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知识性读物研习策略、工具列举》

《表3 知识性读物研习策略、工具列举》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知识性读物研习:学术语境中的“吸收”与“发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知识性读物的研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概念,而是在读写中思考,在表达、批判和应用中理解、建构知识。20世纪初,胡适在《读书》一文中说道:“发表是吸收智识和思想的绝妙办法。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述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7]胡适谈的是通用阅读法,其实,此“手脚”加工的阅读法尤其适合于知识性读物的研习。概念知识并非抓到了就能理解,而是要有提要、说明、举例、讨论等精致化加工,要加以“发表”的功夫,才是真正读懂了、“吸收”了。阅读知识性读物,“发表”的功夫不只停留于一般的圈圈画画,而是基于概念文本的理解性阅读,开发多样化的读写策略和学习工具(详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