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手册》求取 ⇩

第一篇血液检验技术1

第一章 血液检验常用仪器1

第一节 普通显微镜1

一、显微镜的部件1

二、显微镜的放大率2

三、显微镜的使用及保养3

四、显微测量标尺4

第二节 特殊用途的显微镜4

一、暗视野显微镜4

二、相差显微镜5

三、荧光显微镜8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及制片技术11

一、电子显微镜的原理11

二、电子显微镜的种类12

三、电子显微镜的构造12

四、电镜标本制备技术14

第四节 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及其计数方法17

一、类型17

二、应用17

第五节 血红蛋白(Hb)自动测定仪19

一、库尔特半自动血红蛋白比色法19

二、950数字式血红蛋白测定仪19

三、CompurM1,000微型光度计的使用19

第六节 血小板自动计数仪20

ULTRA-FL0100全血血小板计数仪(简称U-F100)20

第七节 白细胞分类自动计数仪21

一、Microx白细胞分类计数仪21

二、Diff-3自动白细胞分类装置(用于网状红细胞计数)21

第八节 血片自动染色机22

第九节 血小板聚集仪22

一、毛细血管采血23

第二章 血液检验基本技术23

第一节 采血与抗凝23

二、静脉采血24

三、抗凝24

第二节 血液涂片的制备和染色25

一、玻片的清洗25

二、血涂片的制备26

三、普通染色26

四、活体染色法(Supravital staining)30

五、血细胞化学染色31

第三节 血细胞计数45

一、红细胞计数(RBC)45

二、白细胞计数(WBC)47

三、血小板计数(BPC)48

四、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50

六、单核细胞直接计数51

五、嗜碱性粒细胞间接计数51

七、淋巴细胞直接计数52

第三章 血液检验特殊技术52

第一节 染色体培养52

一、设备器材及其清洗52

二、培养基等溶液的配制53

三、人体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54

四、染色体的显带方法59

五、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59

六、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60

第二节 造血细胞的测定技术61

一、培养造血细胞的基本设备61

二、培养造血细胞所需的主要材料与制备61

三、造血干细胞的测定63

五、造血细胞的具体培养技术64

四、造血细胞体内扩散匣培养技术64

六、造血细胞测定技术的实际应用66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67

一、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67

二、全血粘度测定67

三、血浆粘度测定68

第四章 红细胞系检验技术68

第一节 红细胞的一般检验68

一、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 determination)68

二、红细胞比积测定(Hematocrit deter-mination,Ht或PCV)71

三、红细胞几种平均值的计算72

四、红细胞平均直径的测定(Mean corpuscular diameter measurement,简称MCD)74

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f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determination简称ESR)75

六、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 RC)76

七、点彩红细胞计数(Stippling RBC courtt)77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rythrocyteosmotic fragiUty test)78

三、局限性结节性滑膜炎78

第二节 红细胞膜缺陷检验78

二、温育后脆性试验(Incubated fragility test)80

三、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Autohemo-lysis test and corrective test)80

四、酸溶血试验(Ham′s test)81

五、蔗糖溶血试验(Sucrose lysis test)82

六、蛇毒因子溶血试验83

第三节 红细胞酶缺陷检验84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84

二、高铁血红蛋白定量测定(附:高铁血红蛋白的鉴定)85

三、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Ascotbate cyanid test)85

第二节 病毒实验室所用器具的洗涤与灭菌85

四、红细胞组织化学洗脱试验(Histoche-micalution test)86

五、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Globin dena-turation test;Heinz body staining)87

六、丙酮酸激酶的测定87

第四节 异常血红蛋白检验(Abnormal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88

一、血红蛋白溶液的制备88

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Hemoglobin electrophoresis)89

三、异常肽链鉴定(尿毒解离法)91

四、抗碱血红蛋白测定(Alkali denaturation test;Alkali-resistant Hb test)92

五、含血红蛋白F红细胞的染色(酸洗脱法)(Fetal hemoglobin staining;Acid elution technique)93

六、血红蛋白H包涵体染色(HbH inclusion bodies staining)93

七、红细胞镰变试验(Sickling test)94

第五节 有关血液病的尿液检查94

尿中含铁血黄素的检验(Hemosiderin staining)94

第六节 红细胞自身免疫检验95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95

三、冷溶血试验(Donath-landstainer test)97

二、冷凝集素测定(C0ld aglulinin test)97

第五章 白细胞检验技术98

第一节 白细胞胞分类计数(White cell differential count;DC)98

第二节 红斑性狼疮(Lupus erythe matous,LE)细胞检查100

第三节 白细胞凝集试验101

第四节 白细胞毒试验及溶解试验102

二、白细胞溶解试验102

一、白细胞毒试验102

第五节 末梢血象幼稚细胞的特点103

二、白血病时幼稚细胞的特征103

三、骨髓转移癌细胞的特征103

一、确定幼稚细胞的要点103

四、放射线照射后的血细胞形态变化104

第六章 出、凝血检验技术105

第一节 常用试剂及其制备105

第二节 血管壁机能检验107

一、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107

二、毛细血管镜检查107

第二十节 环磷酸腺苷(cAMP)放射免疫测定108

三、出血时间测定(BT)108

一、血小板粘附性试验(PAdT)109

第三节 血小板功能检验109

二、血小板聚集性试验(PAgT)110

三、血小板促凝活性试验112

四、阿斯匹林耐量试验(ATT)113

五、血块退缩时间测定(CRT)114

一、内源凝血系统114

第四节 凝血机能检验114

二、外源凝血系统122

三、纤维蛋白原半定量测定124

四、因子ⅩⅢ测定124

五、单碘醋酸耐量试验124

一、纤维蛋白溶解试验125

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125

第六节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试验126

一、副凝固试验126

三、孵育血浆连续凝血酶时间测定(STT)126

二、免疫试验127

第七节 抗凝物质试验检查129

二、抗凝血酶Ⅲ时间测定(AT-Ⅲ)130

三、抗凝物质的定性试验131

第七章 骨髓象检查132

二、红细胞系统132

一、单个细胞的划分132

三、粒细胞系统133

四、淋巴细胞系统134

五、单核细胞系统135

六、巨核细胞系统135

七、浆细胞系统136

八、其它细胞(彩图1-2、1-3)136

九、易玵混淆细胞的鉴别137

十、血细胞的超微结构139

第二节 骨髓检查的适应症及标本采集145

一、适应症145

二、标本采集146

第三节 骨髓的涂片检查147

一、未染色涂片的肉眼检查147

二、低倍镜检查147

三、油镜检查147

一、骨髓细胞的正常值148

二、骨髓象分析148

四、血片观察148

第四节 骨髓象分析148

第五节 主要血液病的血象及骨髓象151

一、 白血病的分类151

三、骨髓检查报告单及其填写151

三、急性早幼粗细胞白血病(M3)(彩图4-2)153

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M2)(彩图3-6,4-1)153

四、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4,M5)154

五、红白血病(M6)(彩图4-5)155

六、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彩图4-6)156

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彩图3-3,3-4 3-5)156

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彩图3-1)157

十、多毛细胞性白血病157

九、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7

十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彩图3-2)158

十二、粒细胞缺乏症(彩图1-5)158

十一、白细胞减少症158

十四、骨髓纤维化(彩图1-6)159

十五、多发性骨髓瘤(彩图2-6)159

十七、何杰金氏病160

十六、恶性网状细胞病(彩图2-4)160

十八、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60

二十一、尼曼-匹克病(彩图2-5)161

二十二、高雪病(彩图2-6)161

二十三、脾功能亢进161

二十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彩图2-2)161

十九、类白血病反应161

二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61

二十九、缺铁性贫血162

二十八、巨球蛋白血症(华氏巨球蛋白血病)162

二十七、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2

二十六、血小板无力症及血小板病162

二十五、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62

三十、巨幼红细胞贫血(彩图2-3)163

三十一、溶血性贫血(彩图2-1)163

三十三、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MDS)164

第五节 免疫电泳164

第八章 血型及输血165

一、ABO血型的检查165

第一节 血型的检查165

二、Rh血型的检查166

一、责任性错误167

第二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中的错误、干扰及克服方法167

二、假阴性反应168

三、假阳性反应169

第三节 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的制备170

一、标准A、B、O血清的制备170

二、标准红细胞悬液的制备172

第四节 输血172

一、输血的种类和适应症172

三、交叉配血及方法172

四、尿臭176

五、尿透明度176

第一节 尿液的理学检验176

二、尿量176

第二篇体液及排泄物检验176

第九章 尿液检验176

三、尿色176

六、尿反应177

七、尿比重177

第二节 尿液的化学检验177

一、尿蛋白定性检验177

四、尿液中粘蛋白及核蛋白定性检验179

三、尿液中本周蛋白检验179

三、尿蛋白定量检验179

六、尿糖定量检验180

七、尿液中酮体的定性检验180

八、尿液中胆汁色素的检验180

五、尿糖定性检验180

第四节 肾功能检验180

九、尿隐血检验181

十、尿含铁血黄素检验182

十一、尿乳糜检验182

十二、尿淀粉酶检验182

六、尿沉渣的染色检验183

一、尿沉渣检验方法183

第三节 尿沉渣的显微镜检验183

二、尿沉渣中的各种细胞184

三、尿沉渣中的各种管型184

四、尿沉渣中的各种盐类结晶185

五、尿沉渣定量检查(Addis计数)187

一、酚红排泄试验188

二、浓缩试验189

三、昼夜尿比重试验189

三、稀释试验190

二、蟾蜍试验190

一、胶乳凝集抑制试验190

第五节 性腺功能检验190

四、浓缩试验191

第六节 结石分析191

一、外观检查191

二、化学分析191

第七节 快速诊断试纸在尿液分析中的应用192

第八节 尿自动化分析194

一、尿自动分析仪clini-labⅡ型的使用(美国)194

二、半自动尿分析仪clini-TEK200型的使用(美国)195

三、半自动尿分析仪clini-TEKSG型的使用(美国)195

二、颜色与性状196

第一节 标本采集196

第二节 理学检验196

一、采集原则196

二、采集方法196

第十章 粪便检验196

三、气味197

四、寄生虫虫体197

第三节 化学检验197

一、隐血检查197

二、粪胆素定性试验197

一、量198

二、食物残渣198

一、体细胞198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198

四,酵母菌199

第十一章 胃液检验199

第一节 标本采集199

一、胃液采集管199

二、胃液抽取方法199

三、结晶199

七、胆汁200

六、分层200

第三节 化学检验200

一、反应200

五、粘液200

四、气味200

三、颜色200

二、量200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验200

第一节 标本采集201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203

第十二章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204

第二节 理学检查204

一、颜色204

二、透明度204

三、稠度204

第二节 理学检查205

第一节 标本采集205

一、颜色205

三、寄生虫与虫卵205

四、细菌205

二、结晶205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205

四、反应205

一、细胞205

第十三章 痰液检验205

二、性状206

三、支气管管型206

四、痰块206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206

五、精子207

八、癌细胞207

七、细菌207

六、滴虫207

三、卵磷脂小体207

二、前列腺颗粒细胞207

一、血细胞207

第十四章 前列腺液检验207

第一节 标本采集207

第二节 显微镜检查207

四、淀粉样体207

三、透明度208

五、凝块208

四、比重208

第二节 理学检查208

二、量208

一、颜色208

二、标本采集208

一、穿刺液检验意义208

第一节 标本采集208

第十五章 浆膜腔穿刺液检验208

第五节 渗出液类型及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209

二、细胞分类209

一、渗出液类型209

第三节 化学检查209

一、细胞计数209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209

三、葡萄糖定量209

-、李凡他(Rivalta)试验209

二、蛋白质定量检查209

二、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210

第十六章 精液检验210

第一节 标本采集210

第二节 理学检查210

一、量210

二、色210

三、稠度210

四、味210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210

一、湿片法210

二、涂片染色法211

三、精子计数211

第一节 标本采集212

一、液压测定212

第十七章 脑脊液检验212

第二节 理学检验212

二、脑脊液外观213

三、颜色213

四、凝块213

五、比重213

六、酸碱度(pH)213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213

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13

二、红细胞计数214

三、细菌及真菌检查214

三、葡萄糖定性试验(班氏法)215

二、蛋白质定量测定215

第四节 化学检查215

一、蛋白质定性检查215

四、葡萄糖半定量试验(五管糖法)216

五、氯化物测定216

六、色氨酸试验216

第三篇临床细胞学检验217

第十八章 人体细胞的种类与形态217

第一节 正常细胞的种类及形态217

一、上皮细胞217

二、非上皮性细胞219

第二节 上皮细胞的病理改变223

二、细胞的增生和再生223

一、细胞的退化223

三、细胞的化生224

四、炎症时细胞的改变224

六、核异质与异常角化225

五、结核病时常见的病理细胞225

七、细胞的分化与逆分化226

一、癌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227

第三节 肿瘤细胞227

二、常见癌细胞类型及其形态特征228

第十九章 细胞学检验技术229

一、标本采集229

第一节 标本采集、制片与固定229

二、涂片的制作方法231

三、涂片的固定231

第二节 染色232

一、染色的基本原理232

二、染色的方法233

一、阅片原则与方法235

第三节 阅片235

二、对异常细胞标记法235

第四节 细胞学诊断与汇报236

一、细胞学诊断236

二、细胞学汇报236

第二十章 肺的细胞学检验237

一、标本采集237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制片237

二、涂片制备238

第二节 呼吸道的正常细胞形态238

二、痰液涂片内非上皮细胞238

一、痰液涂片内上皮细胞形态238

第三节 呼吸道炎症变性上皮细胞239

一、炎症变性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39

二、炎症变性的复层鳞状上皮239

一、肺的恶性肿瘤的分类240

第五节 肺的肿瘤细胞特征240

二、鳞化核异质细胞学特点240

一、鳞状上皮化生与核异质240

第四节 痰液涂片内的鳞化核异质细胞240

三、各类癌细胞的形态特征241

二、原发性肺癌组织学与细胞学类型241

第二十一章 食管的细胞学检验242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制片242

一、采集工具242

二、采集方法243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243

四、并发症243

三、其他244

五、涂片制作244

第二节 食管的正常细胞形态244

二、上皮性细胞244

一、管的正常上皮细胞形态244

第三节 食管与贲门上皮增生细胞形态245

一、食管上皮增生细胞形态245

二、胃贲门粘膜上皮增生细胞形态245

第四节 食管与贲门的肿瘤细胞形态245

一、食管癌与贲门癌的组织学类型245

二、各种癌细胞的形态特征245

第二十二章 胃的细胞学检验247

第一节 标本采集247

一、常用的采集方法247

二、电动洗胃机中洗法248

二、胃息肉时细胞形态249

三、慢性胃炎时细胞形态249

二、胃外来细胞成分249

一、慢性胃溃疡时细胞形态249

第三节 胃的细胞病理改变249

三、其他249

一、胃正常上皮细胞形态249

第二节 胃的正常细胞形态249

第四节 胃的肿瘤细胞形态250

一、胃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250

二、胃癌细胞的形态特征250

第二十三章 大肠的肿瘤细胞检验251

二、涂片内细胞形态251

一、标本采集251

一、大肠的组织学结构251

二、涂片制作251

第二节 良性细胞形态251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制片251

第二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内肿瘤细胞检验252

第三节 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52

一、大肠癌的细胞学类型252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制片252

一、间皮细胞形态253

二、组织源性及血源性细胞253

第二节 积液内的细胞形态253

三、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54

第二十五章 女性生殖系统细胞学检验255

第一节 阴道细胞的采集与制片255

一、阴道细胞的采集方法255

第二节 正常细胞形态256

一、鳞状上皮细胞256

二、柱状上皮细胞256

三、非上皮细胞及其他成分256

第三节 炎症性疾病细胞形态256

一、阴道涂片清洁度检查256

二、制片与固定染色256

二、常见炎症性疾病细胞涂片257

一、临床应用258

二、衡量激素水平的几种常用指数测定258

第四节 阴道脱落细胞激素水平测定法258

三、测定注意事项259

四、激情素水乎与阴道脱落细胞的关系259

五、正常妊娠及异常妊娠的细胞涂片260

一、恶性肿瘤类型260

二、各类癌细胞形态特征260

第五节 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60

二、大肠癌的细胞形态262

一、正常睾丸常见细胞262

第二节 正常细胞成分及形态262

二、前列腺的标本采集262

一、睾丸及附睾的肿块穿刺262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官的标本采集与制片262

第二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细胞学检验262

第三节 非肿瘤性疾病细胞形态263

一、前列腺炎263

二、前列腺肥大263

第四节 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63

一、前列腺癌263

二、睾丸恶性肿瘤263

二、正常前列腺与精囊细胞263

第二十章 泌尿系统细胞学检验264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与制片264

一、标本采集方法264

第二节 正常细胞形态265

二、制片与固定染色265

一、正常上皮细胞形态265

第三节 良性病变细胞形态266

二、非上皮细胞形态266

一、炎症细胞形态改变266

二、泌尿道结石细胞形态改变267

第四节 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67

一、恶性肿瘤类型267

二、各类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67

一、乳腺组织学268

一、标本采集方法268

第二节 常见细胞形态268

二、制片与固定染色268

第一节 乳腺标本采集与制片268

第二十八章 乳腺细胞学检验268

二、正常乳腺细胞的形态269

第三节 乳腺良性病变细胞形态269

一、乳腺炎细胞形态269

二、结核性乳腺炎细胞形态269

三、乳汁储留囊肿细胞形态269

四、乳腺囊性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病)细胞形态269

二、各类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70

一、乳腺恶性肿瘤病理组织类型270

五、乳腺纤维腺瘤细胞形态270

六、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形态270

第四节 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70

第二十九章 肝癌细胞学检验272

第二书 标本采集与制片272

一、肝穿刺标本采集272

二、印片标本采集方法273

三、制片与固定染色273

第二节 正常肝细胞形态273

一、正常肝细胞形态273

二、胆管上皮细胞形态273

三、枯否氏细胞形态273

第三节 肝脏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73

一、肝癌细胞的形态273

二、制片与固定染色274

二、胆管癌细胞的形态274

一、标本采集方法274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制片274

第三十章 鼻咽癌细胞学检验274

三、肝母细胞瘤的细胞形态274

第二节 鼻咽部的组织学及正常细胞形态275

一、鼻咽部的组织学275

二、鼻咽的正常细胞形态275

第三节 鼻咽部常见良性病变细胞形态275

二、鼻咽癌的细胞形态276

二、鼻咽淋巴组织增生(鼻咽增殖体)细胞形态改变276

一、鼻咽慢性炎症细胞形态276

第四节 鼻咽癌的细胞形态276

一、鼻咽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276

第二节 软组织良性疾病细胞形态277

一、滑膜囊肿277

三、鉴别诊断277

三、制片与固定染色277

二、组织印片277

一、肿块穿刺(针吸法)277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制片277

第三十一章 软组织细胞学检验277

二、脻鞘囊肿278

五、纤维瘤278

六、脂肪瘤278

七、平滑肌瘤278

四、滑膜瘤(腱鞘巨细胞瘤或滑膜纤维黄色瘤)278

八、黄色瘤279

九、血管瘤279

十、淋巴管瘤279

第三节 软组织恶性肿瘤细胞形态279

一、纤维肉瘤279

二、脂肪肉瘤279

五、血管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280

三、平滑肌肉瘤280

四、横纹肌肉瘤280

二、成骨细胞形态281

二、软骨肉瘤细胞形态281

一、软骨瘤细胞形态281

第三节 常见病变细胞形态281

三、破骨细胞形态281

六、滑膜肉瘤281

一、软骨细胞形态281

第二节 常见细胞形态281

二、制片与固定染色281

一、骨穿刺(粗针活体组织检查)281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制片281

第三十二章 软骨及骨组织细胞学检验281

三、骨肉瘤(成骨肉瘤)细胞形态282

四、破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细胞形态282

五、恶性骨巨细胞瘤细胞形态282

第三十三章 淋巴结细胞学检验283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制片283

一、淋巴结细胞学诊断方法283

二、淋巴结穿刺步骤和制片283

五、淋巴结结核细胞形态284

第四节 恶性淋巴瘤细胞形态改变284

四、增生性淋巴结炎细胞形态284

一、恶性淋巴瘤分类284

二、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284

三、制片与固定染色284

二、细胞形态284

三、慢性淋巴结炎细胞形态284

一、正常细胞成分284

第二节 淋巴结正常细胞形态284

第三节 良性疾病细胞形态284

一、急性淋巴结炎细胞形态284

二、亚急性淋巴结炎细胞形态284

三、瘤细胞形态改变(国际统一Rye会议分类)285

一、转移癌癌细胞形态特征286

第五节 转移性肿瘤细胞形态286

二、转移癌癌细胞类型286

第三十四章 生化实验室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287

第一节 生化实验室的一般守则和质量控制的制度化287

一、生化实验室的一般守则287

二、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制度化287

第二节 生化实验室的玻璃量器287

一、量器的种类、使用法及注意事项287

第四篇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287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289

三、玻璃量器的校正289

一、试剂的级别及纯度290

二、化学试剂的保管290

第三节 化学试剂的级别、纯度及保管290

第四节 试剂配制291

一、试剂浓度的表示法及其计算292

二、常用物质量的浓度的配制293

二、三氯乙酸法295

一、分析天平295

第六节 生化检验的常用仪器295

一、钨酸法295

第五节 无蛋白滤液制备295

三、751型分光光度计297

二、721型分光光度计297

四、火焰光度计298

五、电泳仪299

六、酸度计300

七、离子选择电极简介300

二、自动化学分析仪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301

一、概述301

第七节 临床化学的自动化分析301

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介)301

三、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展望304

四、自动分析仪应用的注意事项305

第三十五章 层析技术307

第一节 凝胶层析307

一、凝胶的种类307

二、凝胶的选用309

三、凝胶层析在实验中的应用310

第二节 离子交换层析311

一、离子交换剂的种类311

二、离子交换剂的选用312

三、离子交换剂的应用举例313

一、固相载体的选择314

第三节 亲和层析314

二、利用蛋白A-琼脂糖凝胶纯化IgG315

第三十六章 糖的测定316

第一节 血糖测定316

一、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316

三、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法317

四、己糖激酶法317

二、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分析法317

第二节 尿糖测定318

一、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法318

二、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318

第三节 脑脊液糖测定319

邻甲苯胺(O-Toluidine)比色法319

三、葡萄糖脱氢酶法319

第三十七章 蛋白质的测定320

第一节 血浆(清)蛋白质的测定320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的比定法(双缩脲法)320

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法322

第三节 尿液蛋白质测定323

第二节 脑脊液蛋白质的测定325

一、浊度法326

三、国产丽春红试剂测定脑脊液蛋白327

二、碱性铜酚试剂法327

二、尿液蛋白质定量测定328

一、尿液蛋白质定性试验328

三、尿液本琼氏蛋白定量测定330

第三十八章 血清脂类测定331

第一节 血清总脂测定331

微量比色法331

第二节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331

一、正庚烷-异丙醇抽提、乙酰丙酮显色法331

二、异丙醇抽提、乙酰丙酮显色法332

三、变色酸显色法333

第三节 血清胆固醇测定334

一、总胆固醇测定334

二、胆固醇酯测定337

第四节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测定338

第五节 血清磷酯测定339

第六节 血清β-脂蛋白和前β-脂蛋白测定及血脂浊度试验339

一、血清β-脂蛋白和前β-脂蛋白简易比浊法339

二、血清脂浊度试验340

第七节 血清脂蛋白电泳341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341

二、预染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法341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法342

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342

第一节 血清钾的测定344

一、四苯硼钠法344

第三十九章 血液无机离子的测定344

二、四苯硼钠直接测定法345

三、火焰光度法345

第二节 血清钠的测定347

一、焦锑酸钾比浊法347

二、醋酸铀锌法347

三、火焰光度法348

第三节 氯化物的测定348

一、硝酸汞滴定法348

二、硫氰酸汞比色法349

第四节 血清钙的测定351

一、EDTA直接滴定法351

第一节 厌氧菌的概念、分布与种类352

二、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直接比色法352

三、乙二醛双-2-羟苯胺比色法353

第五节 血清镁的测定354

一、EDTA滴定法354

二、噻唑黄比色法355

二、氨基萘酚磺酸比色法356

第六节 血清无机磷的测定356

一、硫酸亚铁磷钼蓝比色法356

三、直接比色法357

第七节 血清铁及铁结合力的测定358

一、血清铁双吡啶比色测定法358

二、血清铁结合办的测定359

第八节 血清铜的测定359

一、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359

二、二苯基羰酰二肼比色法360

第九节 血清锌的测定吡啶偶氮萘酚比色法361

一、总活力测定363

第一节 谷草转氨酶(GOT,AST)测定363

第四十章 血清酶活力测定363

二、同工酶测定365

一、赖氏比色法366

第二节 谷丙转氨酶(GPT,ALT)测定366

二、酶偶联法367

第三节 碱性磷酸酶(ALP,AKP)测定368

一、总活力测定368

二、同工酶测定371

第四节 酸性磷酸酶(ACP)测定372

一、磷酸苯二钠法372

二、磷酸麝香草酚酞法372

第五节 肌酸激酶(CK)测定373

一、总活力测定373

二、同工酶测定(离子交换层析法)375

一、总活力测定376

第六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测定376

一、总活力测定378

第七节 淀粉酶(AMY)测定378

二、同工酶测定378

二、同工酶测定382

第八节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385

一、总活力测定385

二、同工酶测定387

第九节 α-羟丁酸脱氢酶(HBD)测定388

第十节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测定389

一、重氮试剂比色法389

二、对硝基苯胺法390

第十一节 胆碱脂酶(CHE)测定391

一、血清胆碱酯酶测定391

二、全血胆碱酯酶测定392

第十二节 5′-核苷酸酶(5′-NT)测定393

第十三节 单胺氧化酶(MAD)测定394

第十四节 醛缩酶(ALO)测定395

第十五节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ASAL)测定397

第十六节 脂肪酶测定398

第十七节 铜蓝蛋白氧化酶(CP)测定399

第十八节 血清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测定400

第十九节 血清山梨醇脱氢酶(SDH)测定401

第一节 血液pH、血液气体及酸碱诸指标测定原理和方法402

第四十一章 血液pH、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测定402

一、全自动化血气分析仪测定方法402

二、经皮Po2.Pco2的测定409

三、血液FH酚红比色测定法411

四、血浆碳酸氢根测定(滴定法)412

五、血浆总二氧化碳测定413

二、血气、酸碱平衡障碍的类型诸指标变化特征417

一、目前临床应用的正常值417

第二节 血液pH、血气分析、酸碱平衡的临床意义417

第四十二章 非蛋白氮类测定419

第一节 尿素氮的测定419

一、全血或血浆(血清)尿素氮测定419

二、尿液尿素氮测定421

第二节 肌酐和肌酸的测定422

一、血清或血浆肌酐测定422

二、血清或血浆肌酸测定425

三、尿液中肌酐、肌酸测定(碱性苦味酸法)426

第三节 尿酸测定427

一、血清(血浆)尿酸测定427

二、尿液尿酸测定430

一、血氨测定431

第四节 氨和谷氨酰胺的测定431

二、尿液氨氮测定(人造浮石吸附法)434

三、脑脊液谷氨酰胺测定434

第四十三章 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436

一、尿液儿茶酚胺定性试验436

第一节 尿液儿茶酚胺测定436

二、尿液儿茶酚胺荧光测定436

三、尿浊中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测定438

一、血浆皮质醇测定440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产物的测定440

二、尿液皮质类固醇的测定441

第三节 雌性激素的测定443

一、雌激素测定443

二、尿液孕二醇的测定(氧化铝层析比色法)446

三、血浆黄体酮测定447

第四节 雄性激素的测定449

一、血浆睾酮测定(竞争性蛋白结合法)449

二、尿液17-酮类固醇测定450

第五节 甲状腺激素的测定451

一、甲状腺素(T4)竞争性蛋白结合测定451

二、血清蛋白结合碘测定453

一、黄疸指数测定455

第一节 血清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测定455

第四十四章 肝功能试验455

二、血清胆红素测定456

第二节 浊度与絮状试验460

一、麝香草酚浊度试验460

三、硫酸锌浊度试验462

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462

四、卢戈(Lugal)氏碘试验463

第三节 染料排泄与解毒功能试验463

一、磺溴酞钠试验463

二、吲哚氰绿(ICG)试验464

三、马尿酸试验465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466

一、菊粉清除率测定466

第四十五章 肾功能测定466

第一节 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466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468

一、酸碱平衡功能试验468

二、肾小管对氨马屎酸盐最大排泄量试验468

三、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试验468

一、对氨马尿酸清除率测定469

第三节 肾血流量测定469

二、肾小球滤过分数测定470

第四节 肾功试验的选择和评价470

第四十六章 血中药物浓度的荧光免疫分析472

第一节 庆大霉素-荧光免疫分析法472

第三节 苯妥英(地仑丁)-荧光免疫分析法473

第二节 茶碱-荧光免疫分析法473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统计学基础474

一、准确度474

第四节 苯巴比妥-荧光免疫分析法474

第四十七章 临床生化质量控制474

二、精密度476

三、误差478

第二节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应用479

一、实验室内质量控制479

二、实验室间质量评价483

三、质控图绘制485

第三节 生化质量控制图485

二、对照标本制备485

一、质量控制图的意义485

第四十八章 细菌检验工作基本常识488

第五篇临床细菌学检验技术488

第一节 细菌学检验规则488

第二节 细菌学检验工作注意事项488

第三节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的最低标准490

第四节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492

一、种类和用途497

第四十九章 细菌学检验常用器材497

第一节 常用的玻璃器材497

二、清洁法498

三、灭菌法498

第二节 灭菌器499

一、电热恒温干燥箱499

二、高压蒸汽灭菌器501

四、血清凝固器501

五、滤菌器501

三、阿诺氏灭菌器501

一、电热恒温培养箱502

第三节 恒温培养装置502

二、电热恒温振荡培养器503

第四节 离心机503

第五节 水浴箱504

一、普通电冰箱505

第六节 电冰箱505

二、低温冰箱507

第五十章 细菌形态学检验技术507

第一节 操作中注意事项507

二、压滴法508

第三节 细菌染色标本检验法508

一、细菌染色基本步骤508

一、悬滴法508

第二节 不染色细菌标本检验法508

二、常用染色液及染色法509

第五十一章 细菌学检验中常用的培养基513

一、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518

第一节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常识和技术518

二、培养基的一般制备程序519

三、培养基氢离子浓度的测定520

四,理想凝固剂的选择条件522

五、指示剂522

六、培养基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24

一、基础培养基526

第二节 临床上常用的培养基526

二、营养培养基528

三、增菌用培养基533

四、选择性培养基538

五、鉴别培养基543

厌氧基础培养基550

六、厌氧菌常用培养基550

分离和鉴定厌氧菌的培养基552

培养基中附加营养物的配制555

七、空肠弯曲菌常用培养基556

八、军团菌常用培养基556

九、干燥培养基简介557

十、支原体培养基558

十一、非发酵菌群鉴定的几种培养基561

十二、常用保存液564

第五十二章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技术566

第一节 细菌的一般接种法566

一、平板划线接种法566

二、斜面接种法567

三、倾注培养法567

五、液体接种法567

四、穿刺接种法567

第二节 细菌的培养法568

一、有氧培养法568

二、二氧化碳培养法568

三、厌氧培养法概述568

第三节 厌氧菌的分离培养法569

一、标本的采集和运送569

二、厌氧标本的处理570

一、糖(醇)发酵试验572

第一节 糖(醇)类代谢试验573

第五十三章 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573

二、伏普(Voges-proskauer)氏试验(简称V-P试验)574

三、甲基红试验(MR试验)575

五、七叶苷水解试验576

四、β-半乳糖苷酶试验576

六、石蕊牛乳试验577

七、甘油品红试验577

八、淀粉水解试验578

九、几丁质水解试验578

十、果胶质水解试验578

十二、二磷酸果糖醛缩酶试验(E-M途径)578

十一、聚糖产生试验578

十三、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试验(E-D途径)579

十四、葡萄糖酸脱氢酶试验(Campbell途径)579

第二节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579

一、靛基质(吲哚)试验579

二、霍乱红试验580

五、明胶液化试验581

三、硫化氢试验581

四、尿素酶试验581

六、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582

七、氨基酸脱羧酶试验582

九、肉渣消化试验584

八、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584

十、凝固血清液化试验585

第三节 有机酸盐和铵盐利用试验585

三、有机酸盐利用试验585

二、缩苹果酸盐利用试验585

一、枸橼酸盐利用试验585

四、丙二酸钠利用试验586

五、马尿酸钠水解试验586

六、葡萄糖铵利用试验586

七、醋酸盐利用试验586

八、克氏枸橼酸盐试验586

九、唯一碳源试验586

十、唯一氮源试验587

十一、生长因子试验587

第四节 呼吸酶类试验587

一、氧化酶试验587

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588

三、硝酸盐还原试验589

七、脱氢酶试验590

六、过氧化物酶试验590

四、尿液硝酸盐还原试验590

五、触酶试验590

八、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试验(TTC试验)591

第五节 毒性酶类试验592

一、溶血试验592

二、血浆凝固酶试验592

四、卵磷脂酶试验593

五、磷酸酶试验593

三、链激酶试验593

六、DNA酶试验594

七、卵黄沉淀试验594

十、羧酸酯水解酶试验595

十一、吐温水解试验595

九、三酪素水解试验595

八、脂酶试验595

一、氰化钾抑菌试验596

二、染料抑菌试验596

三、乙基氢化羟基奎宁(Optochin)敏感性试验596

四、O/129抑菌试验596

五、抗生素抑菌试验596

第六节 抑菌试验596

一、胆汁(胆盐)溶菌试验597

三、美蓝还原试验597

第七节 其它试验597

二、嗜盐性试验597

四、鲎试验598

五、烟酸试验599

六、中性红试验599

第五十四章 菌种的保存与自身菌苗的制备600

第一节 菌种的保存与保管600

一、菌种的保存600

一、自身菌苗的制备603

第二节 自身、混合多价、哮喘菌苗的制备603

二、多价混合菌苗的制备604

三、哮喘菌苗的制备604

第五十五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605

第三节 噬菌体的分离与检定605

一、噬菌体的分离605

三,噬菌体的检定605

二、噬菌体的增殖605

第一节 试管稀释法606

一、药物原液的配制606

二、药物原液的保存607

三、培养基的选择608

五、试验方法和步骤608

四、菌液的准备608

六、结果观察609

七、报告方式610

第二节 Rirby-Bauer纸片扩散法610

一、纸片的准备610

二、药物的选择611

三、培养基的选择612

六、结果观察和报告613

五、试验方法和步骤613

四、接种物613

七、影响抑菌环大小的相关因素615

第三节 纸条或挖沟试验法616

第四节 TTC快速纸片扩散法616

八、药敏试验方法的标准化及质量控制616

第五节 细菌对联合抗生素的敏感试验618

一、各种抗生素的应用组合618

二、试验方法618

第六节 结核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621

一、含药物培养基的制备621

二、试验步骤621

二、抗生素溶液的准备623

三、结果观察623

四、报告方式623

一、体液的采集623

第七节 体液内抗生素浓度的测定623

三、培养基的选择624

四、菌液的准备624

五、试验步骤624

六、结果观察和报告625

第二节 微生物药敏试验自动化分析626

第一节 血培养同位素法自动化分析626

第五十六章 微生物的自动化鉴定技术626

第三节 微生物数码分析627

第四节 DNA探针诊断微生物628

第五节 细菌的自动化鉴定系统628

第五十七章 细菌DNA中G十C摩尔百分比测定及核酸分子杂交634

第一节 细菌DNA中G+C摩尔百分比测定634

一、细菌DNA的提取634

二、细菌DNA中G+C摩尔百分比的测定639

三、DNA G+C摩尔百分比在细菌分类鉴定上的意义642

第二节 细菌核酸分子杂交643

一、核酸分子杂交方法643

二、核酸分手杂交在医学上的应用647

第五十八章 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技术649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49

第二节 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52

第三节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55

第四节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56

第五节 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63

第六节 鼻咽部、咽部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66

第七节 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69

第八节 胆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71

第九节 生殖器官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73

第十节 脑脊髓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76

第十一节 烧伤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78

第十二节 眼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80

第十三节 耳及乳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683

第十四节 注射剂、生物制品和敷料等标本的无菌试验684

第十五节 空气的细菌检验685

第五十九章 常见病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687

第一节 病原性球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687

一、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687

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691

二、菌种的保管692

三、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697

四、脑膜炎奈瑟氏菌(N.meningltidis)699

五、淋病奈瑟氏菌(N.gonorrhoeae)705

六、其它奈瑟氏菌的鉴定706

第二节 肠道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707

一、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coli)710

二、志贺氏菌属(Shigella)713

三、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721

四、变形杆菌(Proteus)734

五、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eae)735

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737

七、沙雷氏菌属(Serratia)737

第三节 抗酸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738

一、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tubercu-losis)738

二、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743

三、非典型分枝杆菌简介746

第四节 白喉杆菌(C diphtheriae)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746

第五节 致病性弧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750

一、霍乱弧菌(Vibrio choIera)和埃尔托弧菌(V.EI Tot)750

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761

一、布氏杆菌属(Brucella)764

第六节 人畜共患病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764

二、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770

三、土拉热弗朗斯氏菌(Francisetla tularensis)777

四、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llci)780

五、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opathiae)782

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783

七、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fetus subsp fetus)784

八、炭疽杆菌(B.anthracis)787

第七节 军团杆菌属(Leginella)感染微生物学检查法792

一、流行性感冒杆菌(H.influenza)796

第八节 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法796

二、百日咳杆菌(B.pertussis)798

三、绿脓杆菌(Ps.aeruginosa)800

四、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801

五、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02

第六十章 肠杆菌科细菌的快速鉴定法804

一、肠杆菌科细菌生化反应阳性百分率804

第一节 肠杆菌科细菌的编码鉴定804

三、肠杆菌科细菌编码鉴定表检索方法806

二、检验程序806

四、报告方式807

五、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编码表808

六、肠杆菌科细菌电子计算机鉴定方法847

第二节 噬菌体在肠杆菌科分属快速诊断上的应用848

第三节 PU肠杆菌科鉴定系统简介851

一、厌氧菌的概念852

第六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厌氧菌检验法852

二、厌氧菌的分布853

三、厌氧菌的分类854

第二节 临床常见厌氧菌及其鉴定856

一、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厌氧杆菌856

二、厌氧性球菌865

三、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厌氧杆菌869

四、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876

一、原理882

二、方法882

三、API-20A系统编码鉴定的数码组合882

四、厌氧菌编码鉴定的检索方法882

五、所用设备的处理883

三、动物试验884

二、鸡胚培养884

第一节 病毒实验室的特殊设备884

第六十二章 病毒实验室的特殊设备及器具的洗涤与灭菌884

第六篇病毒及其它微生物检验技术884

一、细胞培养884

一、洗涤885

二、接种途径886

三、接种材料的准备886

二、灭菌886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接种途径886

第六十三章 动物实验技术886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886

第二节 动物接种法887

一、脑内接种887

一、颈静脉采血888

二、颈动脉放血888

第三节 动物采血法888

三、乳鼠接种888

二、鼻腔接种888

第四节 实验动物标号法889

第五节 感染动物的观察、剖检和处理889

一、感染动物的观察889

二、感染动物的剖检、处理889

三、动物剖检术890

第一节 鸡胚的孵育891

一 接种前的准备891

第三节 接种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891

第二节 鸡胚的解剖生理891

一、选卵891

三、检卵891

第六十四章 鸡胚培养技术891

二、孵育891

二 注意事项892

第四节 接种与收获892

二、绒毛尿囊膜接种与收获892

三、尿囊腔接种与收获892

四、羊膜腔接种与收获892

第一节 细胞培养用水及各种试剂的制备893

二、各种培养液的配制893

一、细胞培养用水的制备893

第六十五章 细胞培养技术893

五、结果观察893

三、细胞分散液的配制896

四、犊牛血清的制备896

五、抗生素的配制896

六、其它溶液的配制897

七、溶液配制及保存的注意事项897

第二节 原代单层细胞的制备和培养897

一、人胚肾单层细胞的制备与培养897

二、鸡胚单层细胞的制备与培养898

第三节 传代单层细胞的制备与培养898

一、培养细胞的发育过程899

一、HeLa细胞的传代培养899

第四节 培养细胞的观察899

二、其它传代细胞899

四、细胞镜检注意事项900

第五节 细胞培养物的保存、运输及复苏900

一、保存900

二、在单层细胞培养中细胞形态的观察900

三、在单层细胞培养中细胞的生长900

二、运输901

三、复苏901

第六节 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中的应用901

一、体外培养细胞单层接种病毒901

二、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指标902

第六十六章 血清学诊断904

第一节 中和试验904

一、试验前病毒LD60测定904

二、LD60在中和试验中的应用906

第二节 微孔聚苯乙烯小板法中和试验909

第三节 补体结合试验910

第四节 红细胞凝集及凝集抑制试验912

第五节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915

第六十七章 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干扰素的诱生及滴定917

第一节 检测病毒性疾病的免疫荧光技术917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919

二、病毒抗体的固相放射免疫测定920

一、放射免疫技术检测病毒920

第三节 检测病毒性疾病的放射免疫技术920

三、固相放射免疫检测HBsA,抗H-Bs921

四、竞争抑制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AV921

第四节、正常人白细胞α,γ干扰素的诱生及滴定(微量法)922

第六十八章 检测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技术923

第一节 电镜负染标本检测方法923

第二节 免疫电镜标本制备及测定924

一、免疫电镜标本制备及测定法概述924

一、检验程序925

二、标本的采取与处理925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的试验室诊断925

二、轮状病毒免疫电镜标本制备及测定925

三、免疫荧光快速诊断926

四、血清学诊断927

五、病毒的分离鉴定929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930

一、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930

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及抗体的检测931

第三节 肠道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933

一、分离鉴定程序933

二、标本处理933

三、病毒的分离鉴定934

四、几种快速诊断方法934

四、病毒鉴定935

三、病毒分离935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实验室诊断935

二、标本处理935

一、检验程序935

第六十九章 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935

第七十章 其它微生物检验技术936

第一节 病原性放线菌的鉴定936

一、需氧性放线菌的鉴定936

二、厌氧性放线菌的鉴定937

第二节 螺旋体检验技术937

一、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的鉴定937

二、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的鉴定944

四、奋森氏螺旋体(Forrelia vincenti)简介947

三、回归热螺旋体(B.recurrentis)的鉴定947

第三节 支原体的检验技术948

第四节 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法简介951

第七十一章 临床真菌常规检验技术953

第一节 临床标本的采集953

一、对采集临床标本的要求953

二、临床真菌检验常见标本954

第二节 不染色标本直接检验法954

一、封固剂954

一、染色标本的制作955

二、染色方法955

二、制片方法955

三、检验方法955

第三节 染色标本检验法955

第四节 真菌的培养检验法958

一、培养器具958

二、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958

三、真菌的分离和培养方法960

第五节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965

一、皮肤癣菌的鉴定965

二、角层癣菌的鉴定(略)970

第六节 常见深部真菌的鉴定970

一、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鉴定970

二、新生隐球菌的鉴定970

附:曲(霉)菌的鉴定971

第七十二章 抗原与抗体的反应972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972

一、库伦吸引作用或静电力作用972

二、范德瓦耳斯-伦敦引力或分散力972

三、氢键结合作用972

第七篇免疫学诊断技术972

二、分子表面结合973

四、血清学反应的类型973

三、pH973

二、温度973

一、电解质973

四、反应的阶段性973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性973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学反应的类型973

四、疏水作用973

三、按比例结合973

一、高度特异性973

第一节 琼脂扩散法(Method In Agar)974

一、单向琼脂扩散法974

第七十三章 沉淀反应974

二、双向琼脂扩散法976

第二节 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 CIEP)977

一、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的测定978

二、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979

第三节 免疫电泳试验(Immunoele-Ctrophoretic test)979

第四节 火箭免疫电泳(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986

第五节 交叉免疫电泳(Crossed Immunoelectrophoresis)987

第六节 圆盘电泳(Dise Electrophoresis)988

第一节 直接凝集反应992

第七十四章 凝集反应992

一、玻片凝集反应993

二、试管凝集反应993

第二节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994

第三节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997

第四节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998

第五节 其他凝集反应介绍999

第七十五章 补体和补体结合试验1000

第一节 血清总补体活性的测定(CH50试验)1000

第二节 监视排斥反应的免疫学试验1001

第二节 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的测定1002

第三节 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能力的测定1003

第四节 补体C3组分的提取和测定1003

第五节 补体结合试验1005

第六节 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007

第七十六章 免疫球蛋白技术100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离与纯化1009

一、IgG的提纯1009

二、IgA的分离与纯化1011

三、IgM的分离与纯化1012

四、IgD的分离与纯化1013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纯度鉴定1014

五、IgE的分离与纯化1014

一、双向扩散法1015

三、免疫电泳法1015

第三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1015

一、抗原1015

二、佐剂1015

二、圆盘电泳法1015

三、实验动物的免疫1016

四、抗血清的处理1017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定量1017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1018

一、免疫球蛋白增殖症1018

三、反映机体免疫功能1020

二、免疫缺陷病1020

第七十七章 淋巴细胞的测定1021

第一节 淋巴细胞的分离1021

一、直接沉降法1021

二、比重分层法1021

四、不同淋巴细胞的分离1022

第二节 玫瑰花环试验1022

三、淋巴细胞活力试验1022

第三节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025

一、形态观察法1025

二、8H-TdR(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测量法1028

第四节 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1029

第五节 溶血空斑试验1030

第七十八章 测定细胞免疫的皮肤试验1031

第一节 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1031

第三节 植物血凝素试验(PHA:Phy-tohemaeglutinin test)1032

第二节 链激酶-链道酶试验(SK-SD试验)1032

第四节 二硝基氯苯试验(DNCB试验)1033

第七十九章 变态反应的检测1034

第一节 过敏性皮肤试验1034

一、药物变态反应性试验1034

二、其它变应原反应性试验1034

一、家兔的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1035

第三节 间接嗜碱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1035

第二节 激发试验1035

二、过敏性结膜炎的激发试验1035

四、食物过原敏的确定1035

三、支气管哮喘的激发试验1035

一、过敏性鼻炎的激发试验1035

二、大白鼠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1036

第一节 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1037

第八十章 吞噬细胞功能测定1037

第二节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1038

第三节 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测定1038

第八十一章 溶菌酶测定1040

第一节 比浊法1040

二、根据免疫复合物生物学性质设计的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测定1040

第二节 琼脂平板打孔测定法1041

第八十二章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1042

第一节 抗原特异的免疫复合物的检测1042

一、ELISA法1042

二、PEG沉淀Ic胰酶解离法1042

第二节 抗原非特异的免疫复合物的测定1043

一、根据其物理性质设计的抗原非特异的免疫复合物的测定1043

一、用PEG测定循坏免疫复合物方法之一1044

二、用PEG测定循坏免疫复合物方法之二1044

第三节 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定免疫复合物1044

第四节 CIq凝胶扩散法和CIq放射免疫法测定免疫复合物1045

一、DNA沉淀法提取I1q1045

二、整合沉淀法提取C1q1046

三、C1q活性的检测1046

四、C1q测定免疫复合物的方法1047

一、牛胶固素的提取方法1048

二、固相放射免疫法测定免疫复合物1048

第五节 固相胶固素结合法测定免疫复合物1048

第六节 单株类风湿因子(mRF)凝胶扩散法测定免疫复合物1049

一、mRF的备制1049

二、免疫复合物的测定1049

第七节 抗补体法(微量法)测定免疫复合物1050

第八节 Raji细胞法测定免疫复合物1050

第九节 活检组织中免疫复合物荧光抗体检查法1051

第十节 免疫复合物检测的临床意义1052

第一节 免疫荧光的原理与操作1053

第八十三章 免疫荧光技术1053

第二节 荧光抗体的制备1054

一、抗原的制备1054

二、抗体(免疫血清)的制备1054

三、抗体的提纯1055

四、标记抗体的制备1056

五、标记抗体的提纯1056

六、标记抗体的鉴定1056

五、在诊断自身免疫病方面的应用1057

四、在免疫病理方面的应用1057

第三节 免疫荧光的应用1057

一、在细菌学诊断中的应用1057

三、在病毒学诊断中的应用1057

二、在寄生虫学诊断中的应用1057

七、荧光标记抗体的保存1057

第一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ELISA)1058

第八十四章 免疫酶技术1058

一、间接法(Indeirect method)1058

二、双抗体夹心法(Double afitlbody sandwich method)1059

三、竞争法(Competitive method)1059

第二节 ELISA中使用的酶1059

一、用于标记酶的种类和来源1059

四、酶的纯化1060

三、底物1060

二、酶的特性1060

第三节 酶标记抗体的制备1061

一、戊二醛一步法1061

二、戊二醛二步法1061

三、过碘酸钠结合法1061

五、酶活性和纯度的测定1061

四、苯醌法1062

五、其它方法1062

第四节 ELISA的操作过程1062

第五节 免疫酶染色技术1063

一、用间接过氧化物酶标记法检查抗核抗体1063

第六节 ELISA 的应用1064

二、抗酶抗体法检查肾组织的沉淀抗体1064

第八十五章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1068

二、放射免疫分析基本步骤1069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基本原理及步骤1069

一、放射免疫分析基本原理1069

第二节 主要试剂及其制备1070

一、标准品1070

三、抗体制备及人工抗原的合成1070

二、标记抗原1071

四、分离技术1071

四、特异性(Specificity)1072

二、准确度(Accuracy)1072

三、灵敏度(Sesitivity)1072

一、精密度(precision)1072

第三节 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1072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操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1073

第五节 血清甲状腺素(T4)放射免疫测定1074

第六节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放射免疫测定1075

第七节 血清T3摄取(MAA)放射免疫测定1076

第八节 血清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反T3,rT3)放射免疫测定1076

第九节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放射免疫测定1077

第十节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放射免疫测定1079

第十一节 血清甲胎蛋白(AFP)放射免疫测定1080

第十二节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放射免疫测定1081

第十三节 血浆皮质醇(Cortisol)放射免疫测定1082

第十四节 血清地戈辛(Digoxin)放射免疫测定1083

第十五节 血清胰岛素(Insulin)放射免疫测定1084

第十六节 血清铁蛋白(Ferritin)放射免疫测定1085

第十七节 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放射免疫测定1085

第十八节 血清DNA抗体放射免疫测定1086

第十九节 血浆醛固酮放射免疫(3H)测定1087

第二十一节 血浆雌二醇放射免疫(3H)测定1090

第八十六章 移植免检验1091

第一节 组织配型及交配试验1091

一、HLA-A.B.C抗原定型——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icrc Lymphototoxicity Test)1092

二、HLA-DR抗原定型——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1094

三、HLDD抗原定型——半微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Semlmicro Mixed Lymphocyte Culture Test)1095

四、HLA定型的临床意义1097

五、交叉试验——受体抗供体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1100

六、其它配合试验1101

一、自发性淋巴母细胞生成试验——3HTdR掺入法1101

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1102

三、淋巴细胞介导细胞毒性试验1103

四、Et花环形成抑制试验1104

一、全血化学发光试验1105

第八十七章 发光分析和发光免疫分析1105

第一节 化学发光技术1105

二、人血液多形核白细胞化学发光抑制试验1106

第二节 生物发光技术1107

第三节 发光免疫技术1108

一、鲁米诺依赖的固相LIA检测人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109

二、鲁米诺依赖的固相LEIA检测兔抗人血清白蛋白抗体1110

第八十八章 单克隆抗体技术1111

第一节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1111

第二节 杂交瘤技术制造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及流程1112

二、细胞培养基本设备1114

一、骨髓瘤细胞系1114

第三节 骨髓瘤细胞系及细胞培养1114

三、培养液及试剂1115

四、器材清洗及无菌操作1116

五、细胞观察,传代及细胞计数1116

第四节 免疫1117

一、动物选择1117

二、抗原1117

三、免疫方案1117

第五节 细胞融合1117

一、器构1117

二、饲养细胞准备1117

四、骨髓瘤细胞准备1118

三、免疫脾细胞准备1118

第六节 杂交瘤筛选——抗体检测1120

第七节 克隆化、扩大培养及冻存复苏1121

一、克隆化1121

二、扩大培养1122

三、细胞冻存、复苏1122

三、单克隆抗体的提纯1123

第九节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1123

四、单克隆抗体保存1123

一、鉴定克隆化程度1123

二、动物腹腔接种制备McAb腹水1123

一、体外培养大量生产McAb1123

第八节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提纯及保存1123

二、鉴定免疫球蛋白类别及亚类1124

三、鉴定抗原决定簇属性1124

四、鉴定特异性1124

五、鉴定亲和力1124

六、鉴定其他生物特性1124

第八十九章 免疫学技术常用试剂1125

第八篇寄生虫学检验技术1139

第九十章 病原学检查1139

第一节 粪便检查1139

一、直接涂片法1139

二、浓集法1141

三、孵化法1143

四、肛门周围检查法1144

五、虫卵计数法1145

第二节 血液检查1148

一、微丝蚴检查1148

二、疟原虫检查1149

三、弓形虫检查1151

四、锥虫检查1151

四、十二指肠液及胆汁检查1152

二、痰液检查1152

一、骨髓检查1152

第三节 骨髓及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检查1152

五、尿液、鞘膜积液检查1153

第四节 组织检查1153

一、肌肉检查1153

二、直肠粘膜检查1153

三、淋巴结检查1153

四、皮下结节检查1153

第六节 寄生虫的培养和动物实验1154

二、蠕形螨检查1154

一、培养1154

一、疥螨检查1154

二、动物实验1157

第一节 皮内试验1159

第九十一章 免疫学检查1159

第二节 沉淀试验1160

一、环卵沉淀试验1160

二、尾蚴膜反应1161

三、后尾蚴膜反应1161

三、阴道分泌物检查1162

第三节 凝集反应1162

一、黑热病直接凝集试验1162

二、囊虫病乳胶间接凝集试验1162

三、间接血凝试验1163

第四节 琼脂扩散试验1163

一、双向扩散试验1163

二、对流免疫电泳1164

第六节 免疫荧光法1164

四、免疫放射对流电泳自显影法1164

三、火箭免疫电泳1164

第五节 皮肤检查1164

一、琼脂免疫电泳1164

二、单向扩散试验1164

第七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66

第八节 补体结合试验1166

附录1167

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部分)1167

附二、法定单位与非法定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169

附三、常用人体临床检验数值的非法定单位与法定单位间对照参考表1170

一、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1766

1987《临床医学检验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影林主编 1987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医学检验与临床手册(1997 PDF版)
医学检验与临床手册
1997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临床检验诊断手册( PDF版)
临床检验诊断手册
临床检验  操作手册( PDF版)
临床检验 操作手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检验手册(1964 PDF版)
临床检验手册
196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检验手册(1975 PDF版)
临床检验手册
197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医学检验与临床(1997 PDF版)
医学检验与临床
1997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实用临床检验手册(1990 PDF版)
实用临床检验手册
1990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最新临床检验手册(1992 PDF版)
最新临床检验手册
1992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临床医学检验(1978 PDF版)
临床医学检验
197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检验基础  供临床医学类医学检验专业用(1989 PDF版)
临床检验基础 供临床医学类医学检验专业用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师检验师临床实验诊断手册(1986 PDF版)
医师检验师临床实验诊断手册
1986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临床检验手册(1983 PDF版)
临床检验手册
1983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临床医护医学检验手册(1992 PDF版)
临床医护医学检验手册
1992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新法检验手册(1993 PDF版)
临床新法检验手册
1993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应用手册(1994 PDF版)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应用手册
1994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