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论》求取 ⇩

目录1

1

前言1

第一篇 教师职业的发展、特点与作用1

第一章 教师职业发展的社会制约因素1

第一节 教师职业产生发展的基础动力是社会生产力2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对教师职业的需要2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6

第二节 教师职业的发展受社会关系和现行政策的制约7

一、社会关系决定着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7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受现行政策的影响9

一、科技革命对教师职业的影响10

第三节 科技进步和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0

二、有关社会意识形态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12

第二章 教师的作用和地位14

第一节 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4

一、教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4

二、教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8

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22

一、几种不同的认识22

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24

第三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26

一、现代教师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26

二、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31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性质38

一、教师是以培养人作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38

第三章 教师职业的性质及其劳动特点38

二、教师的劳动是特殊的生产性劳动41

第二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46

一、教师劳动对象的能动性46

二、教师劳动手段的本体性48

三、教师劳动的创造性50

四、教师劳动效果的综合性与滞后性54

第二篇 教师的素质59

第一章 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59

第一节 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意义与作用59

一、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意义59

二、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作用60

一、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62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62

二、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64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65

四、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66

第三节 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69

一、热爱人民教育事业69

二、坚持教书育人71

第四节 热爱、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75

一、热爱学生75

二、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82

第五节 热爱教师集体,加强团结合作85

一、热爱教师集体,加强团结合作的意义85

二、热爱教师集体,加强团结合作的道德要求87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90

第六节 锐意进取,为人师表与教师良心90

二、学而不厌,锐意进取92

三、教师良心94

第七节 协调关系,密切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合作98

一、教师对待学生家长的道德98

二、教师对待社会有关方面的道德100

第二章 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质103

第一节 教师的知识素质103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系统科学103

二、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105

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107

四、教育科学知识与心理科学知识114

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120

一、认识能力122

二、设计能力130

三、传播能力135

四、组织能力146

五、交往能力149

第三章 教师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与仪表风度155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素质155

一、教师的意志与情绪控制157

二、教师的性格166

三、教师的自我意识与角色冲突170

第二节 教师的身体素质177

一、令人担忧的教师健康状况177

二、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对身体健康的要求179

一、教师的仪表风度是重要的教育因素187

第三节 教师的仪表风度187

二、教师的形体自然美188

三、教师的服饰美191

四、教师的风度美193

第四章 教师群体的素质结构197

第一节 教师群体素质结构的意义与结构优化原则197

一、教师群体素质结构的意义197

二、教师群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原则200

第二节 教师群体的素质结构201

一、职称结构201

二、学历结构203

三、年龄结构205

四、专业结构209

五、性别结构210

第三篇 教师育人的理论与艺术214

第一章 教师的育人观214

第一节 教师的学生观214

一、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生观中的首要问题214

二、学生在育人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216

三、人的潜能与学生的发展220

第二节 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223

一、相互作用模式223

二、社会体系模式227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230

第三节 当代西方育人观中的两种思想231

一、科学主义思想232

二、人道主义思想233

三、在西方,两种思想有融合的趋势235

第二章 育人的科学、艺术与机智236

第一节 育人的科学236

一、育人的本质236

二、育人的规律239

第二节 育人的艺术243

一、育人艺术的本质243

二、育人艺术的特点245

三、育人艺术的表现种类248

第三节 育人的机智257

一、育人机智的本质258

二、育人机智的特点259

三、育人机智与育人艺术的关系261

第四篇 教师激励的理论与方法263

第一章 教师的需要263

第一节 教师的需要及其特点263

一、需要的概述263

二、教师需要的一般特点265

三、教师需要的个别差异267

第二节 正确对待教师的需要272

一、了解、分析教师的需要272

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273

三、引导教师的高层次需要274

第三节 教师需要的满足与激励275

一、需要满足中的激励因素与非激励因素276

二、需要满足中的激励模式与非激励模式277

第二章 教师的动机279

第一节 教师动机的概述279

一、动机的概念279

二、动机的功能279

三、动机的种类280

第二节 教师工作动机的培养281

一、教师的兴趣、信念和理想281

二、教师的角色意识283

第三节 教师工作动机的激发285

一、目标激励法286

二、强化激励法290

四、参与激励法292

三、感情激励法292

五、公平激励法294

第三章 教师群体动力的研究296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理论和群体动力学296

一、群体的一般理论296

二、群体动力论的提出与发展298

第二节 教师群体的动力机制300

一、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阻碍作用300

二、群体目标与群体意识301

三、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305

四、群体舆论和风气305

五、竞争与合作307

第三节 教师群体效能的制约因素308

二、教师集体的形成309

一、教师群体结构的合理化309

三、教师人际关系的协调314

第五篇 教师成长的相关因素与规律318

第一章 教师成长的相关因素318

第一节 教师成长与社会环境318

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现代教师318

二、尊师重教的风尚推动教师的成长319

三、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引导教师的发展方向322

第二节 教师成长与学校环境323

一、学校的物质设备、图书资料323

二、校长及其他领导成员324

三、教师集体325

四、科学的制度与优良的校风326

第三节 教师成长的主观因素327

一、职业献身意识328

二、学习进取意识329

三、追求创造意识331

第二章 教师成长的基本阶段333

第一节 基础教育阶段333

一、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333

二、打下全面、扎实的知识基础334

三、培养参加文娱、体育活动的兴趣与能力335

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335

第二节 定向培养阶段337

一、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使师范生立志为人民教育事业而献身337

二、形成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338

三、掌握教育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培养教育工作能力340

第三节 工作起始阶段342

一、坚定教育事业心342

二、钻研教材、调整知识结构343

三、掌握基本的教育工作规律,取得实际教育工作经验345

四、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346

第四节 走上成熟阶段347

一、以教为乐、自觉奉献347

二、积极探索、总结经验349

三、发挥优势、形成风格351

第三章 教师成才的规律353

第一节 顺势成才353

一、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成才的前提353

二、现代社会对教师成才的需求354

三、学校环境内的顺势成才356

第二节 及时成才357

一、成才的年龄波峰357

二、教师成才的关键期358

三、教师及时成才的条件359

第三节 优势成才360

一、扬长避短的普遍意义360

二、教师的优势成才361

三、优势成才的主客观条件363

第四节 集体成才364

一、“人才团”、“人才链”的产生364

二、教师集体与教师成才365

三、在集体中促使教师成才的途径366

1991《现代教师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育群,宋学文主编 1991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