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pH下维生素K2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参数比较》

《表1 不同pH下维生素K2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参数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menA过表达菌株构建及两阶段pH控制促进VK_2合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5和表1列出了pH为3.0~7.0时的发酵过程动力学参数。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比生长速率μ和维生素K2比合成速率q在不同pH下的变化趋势相似。不同pH下μ都在发酵前期(24 h)达到最大值,而q的最大值出现在发酵后期(48 h)。原因可能是发酵前期主要用于合成菌体和初级代谢产物,当二者达到一定值后,菌体以前期积累的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启动合成次级代谢物。与其它pH值相比,当pH为7.0时,μmax(0.129 h-1)最高。生物量生成速率Qx同样在pH为7.0时数值最高,为0.11 g/L·h。菌体进入稳定期的时间为40 h,说明在发酵前期(40 h)控制pH在7.0有利于菌体充分生长。相较于pH7.0,pH为4.0时菌体的比生长速率μmax和生物量生成速率Qx均较低,分别为0.079 h-1和0.05 g/L·h,但是q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都较高,且增加幅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也在逐渐增大,增幅明显高于其它pH下的对应值,在48 h达到最大值0.222 mg/g·h。这说明pH为4.0虽然不利于菌体生长,但却促进了维生素K2的生成。以上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设定单一pH,不能使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都能达到最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