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规划航路参数对比表》

《表4 规划航路参数对比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适用于低空舰载导弹隐蔽航路规划与匹配定位的海图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进一步对比验证海图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在复杂海图区域的适用性,需要选取范围较大的海域,同时确保该海域的岛屿和沿岸地带较为丰富,方便提取更多的轮廓线来进行仿真验证。此外,在海图构建方面,需利用规则网格构建的海图与四叉树算法构建的海图对比,说明两者的差异及四叉树算法的优异性。如图13所示的岛礁、沿岸区域为规则网格化的海图,图14为在同一岛礁、沿岸区域中应用四叉树算法网格化的海图,可见两幅图中岛屿个数较多、分布较为集中。在确保满足极限航程、转向角度合理等自身约束条件下,应用蚁群算法附加沿岸约束条件得到图13、图14所示的规划航路,图14所示航路相比较于规则网格的规划航路,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了岛屿边界,使得低空导弹经过海陆交接区域时,产生地物效应从而干扰侦察雷达信号,增强了低空巡航过程中的隐蔽突防能力。表4列出了图13和图14所示航路的具体参数值,通过进一步对比表中数据可知,依据规则格网进行航路规划时,由于航路大部分在海区上方,水深过深而无法进行激光测距,所以无法提供较多的可匹配导航区域。相反,隐蔽规划航路虽然在总航程方面处于劣势,但其规划航路却经过了较多的浅水点的区域,可以给匹配定位提供较为连续的可匹配导航区域。并且由于四叉树算法网格化海图的存储信息量有所简化,节约了整个航路的规划用时。在隐蔽能力上,规则格网化海图的航路绝大部分经过海域,无法充分利用地物效应对敌方雷达侦察造成干扰,从而增加了被雷达持续跟踪、暴露战术意图的概率。而四叉树算法网格化海图的航路,相比而言经过海域的部分要少的多,更多的是经过了海陆交接的区域,增强了地物效应的影响,使得雷达不能持续捕获跟踪,增强了导弹的隐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