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前图像志”阶段课堂图像描述的反思问题》

《表1“前图像志”阶段课堂图像描述的反思问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走出言说的禁地——教育视频图像学对课堂研究方法论边界的突破》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者作为“参与者的观察”或“观察的参与者”而身处课堂“田野”,去体验、认知和研究特定课堂环境中的人物、关系与事件,从而形成独特的“他者文化”。因为只有了解“他者文化”,研究者才能结合“本位视角”与“他位视角”的同一与差异,知晓要拍摄什么、表现什么以及通过图像记录什么样的文化意义。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对课堂“田野”中物理环境、人文景观、课堂生活、人物活动等的拍摄,视觉化地记录“他者文化”,并以图像符号来呈现课堂田野工作的成果。(3)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需要循环回溯此阶段的图像生产问题(见表1)。(4)“前图像志”阶段的课堂描述又包含课堂图像的事实部分和课堂图像的表现部分。其中,事实部分是课堂图像的能指部分(人物、空间、时间、位置、环境、色彩、明暗等),即课堂图像描绘的是什么,研究者对它的感知就是认读图像。表现部分则包括人物的音容笑貌、形体动作、行为过程、周围环境、氛围基调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特别是对图像中人物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做好时间标记,区分不同课堂行为结构的转换边界。研究者可以“从画面或声音的结构性变化来定位参与结构的转换”,对课堂图像的所有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详细的记录,如说话的方式、何时停顿、声调的起伏、眼神的移动、头部的转动、身体的姿势和表情的变化等,以保证视听信息的完整、行为过程的完整、人物在场的完整和关联域信息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