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情感隐喻之植物:《诗经·国风》情感隐喻和英译策略分析》

《表1 情感隐喻之植物:《诗经·国风》情感隐喻和英译策略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诗经·国风》情感隐喻和英译策略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1中的植物意象为始源域,映射出诗人或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植物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诗人并非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喻为某种植物,而是与植物自身属性和约定俗成的消极或积极评价有关。意象的评价意义和与诗中所咏之物一脉相承,增强情感隐喻的效果。若诗中意象为在中国传统中为积极意象,所映射出的情感积极向上,如开心、快乐以及爱慕等,强化所映射的情感。在《桃夭》中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人开头便吟诵怒放千万骨朵的桃花,所咏女子面若桃花,性格可爱,将其娶回家,家庭必定和睦美满这一事情,更加映射出诗人的喜悦和欢乐之情。意象评价意义与所咏之物有反转,其中意象与传统意象中富含的积极和消极情感截然不同,所映射的情感视具体情景而定。例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诗人一开始描绘出夏日池塘里盛开着娇美的荷花,这样充满诗情惬意的场所。但到所咏之物时,情景突转,诗中男子便想起心爱之人,这时的荷花映射出悲伤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