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干燥处理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

《表1 不同干燥处理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抗菌活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相关RI*未检索到或者无相关中文名;空白.未测定出或相对含量低于0.05%。

由图2可知,冷冻干燥花蕾的挥发油色谱峰主要集中在6~30 min,阴干、晒干和55℃烘干花蕾挥发油总离子流图相似,色谱峰主要集中在14~30 min。红花玉兰花蕾4种干燥处理所得的挥发油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其中11种化合物为共有成分,包括8种烃类化合物及4H-xanthalongia、VE和γ-谷甾醇。在冷冻干燥花蕾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检测到的挥发油总量的77.71%,其中特有成分11种,占检测到挥发油总量的7.42%,以萜烯(5.62%)和萜醇类(1.2%)为主;两种主要成分γ-谷甾醇(27.84%)和4H-xanthalongia(27.09%)相对含量远高于其他成分,烃类(8.74%)相对含量也较高,且VE(4.71%)和萜烯类(5.62%)相对含量较酯类(2.03%)更高,并含有少量酚类(0.48%)、醇类(1.20%)。从晒干、55℃烘干和阴干处理的花蕾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2 0、3 0种化合物,分别占各自检测到挥发油总量的84.8%、71.1%和70.65%,并且晒干、55℃烘干和阴干处理花蕾挥发油中γ-谷甾醇(32.56%、28.01%、24.39%)和烃类(37.42%、27.82%、29.73%)相对含量均远高于其他成分。此外,晒干和55℃烘干花蕾中酮类相对含量(分别为10.36%、8.54%)相对较高,但萜烯类相对含量(分别为0.11%、0.16%)较低,仅含有少量VE(分别为0.69%、0.33%)及酯类(分别为0.76%、1.04%),且这两种处理的花蕾挥发油共有成分多达18种。同样地,阴干花蕾挥发油中的高氧化物质相对含量也非常高,如酮类(7.82%)、醛类(1.78%)和酯类(1.03%),而VE(0.21%)和醇类(0.14%)成分相对含量较低,且无萜烯类成分,特有的12种成分(3.84%)也以醛类(1.78%)为主。造成4种干燥处理后花蕾挥发油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冷冻干燥过程中材料始终处于超低温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敏性成分的分解和逸散,加之冰晶直接升华无液态水的存在,以及真空的干燥环境,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氧化和酶促反应的发生,使得酮、醛、酯等氧化产物含量较低[20];晒干和烘干处理因为干燥温度较高且干燥时间相对较长,可能导致了热敏性成分的逸散和分解,且持续性与热空气流接触,氧化反应和酶促反应相对剧烈[3,21];而阴干处理由于干燥温度较低,水分散失缓慢,使得样品材料在较长时间内其水分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延长了干燥过程中代谢反应的持续时间,从而促进了挥发油成分的分解、氧化和酶促反应。除干燥方式外,木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及含量还受树种生物学特性[11]、生长环境条件[24]、取样部位[25]、所采样品生长发育阶段[26]以及挥发油萃取方式及参数[13]等条件影响。由此可知,实际生产应用中,需综合考量影响挥发油成分组成的各个因素才能有效控制目标成分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