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微生物手册》
作者 | 王鸣岐,文永昌编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16 |
出版时间 | 196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6119·52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8295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部分 粮食微生物概论1
粮食微生物区系2
一、粮食和粮食上的微生物2
二、粮食微生物区系及其演替4
微生物对贮粮品质的影响10
一、微生物与粮食发热11
二、微生物与粮食的化学成分及营养品质的劣变12
三、微生物与粮食变色和变味13
四、微生物与粮食带毒16
五、微生物引起粮食加工工艺品质的降低16
六、微生物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17
二、粮堆温度18
一、粮食水分和粮堆湿度18
贮粮微生物的活动及控制18
三、粮仓密闭与通风19
四、粮食的健全与纯净度20
五、仓库害虫与霉菌20
六、粮食的化学药剂防霉21
第二部分 粮食微生物图说23
病毒25
细菌26
一、假单胞菌(极毛杆菌)属 Pseudomonas26
1.植生假单胞杆菌 P.herbicola26
2.萤光假单胞杆菌 P.fluorescens26
3.蕈状芽孢杆菌 B.mucoides29
2.枯草芽孢杆菌 B.subtilis29
1.马铃薯芽孢杆菌 B.mesentericus29
二、芽孢杆菌属 Bacillus29
4.巨大芽孢杆菌 B.megatherium30
三、微球菌属 Micrococcus33
放线菌33
真菌34
一、毛霉属 Mucor34
二、根霉属 Rhizopus34
三、犁头霉属 Absidia37
四、集头霉属 Syncephalastrum37
五、曲霉属 Aspergillus37
1.棒曲霉群 A.clavatus group38
3.灰绿曲霉群 A.glaucus group45
2.局限曲霉群 A.restrictus group45
(1)匍匐曲霉 A.repens46
(2)赤曲霉 A.ruber46
(3)薛氏曲霉 A.chevalieri46
(4)阿姆斯特丹曲 A.amstelodami46
4.烟曲霉群 A.fumigatus group49
5.构巢曲霉群 A.nidulans group49
6.杂色曲霉群 A.versicolor group50
7.土生曲霉群 A.terreus group50
8.白曲霉群 A.candidus group50
9.黑曲霉群 A.niger group55
10.文氏曲霉群 A.wentii group55
11.赭曲霉群 A.ochraceus group55
12.黄-米曲霉群 A.flavus-oryzae group56
六、青霉属 Penicillium59
1.常见青霉 P.frequentans60
2.错乱青霉 P.implicatum63
3.黄绿青霉 P.citero-viride63
4.桔青霉 P.citrinum64
5.黄青霉 P.chrysogenum67
6.草酸青霉 P.oxalicum67
7.团青霉 P.commune68
8.纯绿青霉 P.viridicatum71
9.点翠青霉 P.palitans71
10.橄榄绿青霉 P.olivino-viride71
11.荨麻青霉 P.urticae72
12.伊斯兰地青霉 P.islandicum72
13.紫青霉 P.purpurogenum75
14.皱褶青霉 P.rugulosum76
七、毛壳霉属 Chaetomium79
八、链孢霉属 Neurospora79
九、镰刀菌属 Fusarium79
十、交链孢霉属 Alternaria83
十一、长蠕孢霉属 Helminthosporium83
十二、弯孢霉属 Curvularia84
十三、芽枝霉属 Cladosporium84
十四、芽霉属 Pullularia(丛霉属 Dematium)87
十五、黑孢霉属 Nigrospora87
十六、头孢霉属 Cephalosporium87
十七、复端孢霉属 Cephalothecium88
二○、有色二孢属 Diplodia91
十八、葡萄孢霉属 Botrytis91
十九、木霉属 Trichoderma91
二一、酵母菌属 Saccharomyces92
二二、假丝酵母属 Candida95
第三部分 粮食微生物分析方法97
粮食样品98
粮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98
一、直接培养观察法98
二、利用培养基分离培养法99
三、粮食微生物的人工接种105
粮食种子上真菌孢子的洗涤检查105
一、载玻片镜检间接测数法105
二、血球计直接测数法106
二、制片检查107
粮食微生物的显微镜检查方法107
一、活菌观察107
三、粮食种子皮下菌丝体的检查108
带毒粮食的检验108
一、感官检验108
二、物理检验109
三、化学检验109
四、生物检验110
贮粮变色微生物致因的考察111
附录112
一、菌种保藏112
二、主要参考书刊介绍113
1965《粮食微生物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鸣岐,文永昌编著 196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酿造微生物手册
- 1951 上海:中华书局
-
-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手册
- 1995
-
- 食品微生物学
- 1958.03 同文書院
-
- 食品微生物学
- 昭和47年02月 株式会社技报堂
-
- 粮食微生物与贮藏实验
- 1988 无锡轻工业学院
-
- 食品微生物
- 1985
-
- 食品微生物学
- 1990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食品卫生检验手册 微生物检验分册
- 1993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 食品微生物学
- 1996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人体钙营养
- 199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 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食品中营养素的分析
- 1987 轻工业出版社
-
- 粮食微生物学
- 1983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粮食生物化学
- 1987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