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及总体平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008—2016)元》

《表1 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及总体平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008—2016)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马太效应影响下的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分层次、倾斜性支持部分高校率先发展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普遍做法。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再到目前的“双一流”建设,都聚焦于优中选优,集中力量支持部分大学和学科尽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这些政策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倾斜性支持。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按来源分为国家财政性和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属于政府对教育的公共投入;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事业收入、捐赠收入、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以及其他教育经费,属于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投入[2]。地方院校与部属高校相比,在争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体现出明显的差距鸿沟。依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2008―2016年部属普通高等学校、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和总体平均水平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明细如表1所示。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代表包括部属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在内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从表1可以看出,与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相比,部属普通高校每年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都多出近两倍,而地方普通高校则达不到平均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