查找88

(四)关于诗词文句的查找89

(五)关于年、月、日的查找89

(六)关于历史人物的查找89

(七)关于书刊论文资料的查找90

(八)关于统计资料的查找91

第三章 软科学知识92

一、管理科学92

(一)管理科学的起源和发展92

(二)管理科学理论的创建93

(三)行为管理科学94

(四)现代管理科学95

二、系统工程学97

(一)系统工程学的概念97

(二)系统工程学的基本内容97

三、科学学102

(一)科学学从萌芽到形成102

(二)科学学研究的领域103

四、未来学104

(一)未来学的由来与发展104

(二)未来学的性质与任务105

五、领导科学106

(一)领导科学产生的条件106

(二)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09

(三)领导科学的性质109

第四章 经济学知识111

一、经济学的内涵111

二、与秘书人员有关的经济学常识112

(一)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112

(二)资本、利润和市场113

(三)供求分析和均衡价格114

(四)生产行为和垄断竞争116

(五)国民生产总值118

(六)失业与通货膨胀119

(七)经济政策120

第五章 法律法规知识123

一、秘书工作与现代法律意识123

二、关于法律法规的一般知识124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本质124

(二)法律的源起与历史125

(三)法的构成与创制126

(四)法的作用与价值127

三、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概况127

(一)宪法128

(二)其他法律128

(三)中央的规范性文件128

(四)地方的规范性文件128

(五)特别行政区的法律128

四、基本部门法的知识与秘书工作129

(一)民法129

(二)行政法130

(三)经济法130

(四)刑法131

(五)诉讼法132

五、专业法律知识与秘书工作133

(一)国家专门的秘书工作法规133

(二)经济合同法133

(三)著作权法134

(四)保密法135

第六章 心理学知识136

一、心理学概述136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136

(二)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36

二、与秘书工作有关的心理学理论138

(一)对他人的知觉138

(二)群体心理143

第七章 信息学知识146

一、信息的概念及特征146

(一)信息(Information)的涵义146

(二)信息的特征147

二、关于信息理论的几个问题148

(一)信息量148

(二)信息的时效性、有效性和真实性149

(三)信息的模糊度149

(四)信息的冗余度与传信率150

(五)传信率的提高与信道容量150

三、信息科学151

(一)信息科学的涵义151

(二)信息科学的特点151

四、信息采集154

(一)信息采集原则154

(二)信息采集程序155

(三)信息采集渠道156

(四)信息采集方法156

五、信息的存贮和检索157

(一)信息存贮157

(二)信息检索157

(三)信息检索方法157

六、信息编码159

(一)信息编码的涵义159

(二)编码目的和编码过程159

七、信息传播161

(一)信息传播的涵义161

(二)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162

(三)信息传播的诸要素162

八、信息反馈164

(一)信息反馈的涵义164

(二)信息反馈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164

九、信息网络165

(一)信息网络的涵义165

(二)信息网络的作用166

(三)信息网络的结构167

(四)现代化信息网络168

十、信息经济学169

(一)信息经济学概述169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70

十一、信息产业171

(一)信息产业的沿革171

(二)信息产业的分类172

(三)信息产业的特点173

(四)信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175

十二、信息技术与新技术革命175

(一)信息技术的涵义175

(二)信息技术与新技术革命176

秘书实务及技能编181

第一章 辅助决策、协调及督查工作181

一、辅助决策181

(一)决策的涵义181

(二)决策与领导、管理181

(三)决策的类型182

(四)决策的程序、结构183

(五)决策与辅助决策的关系184

(六)辅助决策机构185

(七)秘书部门辅助决策的意义185

(八)秘书辅助决策的特点186

(九)秘书辅助决策的原则187

(十)秘书辅助决策的方式188

二、协调工作189

(一)协调工作的涵义、原理与作用189

(二)协调工作的任务、原则及协调者的素质191

(三)协调工作的类型和主要内容194

(四)协调工作的程序和方式、方法198

(五)协调工作的操作要求201

三、督查工作203

(一)督查工作及其由来与发展203

(二)督查工作的特点和作用203

(三)督查工作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204

(四)督查工作的任务与范围205

(五)督查工作的方法和基本程序206

(六)督查工作的方式和组织形式207

(七)督促检查工作的网络和职责208

四、建议和提案的办理209

(一)建议和提案概述209

(二)建议和提案的办理212

第二章 调查研究工作216

一、调查研究的涵义及其作用216

(一)调查研究的涵义216

(二)调查研究的作用216

二、调查研究的原则217

三、调查研究的范围219

四、调查研究的种类220

五、调查研究的选题220

六、调查研究的准备221

七、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222

八、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223

九、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228

十、调查研究的禁忌230

十一、调查研究中常用的理论分析方法231

十二、调查报告233

第三章 资料信息工作234

一、资料信息工作的涵义234

二、资料信息工作的特点和作用235

三、资料信息工作的网络240

四、资料信息的收集242

五、资料信息的传递244

六、资料信息的筛选246

七、资料信息的综合处理247

第四章 会务及会议管理249

一、会议概述249

(一)会议的起源、发展与内涵249

(二)会议的构成250

(三)会议的分类250

(四)会议的作用251

(五)会议的管理253

二、会务工作254

(一)会前准备工作254

(二)会间服务工作261

(三)会后整理工作266

三、几种常见会议介绍267

(一)常务会议267

(二)代表会议268

(三)股东大会268

(四)工作会议268

(五)学术会议269

(六)汇报会269

(七)现场会议269

(八)现场联合办公会269

(九)纪念、社交性会议270

(十)研讨会270

(十一)对话会270

(十二)电话(电视、广播)会议270

(十三)新闻发布会271

(十四)会谈271

第五章 文书工作272

一、文书工作概述272

二、发文处理272

三、收文处理275

四、文件管理279

(一)文件管理的性质和意义279

(二)文件管理的原则和要求279

(三)文件的阅读280

(四)文件的传送280

(五)文件的借阅281

(六)文件的翻印281

(七)文件的存放282

(八)文件的立卷282

(九)文件的清退282

(十)文件的销毁282

五、档案工作283

(一)机关文书立卷的意义283

(二)文书立卷的范围和方法284

(三)案卷287

(四)机关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288

(五)档案的整理、鉴定和保管288

第六章 领导人活动安排及领导人秘书工作293

一、领导人活动安排293

(一)领导人活动安排工作的意义293

(二)安排领导人活动的基本原则293

(三)领导人活动的一般过程294

(四)领导人活动安排的一般环节295

(五)邀请领导参加活动的文件呈批297

(六)领导人活动的具体准备297

(七)常见的领导人政务、事务活动安排299

二、领导人秘书工作304

(一)领导人秘书及其工作内容304

(二)领导人秘书工作的特点305

(三)领导人秘书工作的作用和地位306

(四)领导人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307

(五)领导人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307

(六)领导人秘书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308

(七)领导人秘书的工作艺术311

第七章 外事工作、接待工作和信访工作313

一、外事工作313

(一)外事接待313

(二)外事礼节315

(三)涉外公文317

二、接待工作319

(一)接待工作的意义319

(二)接待工作的原则320

(三)接待工作的要求321

(四)接待工作的规格321

(五)接待工作的程序321

(六)接待上级单位来访者322

(七)接待同级单位来访者322

(八)接待下级单位来访者323

(九)接待上访者323

(十)接待新闻单位来访者323

(十一)接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324

三、信访工作324

(一)信访及信访工作324

(二)信访部门与秘书信访324

(三)信访接待工作的原则325

(四)信访工作的制度326

(五)信访工作的要求和方法326

(六)信访案件的处理328

(七)信访公函329

(八)信访接待中特殊情况的处理329

第八章 其他事务工作330

一、保密工作330

(一)保密和保密工作330

(二)保密工作的方针和任务330

(三)保密工作的意义331

(四)新时期保密工作的特点331

(五)国家秘密的定义、范围和密级332

(六)国家保密工作守则和管理制度334

(七)秘书部门的保密要求335

(八)秘书保密工作的过程及种类336

二、校对工作338

三、机关管理工作341

(一)机关单位事务管理的范围和意义341

(二)机关单位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341

(三)机关单位的统筹管理342

(四)机关单位的制度管理342

(五)机关单位的岗位管理342

(六)机关单位的人员管理343

(七)机关单位的印章管理343

(八)机关单位的车辆管理349

(九)机关单位的电讯管理349

(十)机关单位的财务管理349

(十一)机关单位的食堂管理350

(十二)机关单位的环境管理350

(十三)机关单位的房产、基建管理351

(十四)机关单位的物资管理351

四、值班工作352

(一)值班的形式和值班制度352

(二)值班的职责和要求353

(三)值班的安排和值班记录354

(四)对假冒现象的鉴别和处理356

(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357

(六)接打电话的原则和注意事项357

(七)电话记录358

(八)特殊电话的处理358

(九)电话的后续处理359

(十)电报、电传的处理359

秘书写作编363

第一章 公文写作(上)363

一、公文及其种类363

二、公文的特点363

(一)从形成过程分析363

(二)从制发者的角度分析363

(三)从所涉及的内容分析364

(四)从公文的格式分析364

三、公文的作用364

(一)部署指挥作用364

(二)宣传教育作用364

(三)协调沟通作用364

(四)准绳规范作用364

(五)凭证依据作用365

四、公文的行文关系365

五、公文的基本格式365

(一)眉首部分365

(二)正文部分367

(三)文尾部分368

六、公文的撰制369

(一)撰制前的准备369

(二)公文文本的具体撰制370

第二章 公文写作(中)382

一、公文中常用词语的用法382

二、公文中的常用句式406

三、公文中常用的语言结构409

(一)介词结构类型409

(二)偏正结构类型410

(三)联合结构类型410

第三章 公文写作(下)412

一、命令的写作412

二、议案的写作413

三、决定的写作415

四、指示的写作418

五、公告的写作419

六、通告的写作420

七、通知的写作421

八、通报的写作423

九、报告的写作425

十、请示的写作427

十一、批复的写作428

十二、函的写作429

十三、会议纪要的写作430

十四、决议的写作432

十五、公报的写作433

十六、规定的写作433

十七、条例的写作435

第四章 事务文书写作438

一、事务文书及其分类438

(一)预计类事务文书438

(二)总结类事务文书438

(三)报道类事务文书438

(四)规章类事务文书438

(五)会议类事务文书438

二、事务文书的作用及相互关系439

三、事务文书的特点439

(一)使用上的广泛性439

(二)内容上的真实性439

(三)应用上的可操作性440

(四)写法上的灵活性440

四、事务文书与法定公文的区别440

(一)实际运用中的区别440

(二)作者及读者对象的区别440

(三)内容权威性的区别440

(四)文体规范性的区别440

五、各种事务文书的写作441

(一)计划的写作441

(二)总结的写作442

(三)简报的写作444

(四)调查报告的写作446

(五)述职报告的写作449

(六)讲话稿的写作452

(七)章程的写作453

(八)规程的写作454

(九)守则的写作455

(十)细则的写作456

(十一)办法的写作457

(十二)提案的写作458

(十三)制度的写作459

第五章 日常应用文写作461

一、便条461

二、单据462

三、启事462

四、请柬463

五、海报464

六、喜报464

七、捷报465

八、公约466

九、聘书466

十、协议书467

十一、申请书469

十二、保证书469

十三、决心书470

十四、倡议书471

十五、建议书473

十六、书信474

十七、介绍信475

十八、证明信476

十九、感谢信476

二十、慰问信477

二十一、表扬信478

二十二、贺信479

二十三、贺电480

二十四、唁电481

二十五、讣告481

二十六、悼词482

二十七、题词482

二十八、祝辞483

二十九、解说词483

三十、鉴定485

第六章 企业常用文书写作487

一、生产记录487

二、会议记录487

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方案488

四、任期目标责任书490

五、索赔与理赔书491

(一)索赔书491

(二)理赔书492

六、催款通知书493

七、招标书与投标书494

(一)招标书494

(二)投标书495

八、中外合资意向书496

九、经济合同497

十、企业破产申请书499

十一、招股说明书500

十二、企业汇报提纲501

十三、企业志与大事记502

十四、商业广告写作503

(一)广告的涵义503

(二)广告的流程503

(三)广告与秘书人员的关系505

(四)广告文体的写作505

(五)属于广告领域的其他文体511

十五、企业公共关系专用文体写作513

十六、厂长(经理)备忘录515

第七章 涉外文书写作517

一、护照和签证517

(一)护照517

(二)签证517

(三)护照与签证的样式518

二、授权委托书519

(一)授权委托书的特征519

(二)使用授权委托书的意义和作用520

(三)授权委托书的结构和内容520

(四)授权委托书的写法521

(五)授权委托书的使用522

三、备忘录523

(一)备忘录的涵义与作用523

(二)备忘录的格式523

四、涉外经济协议书524

(一)涉外经济协议书的涵义524

(二)涉外经济协议书与涉外合同的区别524

(三)涉外经济协议书的格式525

(四)涉外经济协议书的写作要求526

五、涉外致辞528

(一)欢迎词528

(二)欢送词529

(三)答谢词529

六、外贸函电531

(一)外贸函电的涵义及作用531

(二)外贸函电的特点与分类532

(三)外贸函电的写作要求532

(四)外贸函电的部分常用语533

七、国际招标书534

(一)招标与招标书的涵义534

(二)招标书的作用535

(三)国际公开招标的基本程序535

(四)招标书的内容与写作要求535

八、国际投标书538

(一)投标书的内容538

(二)投标书的写作要求539

九、外贸会谈纪要541

(一)外贸会谈纪要的内容与作用541

(二)外贸会谈纪要的一般格式541

(三)外贸会谈纪要的写作要求541

十、外贸意向书543

(一)外贸意向书的作用543

(二)外贸意向书的内容544

(三)外贸意向书的写作格式544

(四)外贸意向书写作注意事项544

十一、外贸调解仲裁文书547

(一)外贸调解仲裁文书概述547

(二)调解文书的结构及写作要求547

(三)仲裁协议书的结构及写作要求548

(四)仲裁申请书549

(五)仲裁申诉书550

(六)仲裁裁决书551

十二、涉外起诉书555

(一)起诉书的涵义及内容555

(二)起诉书的格式及撰写要求556

十三、涉外答辩书559

(一)答辩书的涵义及内容559

(二)答辩状的格式及撰写要求560

十四、导游词562

(一)导游词的涵义562

(二)导游词的特征及写作要求562

第八章 新闻文体写作565

一、消息概述565

(一)新闻的涵义565

(二)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565

(三)消息的特点565

二、消息的结构566

(一)消息的构成566

(二)消息的结构形态566

三、消息写作过程解析569

(一)精心制作标题569

(二)认真提炼导语575

(三)写好消息主体580

(四)交代必要的背景581

公关与交际编587

第一章 秘书人员人际交往关系587

一、秘书人员人际关系及其特点587

(一)秘书人员人际关系的涵义587

(二)秘书人员人际交往的特点588

二、秘书人员人际交往关系的作用与功能589

(一)增强机构内部的凝聚力589

(二)排除障碍,消除误解589

(三)塑造良好的机构形象590

(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590

三、秘书人员人际交往关系的类型590

(一)从人际交往双方的人数来分591

(二)从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来分591

四、秘书人员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592

(一)寻找与对方的接近点和共鸣点592

(二)尽自己所能帮助对方592

(三)努力寻求自身长处以满足对方需求592

(四)增强能力,注重仪表593

(五)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593

五、影响秘书人员人际交往的因素593

(一)信息源594

(二)信息594

(三)通道594

(四)信息的接受与反馈594

(五)障碍595

(六)背景595

六、密切人际交往的方法596

(一)养成积极的处世态度596

(二)克服偏见,战胜自卑596

(三)在交往中保持良好的礼仪风度597

(四)在与人交往时,要舍得投入时间与精力597

七、秘书人员与领导的关系597

(一)秘书人员与领导的几种关系597

(二)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598

八、秘书人员与群众的关系599

(一)秘书人员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的重要性599

(二)秘书人员处理与群众关系的原则600

九、秘书人员与同事的关系601

(一)尊重原则601

(二)真诚原则601

(三)自制原则601

(四)宽容原则602

十、秘书人员人际交往注意事项602

(一)不要忘了自己的位置602

(二)尊重与自己打交道的每个人602

(三)将团体的整体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摆在重要位置上603

第二章 秘书公务交际604

一、秘书公务交际及其意义604

(一)交流信息605

(二)塑造组织形象605

(三)解决问题,改变对方的态度605

二、秘书公务交际的范围606

(一)企业秘书人员的公务交际606

(二)政府机构秘书人员的公务交际607

(三)各种正式社会团体秘书人员的公务交际607

(四)教育机构秘书人员的公务交际608

三、秘书公务交际的形式608

(一)面对面交谈608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609

(三)组织有关人员参观游览609

(四)举行宴会,招待各方客人609

(五)利用电子邮件等进行联络610

四、秘书公务交际的特点610

(一)广泛性610

(二)多样性610

(三)变动性610

(四)不可控性610

(五)目的确定性611

(六)长期性611

五、秘书公务交际的原则611

(一)机构利益与公众利益相结合的原则611

(二)进行调查研究,准备充分的资料612

(三)进行长期的科学的规划612

(四)争取最高管理层的支持613

六、秘书人员与政府部门的公务交际613

(一)遵纪守法,将国家的利益置于首位613

(二)积极地与政府进行沟通614

(三)积极配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尽量多作贡献614

七、秘书与民主党派的公务交际615

(一)尊重各民主党派的民主权利,尊重其组织上的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615

(二)充分信任民主党派,发挥其参政议政的作用615

(三)加强与民主党派的团结与合作615

(四)与民主党派人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615

八、秘书与社会团体的公务交际616

(一)社会团体的涵义及特征616

(二)社会团体的优势616

(三)秘书人员与工会之间的公务交际617

九、秘书与新闻机构的公务交际618

(一)传播媒介的选择618

(二)与媒介接触前的准备工作619

(三)进行客观的评估619

第三章 交际礼仪活动621

一、秘书交际礼仪活动及其意义621

(一)秘书交际礼仪活动的涵义621

(二)秘书交际礼仪活动的意义621

二、秘书交际礼仪活动的特点与范围622

(一)继承性622

(二)时代性622

(三)世界性622

三、秘书交际礼仪活动的步骤和形式623

(一)秘书交际礼仪活动的步骤623

(二)秘书交际礼仪活动的形式624

四、秘书交际礼仪活动的注意事项624

(一)加强对秘书人员的培训624

(二)合理使用经费624

(三)尊重有关宾客的特殊风俗习惯624

五、宴请活动624

(一)赴宴礼仪624

(二)设宴礼仪626

六、文艺晚会与体育表演627

(一)组织文艺晚会与体育表演礼仪627

(二)出席的礼节628

七、舞会628

(一)舞会上的仪表仪容628

(二)邀请舞伴628

(三)辞谢邀请629

(四)良好的舞姿629

(五)维护良好的环境629

(六)为舞伴送行629

八、参观游览629

九、慰问活动630

(一)慰问活动的特点630

(二)慰问活动的注意事项630

十、迎送活动631

(一)接待的准备工作631

(二)迎送规格631

(三)迎送仪式与内容632

十一、节庆活动633

(一)节日节令庆祝活动633

(二)生日庆贺633

十二、纪念活动633

(一)纪念活动的内容634

(二)纪念活动的一般程式634

十三、庆功祝捷活动634

(一)准备工作634

(二)庆功祝捷大会635

十四、治丧活动635

(一)治丧活动概述635

(二)治丧活动主要程序635

十五、吊唁活动636

十六、追认活动636

十七、签字仪式637

十八、出国访问638

(一)出国访问必须遵循的原则638

(二)日常交际中的具体礼仪638

第四章 秘书公共关系(上)640

一、公共关系及其性质640

(一)公共关系的涵义640

(二)公共关系的性质640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642

(一)以公众为对象642

(二)以美誉为目标642

(三)以互惠为原则642

(四)以长远为方针642

(五)以真诚为信条642

三、公共关系的活动模式642

(一)根据工作方式进行分类643

(二)根据组织与环境之间的整合状况进行分类644

四、公共关系与人际、人群关系的区别645

(一)历史渊源不同645

(二)结构不同645

(三)目的不同646

(四)手段不同646

(五)程度不同646

五、秘书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647

(一)两者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647

(二)构成两种关系的主体和对象不同648

(三)两种关系所运用的手段不同648

(四)两者的出发点和效果不同648

六、秘书公共关系的对象648

(一)公众的涵义和特征649

(二)公众的分类650

(三)制定公众政策应注意的问题652

七、秘书公共关系的职能653

(一)传播沟通,树立形象653

(二)采集信息,参与决策655

(三)教育引导,协调关系658

(四)监视环境,预测趋势661

第五章 秘书公共关系(中)662

一、秘书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662

(一)调查研究,审视组织形象662

(二)公关策划,设计组织形象669

(三)实施计划,塑造组织形象673

(四)检测评估,调整组织形象674

二、秘书公共关系的业务范围677

(一)接待业务677

(二)电话业务678

(三)会议业务679

(四)信息业务680

(五)协调业务681

三、秘书公共关系的组织实施682

(一)秘书公共关系机构的设置682

(二)人员的素质要求682

第六章 秘书公共关系(下)684

一、公关信息684

(一)公关信息的收集684

(二)公关信息的处理687

(三)公关信息的利用689

(四)公关信息收集、处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690

(五)提高信息反馈效率690

二、公关传媒690

(一)传播的基本理论690

(二)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693

三、公关广告698

(一)公关广告的特点698

(二)公关广告的形式、种类698

(三)公关广告的主题、内容700

(四)公关广告的原则700

(五)公关广告的技巧700

(六)公关广告媒体的选择701

(七)公关广告的效果测定702

四、公关谈判702

(一)公关谈判的涵义、原则及特点703

(二)公关谈判的程序705

(三)公关谈判的技巧和方法710

五、公关专题活动714

(一)公关专题活动的特点714

(二)公关专题活动的类型715

(三)公关专题活动的策划715

(四)策划公关专题活动的要求716

办公自动化编721

第一章 计算机及其使用721

一、计算机系统基础721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721

(二)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722

(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722

二、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723

(一)数据库及其分类723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724

三、计算机使用与维护724

(一)机房环境布置应注意的事项724

(二)电源安装应注意的问题724

(三)微机使用操作应注意的问题725

(四)要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725

第二章 信息传输727

一、电话727

(一)程控电话727

(二)电话新业务730

二、电报734

(一)普通电报734

(二)礼仪电报735

(三)用户电报735

三、传真737

(一)传真机主要功能737

(二)传真的发送方法738

(三)传真的接收方法739

(四)传真机的日常保养739

(五)传真机故障的检查与处理739

四、无线通信741

(一)移动电话(大哥大)741

(二)A网、B网移动电话与G网“全球通”742

(三)无线寻呼744

第三章 照相机及其使用——办公辅助设备之一746

一、照相机原理746

(一)照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746

(二)照相机的种类749

(三)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750

二、照相感光材料751

(一)黑白胶卷751

(二)彩色胶卷751

(三)胶卷的使用常识752

三、摄影曝光753

(一)影响曝光的因素753

(二)相机测光系统与运用技巧754

(三)闪光灯的运用754

四、摄影构图755

(一)构图常识755

(二)摄影用光758

(三)摄影视角转换759

(四)取景要素760

五、翻拍技术761

(一)文件翻拍技术761

(二)电视画面翻拍技术762

六、黑白暗房技术762

(一)胶卷冲洗技术762

(二)黑白印放技术765

第四章 摄像、录像及录音、扩音——办公辅助设备之二768

一、摄像机的使用768

(一)家用摄像机的种类768

(二)家用摄像机的基本结构769

(三)摄像机的自动功能770

(四)基本摄像技术771

(五)摄像机及附件的日常保养773

二、录像机的使用774

(一)录像机的种类774

(二)录像机的使用774

(三)录像机的保养776

三、录音机的使用776

(一)录音机777

(二)话筒778

(三)录音磁带778

(四)录音节目制作779

四、扩音机的使用780

(一)扩音机的功能780

(二)扩音技术780

第五章 幻灯、投影——办公辅助设备之三782

一、幻灯782

(一)幻灯机的结构782

(二)幻灯机的种类及其使用783

(三)幻灯片的制作784

(四)幻灯机的保养和维护785

二、投影785

(一)投影器的结构785

(二)投影器的使用786

(三)投影片制作简介786

(四)投影器的保养和维护786

1999《中国当代实用秘书全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柏铨,丁晓昌主编 1999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实用秘书学(1989 PDF版)
实用秘书学
198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代秘书学》精要(1991 PDF版)
《当代秘书学》精要
1991
中国当代气功全书(1993 PDF版)
中国当代气功全书
1993
当代秘书学(1993 PDF版)
当代秘书学
199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1980 PDF版)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1980 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中国秘方全书(1989 PDF版)
中国秘方全书
1989 好兄弟出版社
现代实用秘书写作(1997 PDF版)
现代实用秘书写作
1997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当代秘书学(1989 PDF版)
当代秘书学
1989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现代秘书实用指南(1991 PDF版)
现代秘书实用指南
1991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当代中国公务员实用文书学(1997 PDF版)
当代中国公务员实用文书学
1997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当代秘书学教程(1997 PDF版)
当代秘书学教程
199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当代秘书要义(1995 PDF版)
当代秘书要义
1995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秘方全书(1989 PDF版)
中国秘方全书
198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历史文书用语辞典  明·清·民国部分(1988 PDF版)
历史文书用语辞典 明·清·民国部分
1988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实用秘书大全(1991 PDF版)
实用秘书大全
199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