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80年代几种有代表性写作教学序列的知识分类主张》

《表1 80年代几种有代表性写作教学序列的知识分类主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改革开放初期写作教学科学化探索再认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说明:表格中信息是本文作者根据以下资料整理:丁有宽《丁有宽读写结合教学教例与经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常青《分格写作法》,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欧阳代娜《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关键在于国民母语能力的过关》,见《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语文出版

确定知识目标和训练序列是写作教学科学化的前提。当年叶圣陶等人设计的《国文百八课》就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序列设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套教材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可靠的教学实践检验。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生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重新确定写作学习内容以及将其序列化,是写作教学科学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80年代,许多语文教师为此呕心沥血、成果显著,各地先后推出了十几套写作序列教材,也曾经开展过较大规模的试验教学。其中,广东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教学,黑龙江常青老师的“分格作文法”,辽宁欧阳代娜的整体写作训练,北京刘朏朏、高原的“三级训练体系”,上海陆继椿老师的“双分”教学等主张,在写作教学内容建构和序列化设计方面较有代表性,在全国的影响也较大(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