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德国中小学劳动课程编制中以“媒体”为主题的课程资源整合示例》

《表2 德国中小学劳动课程编制中以“媒体”为主题的课程资源整合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连通学校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桥梁——德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及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Ministerium für Bildung,Wissenshaft und Weiterbildung für Rheinland Pfals.Lehrplan-Arbeitslehre(Klassen7-9/10)-Hauptshule 2000[M].Mainz:Sommer Druck und Verlag,2000:162.

以莱茵-普法尔茨州劳动课程计划(Lehrplan)中“媒体”这一主题为例(见表2),对7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而言,“媒体”这一主题不仅出现在劳动课程计划中,还渗透在化学、音乐、德语和社会学课程中。也就是说,“媒体”在不同学科领域有其自身的知识范畴,但通过在不同学科中设置共同的主题,可以在整合各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建构大“媒体”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具体而言,德国中小学劳动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具体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了解运用媒体(Informationtechnische Gesellschaft)知识和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而化学课程注重为学生提供运用模拟软件或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的机会;音乐课程则侧重讨论广告媒体中音乐的作用和媒体在音乐演奏过程中的作用;德语课程意在使学生了解纸质媒介、视觉媒体、听觉媒体、新社交媒体中相关文本的文体特征、用语特点和功能等内容;社会学课程则重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社会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些学科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却可以通过设置“媒体”这一主题,有效整合其课程资源。即通过这样一种辐轮式课程模式(the Webbed Model Curriculum),德国中小学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并有助于学生将其所学的各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见图1)。同时,这样的一种课程编制方式也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类媒体的基本用途与边界,使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可以更好地达成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并有益于实现培育和谐发展的社会人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