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导论 人文、民主与教育》
作者 | 陈酉臣著 编者 |
---|---|
出版 | 心理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0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702212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451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5
第一节由哲学到教育哲学17
一 古今哲学的演变17
二 哲学是什么18
三 哲学的几个面向20
四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31
五 哲学的方法34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实际问题39
一 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39
二 哲学在教育实务上的应用46
附注51
第二章人论与教育53
第一节 人是什么55
第二节心智的活动60
一 认知60
二 思维60
三 想像61
四 语言61
五 创造61
六 审美62
七 道德63
八 直观64
第三节情意的活动66
一 情感与意志66
二 模仿67
三 习惯68
四 觉醒70
第四节人性的实现与教育73
一 心灵的作用73
二 柏拉图75
三 弗洛伊德76
四 中庸76
五 孔子78
六 孟子79
七 荀子81
八 佛法83
附注86
第三章人生论与教育89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人生91
第二节人生的关系网络93
一 人生的各种关联93
二 缘起法94
第三节人生的命定与自由99
一 存在先於本质99
二 自由、焦虑与可能性101
第四节人生的苦乐与解脱108
一 存在哲学108
二 佛法110
第五节 人生的意义与教育117
附注120
第四章知识论与教育123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知识论125
第二节知识是如何产生的128
一 理性主义128
二 经验主义132
三 康德的批判论136
第三节论知识与智慧140
一 感官之知140
二 理性之知143
三 佛教的认识论与智慧之学145
第四节 知识教育的原理152
附注156
第五章道德论与教育161
第一节伦理、道德、道德哲学163
一 伦理与伦理学163
二 三种道德研究165
三 伦理与道德166
第二节道德质素析论167
一 道德质素的分析167
二 道德质素综纳171
第三节道德演进与社会172
一 道德的形成172
二 习俗、法律与道德发展174
第四节道德的普遍性与道德判断176
一 伦理相对主义176
二 伦理客观主义179
三 道德实践的智慧180
第五节道德教育183
一 道德教育的困境183
二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185
三 道德教育成功的要素186
附注192
第六章美学与教育195
第一节美的定义197
一 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197
二 圣多玛斯198
三 康德199
四 综纳200
第二节美感经验的原型201
一 美感的共同质素201
二 美感原型分析202
第三节经验之美与理型之美205
一 柏拉图论三种美的形式205
二 理型之美206
三 如来之美208
第四节模仿与净化209
一 唯美与道德209
二 亚里斯多德论模仿210
三 模仿与创造211
四 净化论212
第五节艺术创作的层次214
一 两类艺术作品214
二 艺术创作的理想215
三 创作历程分析216
第六节美感教育218
一 美与人生的关系218
二 美感教育的规画221
附注223
第七章宗教与教育225
第一节宗教的本质227
一 世间与出世间227
二 自力与他力228
第二节宗教的功用231
一 对个人而言231
二 对社会而言234
三 人间净土235
第三节世俗教育与宗教教育237
一 信解行证237
二 世俗学问与宗教真理238
三 学校教育的困境240
第四节宗教在教育上的应用241
一 建立完整而正确的教育哲学241
二 树立良师典范243
三 宗风与学风245
四 道德教育246
五 净化的人生观248
六 学校教育的做法249
第八章教育的历程251
第一节变易与法则253
一 教育历程的时间性253
二 教育历程的法则255
第二节教育的本质257
一 教育述句的检证257
二 「教育是教师意志的贯彻」?258
三 「教育是一份谋生的工作」?259
四 「教育是范型」?261
第三节教育的目标263
一 为什么要接受教育?263
二 理想的职业264
三 关心社会及文化265
四 有品质及尊严的生活265
五 思维、表达及现代生活科技267
六 友谊、爱情及家庭生活267
七 现代国民的责任268
八 道德生活269
九 综纳270
第四节教育的内容270
一 教育目标的重要性270
二 课程271
三 知识与智慧272
四 大智慧273
五 综纳275
第五节教育的方法276
一 善法与不善法276
二 教学的智慧278
三 成为一个真正的专家281
四 教育的时间与地点281
附注282
第九章人文、民主与教育283
第一节人文教育的目标285
一 天人合一285
二 人的存在就是目的286
三 真正的尊严287
四 教育的主要任务287
五 实现本有的自性289
第二节西方人文理念290
一 古代希腊雅典290
二 文艺复兴292
三 二十世纪的人文思想293
第三节东方的人文思想(一)296
一周易296
(一)周易的人文色彩296
(二)宇宙生化之理297
(三)时间哲学297
(四)人生之理298
(五)阴与阳299
(六)基本范畴及次范畴299
(七)成人之性300
(八)生活的哲学300
(九)教育的义涵及应用303
第四节东方的人文思想(二)305
二 孔子305
三 孟子309
四 老子3
五 庄子314
六 佛教316
第五节民主教育的人文基础320
一 民主的本质320
二 民主教育的特质321
三 民主教育的人文真谛323
附注325
参考书目331
索引359
1997《教育哲学导论 人文、民主与教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酉臣著 1997 心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199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人文主义与教育
- 1931
-
- 哲学与教育
-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人文教育论
- 1999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 理解与教育 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
- 1997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教育哲学导论
- 1989 北京:春秋出版社
-
- 民主主义与教育
- 199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育哲学通论
- 1998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教育学文集 教育与教育学
- 199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育哲学导论
- 1985 文景书局
-
- 教育与实验主义哲学
- 1965 正中书局
-
-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皮亚杰理论的应用
- 1993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 论新民主主义教育
- 1950 文光书店
-
- 教育哲学导论
- 1995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