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求取 ⇩

导论: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途1

第一章五对概念辨析20

一、自然与人20

(一)自然20

(二)人21

二、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22

(一)自然科学22

(二)人文学科24

(三)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区别28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31

(一)科学文化32

(二)人文文化34

(三)两种文化的区别35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37

(一)科学精神37

(二)人文精神40

五、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46

(一)科学主义46

(二)人本主义50

六、关于两种教育55

(一)概念厘定56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57

第二章两种教育的历史考察——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62

一、古代:人文教育的主导地位62

(一)古典人文教育的产生62

(二)科学教育处于自然形态69

(三)文艺复兴:古典人文教育的“再生”70

二、近代:两种教育的斗争73

(一)科学教育的成长与扩张73

(二)人文教育的衰落与抗争83

三、现代:科技教育的主导地位87

(一)“二战”以前:教育革新运动与古典文科教育运动88

(二)“二战”以后:两大思潮影响下的教育改革91

四、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93

第三章两种教育观——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96

一、两种教育的对比96

(一)教育理想102

(二)教育目标104

(三)教育内容105

(四)教学方法109

(五)教师观110

二、原因探析112

(一)两种生产、两种阶级与两种教育112

(二)两个世界、两种主义与两种教育观114

三、评论120

(一)哲学基础120

(二)基本教育主张126

第四章走向融合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130

一、事实与价值的融合130

(一)历史的经验131

(二)价值事实——沟通事实与价值的桥梁137

二、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139

(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相互作用140

(二)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142

三、对科学发展的反思与对科学主义的批判144

(一)科学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146

(二)对科学发展的反思: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154

(三)根本方向:科学人文主义157

四、社会变革161

(一)社会转型对人的更高要求: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发展161

(二)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163

(三)社会发展模式的嬗变:从单一到综合165

五、文化发展:从分裂走向融合168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汇流170

(二)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互补172

第五章当代教育的辩证历程177

一、对60年代教育改革的反思与批判177

(一)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修正与批判178

(二)对学问中心课程的批判184

(三)对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的批判188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190

(一)心理学领域的革命190

(二)科学与人文的结合195

(三)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与内涵202

三、学校人性化运动205

(一)学校教育的危机205

(二)思想理论基础206

(三)基本改革主张211

四、走向融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214

(一)“回到基础”——对学校人性化运动的批判214

(二)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两种教育并重216

(三)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时代需要新的教育哲学222

第六章两种教育在中国228

一、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229

(一)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229

(二)道德至上——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231

(三)教育——道德理想主义的实践236

(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41

二、科学主义与中国近现代教育244

(一)中国科学主义的形成245

(二)中国唯科学主义的特质250

(三)教育万能——唯科学主义的梦想253

(四)科学教育的制度化256

第七章两种教育学与两种教育研究265

一、教育学的学科性质266

(一)“科学”说266

(二)“哲学”说268

(三)“综合”说268

(四)历史地完整地把握教育学269

二、教育学的存在依据274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277

(二)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前提和过程280

三、两种教育研究的融合286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依据288

(二)教育人文研究的依据293

(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教育学”300

(四)超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人文研究的二歧对立302

第八章走向融合的教育模式311

一、通才教育311

(一)历史发展311

(二)基本特点313

(三)课程体系315

(四)教学方法317

(五)问题讨论318

二、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教育320

(一)STS教育的兴起和发展321

(二)STS教育模式324

(三)问题讨论329

主要参考文献331

后记340

1998《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杜时忠著 199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教育与人生(1987 PDF版)
教育与人生
1987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人文主义与教育(1931 PDF版)
人文主义与教育
1931
教育科学(1987.04 PDF版)
教育科学
1987.04 白水社
语文学科教育学(1990 PDF版)
语文学科教育学
1990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与人才( PDF版)
教育与人才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教育与人生( PDF版)
教育与人生
北京:中华书局
教育与人生(1935 PDF版)
教育与人生
1935
教育科学文集( PDF版)
教育科学文集
湖南农学院衡阳分院情报资料室
师范教育和教育科学(1985 PDF版)
师范教育和教育科学
198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学与教育(1990 PDF版)
科学与教育
199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与教育(1988 PDF版)
人与教育
1988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系统科学与教育(1993 PDF版)
系统科学与教育
199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与新人(1996 PDF版)
教育与新人
199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文集  教育与教育学(1993 PDF版)
教育学文集 教育与教育学
199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性科学与性教育(1995 PDF版)
性科学与性教育
199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