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论》
作者 | 杜时忠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2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433526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1442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鲁洁]1
导论一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学1
导论二 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14
第一章 衰落与复兴:人文教育的历史轨迹26
第一节 人文教育的衰落26
一、人文主义者的没落27
二、古典人文教育的形式化29
三、近代科学教育的成长30
四、科学主义思潮的形成及其统治33
五、服务于国家、从属于经济的教育格局形成35
第二节 人文教育的复兴37
一、“复兴”的事实确证37
二、“复兴”的原因探析50
第二章 存在与本质:人文教育的理念沉思70
第一节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实质72
一、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73
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价值追求77
三、相关概念辨析85
第二节 人文教育的观念88
一、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88
二、超越的人性观90
三、旨在陶冶的课程观94
四、非强制性的方法观97
第三节 人文教育的价值99
一、人文学科与人文世界101
二、人文学科教育的价值105
第三章 中国与西方:人文教育的两种境界112
一、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113
第一节 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113
二、道德至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特质115
三、中国当前的人文精神建设119
第二节 中西人文教育的比较研究128
一、圣贤人格与自由人格128
二、以德统智与以智释德131
三、内圣修己与外向求理133
第三节 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人文思潮135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136
二、素质教育重在“纠偏”141
三、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试验150
四、离全面发展还有多远159
第一节 教育学的存在依据和认识方式168
一、存在依据的“依据”169
二、教育学的存在依据171
三、教育学的认识方式175
第二节 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途178
一、历史的回顾: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78
二、历史的启示:走出“唯科学”的迷途184
三、现实的问题:“教育科学数学化”行得通吗195
第三节 超越科学与人文的对立204
一、科学教育学与人文教育学的分野204
二、各自的局限207
三、克服局限,超越对立210
主要参考文献216
后记219
第四章 科学与人文:教育学研究的两种思路268
1999《人文教育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杜时忠著 1999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人人文库 教育论
- 1970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 测试我们的孩子
- 1998
-
- 教育论文
- 1983
-
- 论文学教育
- 创作书社
-
- 教育论文集
- 1999
-
- 教育教学论文集
- 1997
-
- 社会科学文献与情报检索
- 1988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成人教育学通论
- 1997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教育人类学理论
- 1989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 中国成人教育语文论集
- 1991 济南:济南出版社
-
- 教书育人方法论
- 1995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 教书育人概论
- 1996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人格教育论
- 1961 西南书局
-
- 英语常用形容词搭配句型辨异手册
- 1993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