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识 使用者的理论》
作者 | (瑞典)荣(Ljung,L.)著;袁震东等译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82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70498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1838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前言1
本书作者介绍1
一些算符和记号的约定1
第一章引论1
§1.1动态系统1
§1.2模型6
§1.3系统辨识步骤8
§1.4本书的结构9
§1.5文献介绍12
第一篇系统与模型14
第二章时不变线性系统14
§2.1脉冲响应、干扰和传递函数14
§2.2频域表示24
§2.3信号的谱29
§2.4信号的实现和遍历性结果37
§2.5多变量系统39
§2.6小结40
§2.7文献介绍41
§2.8习题43
附录2.A:定理2.2的证明47
附录2.B:定理2.3的证明49
附录2.C:协方差公式55
第三章仿真、预报与控制57
§3.1仿真57
§3.2预报58
§3.3观察器66
§3.4控制69
§3.5小结72
§3.6文献介绍72
§3.7习题73
第四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模型76
§4.1线性模型和线性模型集76
§4.2传递函数模型族78
§4.3状态空间模型89
§4.4分布参数模型99
§4.5模型集、模型结构与可辨识性的某些方面101
§4.6某些模型结构的可辨识性110
§4.7小结115
§4.8文献介绍116
§4.9习题118
附录4.A:黑箱多变量模型结构的可辨识性126
第五章时变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模型138
§5.1线性时变模型138
§5.2非线性模型化作线性回归141
§5.3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144
§5.4模型的特征化146
§5.5小结150
§5.6文献介绍150
§5.7习题151
§6.1瞬态响应分析与相关分析153
第六章非参数的时域和频域方法153
第二篇方法153
§6.2频率响应分析155
§6.3傅里叶分析158
§6.4频谱分析163
§6.5估计干扰的频谱176
§6.6小结176
§6.7文献介绍177
§6.8习题178
附录6.A:谱估计渐近性质的推导181
§7.1参数估计方法的指导性原则184
第七章参数估计方法184
§7.2极小化预报误差186
§7.3线性回归与最小二乘法191
§7.4参数估计的统计框架和极大似然法197
§7.5与过去数据相关的预报误差208
§7.6辅助变量法210
§7.7小结214
§7.8文献介绍215
§7.9习题216
附录7.A:Cramér-Rao不等式的证明226
§8.1引言228
第八章收敛性与一致性228
§8.2关于数据集的条件230
§8.3预报误差方法234
§8.4一致性与可辨识性240
§8.5线性时不变模型:极限模型的一种频域描述246
§8.6相关方法252
§8.7小结256
§8.8文献介绍257
§8.9习题258
§9.2预报误差方法:基本定理263
第九章参数估计的渐近分布263
§9.1引言263
§9.3渐近方差的表达式266
§9.4渐近方差的频域表达式274
§9.5相关方法282
§9.6渐近协方差表达式的使用和适用性287
§9.7小结292
§9.8文献介绍293
§9.9习题294
附录9.A:定理9.1的证明297
附录9.B:渐近的参数方差302
第十章估计的计算306
§10.1线性回归与最小二乘306
§10.2用迭代搜索法求数值解315
§10.3梯度计算319
§10.4两阶段与多阶段方法322
§10.5局部解与初始值327
§10.6小结330
§10.7文献介绍330
§10.8习题332
§11.1引言340
第十一章递推估计方法340
§11.2递推最小二乘算法342
§11.3递推辅助变量法347
§11.4递推预报误差方法348
§11.5递推拟线性回归353
§11.6更新的选择356
§11.7实施360
§11.8小结365
§11.9文献介绍366
§11.10习题368
附录11.A:递推算法的渐近分析方法369
11A习题378
第三篇使用者的抉择379
第十二章选择与目标379
§12.1选择379
§12.2目标381
§12.3偏差与方差385
§12.4小结388
§12.5文献介绍388
§12.6习题388
§13.1某些基本表达式390
第十三章影响传递函数估计的偏差分布的因素390
§13.2开环运行时传递函数拟合的直观讨论391
§13.3设计问题的某些解393
§13.4小结398
§13.5文献介绍399
§13.6习题399
第十四章实验设计401
§14.1一般性的考虑401
§14.2信息实验404
§14.3最优输入设计413
§14.4高阶黑箱模型的最优实验设计420
§14.5采样间隔和预采样滤波器的选择424
§14.6数据的预处理433
§14.7小结436
§14.8文献介绍437
§14.9习题438
第十五章辨识准则的选择442
§15.1一般情况442
§15.2模的选择:稳健性443
§15.3方差-最优辅助变量450
§15.4小结454
§15.5文献介绍455
§15.6习题455
第十六章模型结构的选择和模型证实457
§16.1模型结构选择的一般情况457
§16.2验前考虑459
§16.3基于初步数据分析的模型结构选择462
§16.4模型结构的比较465
§16.5模型证实475
§16.6小结481
§16.7文献介绍482
§16.8习题484
第十七章系统辨识在实践中的应用485
§17.1工具:交互式软件485
§17.2实验室规模的应用492
§17.3船舶操纵动态的辨识504
§17.4系统辨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与限制510
§17.5文献介绍512
参考文献513
索引559
1990《系统辨识 使用者的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瑞典)荣(Ljung,L.)著;袁震东等译 1990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系统辨识与建模
- 1995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系统辨识导论
- 1986
-
- 系统辨识技术
- 1986
-
- 系统辨识
- 1999年5月第1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现代控制理论 第4册 系统辨识
- 1987 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
- 系统辨识
- 1988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系统辨识
- 199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系统辨识理论与实践 在水电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 1999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 系统辨识
- 199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系统辨识
- 1989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 1986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系统辨识技术
- 1986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系统辨识导论
- 1986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系统辨识
- 1990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