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各维度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

《表2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各维度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42篇实证研究文献的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代表小于0.001,**代表小于0.01,*代表小于0.05;各维度数量之和与总数不匹配是因为有些研究仅报告总体影响效应值,未报告各维度相关效应值。

为进一步揭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作用机制,按照拟定自变量编码,检验了六个维度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效果及差异(见表2)。从异质性检验结果上看,六个维度在研究样本上均存在异质性,选用随机模型估计各自合并效应值。合并效应值结果显示,技术理论、人际沟通、设施供给、专业发展、愿景领导、教学评估六个维度的效应值r均在0.2~0.4之间,说明各维度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具有较弱的促进作用。组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各维度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促进作用存在差异(QBetween=21.007,p=0.001)。具体而言,技术伦理(r=0.327,p<0.001)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影响最大,说明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是教师信息技术行为改善的重要动力,健全与完善学校相关制度与行为规范对改善教师技术行为很有必要。人际沟通(r=0.266,p<0.001)和设施供给(r=0.260,p<0.001)影响效果适中,说明基础设备和人际沟通技能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换句话说,要有效推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校长不仅需要优化与完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而且还应该建立与教师或其他利益群体有效交流与协调的沟通机制。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发展(0.240)与愿景领导(0.235)并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获得较大的影响效应,远低于总体效应值(0.321)。这一结果可能与教师自身信念或内部动机有关。以往有关技术应用的研究表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直接受其自身信念与动机影响,外力因素(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借助内部动机间接对应用行为产生作用(Davis,Bagozzi,&Warshaw,1989)。教学评估(0.215)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影响作用最弱,究其原因可能与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应用还不够深入有关。以往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多聚焦于内容研发与材料传送等领域,对教学评价活动支持还不够充分。不过,随着学习分析与教育大数据在教育中的深入应用,我们相信教学评估的影响效果会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