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学》求取 ⇩

第一篇 临床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检验2

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查2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2

一、白细胞(WBC)计数2

二、白细胞分类(DC)计数4

三、红细胞计数(RBC)5

四、血红蛋白(Hb)测定6

第二节 血小板(BPC)计数7

一、显微镜计数法7

二、电子仪器自动计数法8

第三节 出凝血时间测定8

一、出血时间(BT)测定8

二、凝血时间(CT)测定9

第四节 网织红细胞(Pet)计数10

第五节 嗜酸粒细胞(EC)直接计数11

第六节 红细胞比积(Ht)测定12

一、温氏管法12

二、毛细管法12

第七节 红细胞平均常数计算13

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3

二、红细胞平均血经蛋白量(MCH)13

三、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13

第八节 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14

第九节 血液系列仪器分析及质量控制15

一、血液分析仪的原理15

二、血液分析仪各项参数及临床意义16

三、质量控制17

第二章 溶血性贫血检查19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一般检查19

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邻-甲联苯胺法)19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比色法)19

三、高铁血红素白蛋白(MHA)测定20

四、尿潜血试验20

五、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 s test)21

六、胆红素检查21

第二节 红细胞膜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查21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1

二、酸溶血试验(Ham s test)(简易法)22

三、蔗糖溶血试验23

四、热溶血试验23

五、酸化甘油溶解试验23

第三节 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查24

一、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24

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4

三、谷胱甘肽稳定试验25

第四节 血红蛋白异常所致溶血怀贫血检查25

一、血红蛋白电泳25

二、抗碱血红蛋白(HbF)测定26

三、HbF酸洗脱试验27

四、红细胞镰变试验27

五、还原型血红蛋白溶解度测定28

六、HbC试验28

七、不稳定血红蛋白检查29

第五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查30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 s试验)30

二、冷凝集素试验31

三、冷热溶血试验32

第三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33

第一节 检查毛细血管和血小板双关的试验33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ET,又称束臂试验)33

二、出血时间测定33

三、阿斯匹淋耐量试验(ATT)33

四、甲床毛细血管镜检查34

第二节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检查34

一、血小板计数34

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测定34

三、血块退缩试验(CRP)34

四、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34

五、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34

六、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活性测定(PF3aT)34

七、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A、M)测定(双抗体夹心ELISA法)35

八、血小板相关补体(PAC)测定(放射免疫竞争法)36

九、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测定(ELISA法)37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查38

一、内源性系统凝血因子筛选及纠正试验38

二、外源性系统凝血因子检查43

三、检查凝血过程第三阶段的试验45

第四节 抗凝物质测定46

一、交叉复钙时间测定46

二、抗凝血酶 Ⅲ抗原(AT-Ⅲ:Ag)测定(火箭电泳法)47

三、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测定(凝胶空斑法)47

四、血浆游离肝素时间测定(甲苯胺蓝纠正试验)48

五、a2-巨球蛋白(a2-M)测定48

第五节 纤溶系统检查49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49

二、血浆凝块溶解时间49

三、纤溶酶原(PLG)测定(免疫扩散法)50

四、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50

五、乙醇胶试验(EGF)50

六、凝血酶时间测定(TT)51

七、D-二聚体测定(乳胶凝集法)51

第四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52

第一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52

第二节 标本采集和送检注意事项52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步骤53

一、骨髓涂片检查53

二、血涂片检查53

三、结果分析54

四、成人正常骨髓象54

五、小儿骨髓象特点55

第四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55

一、增生性贫血55

二、增生不良性贫血56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56

四、白血病57

五、淋巴瘤59

六、多发性骨髓瘤(MM)60

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60

八、出血性疾病61

九、类白血病反应62

第五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63

一、过氧化物酶(POX)染色63

二、苏丹黑B(SB)染色64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64

四、酸性磷酸酶(ACP)染色(Gomori硫化铅法)65

五、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66

六、糖原染色(PAS高碘酸雪夫反应)66

七、铁染色67

第五章 血液流变学检测68

第一节 血液粘度检测68

一、毛细管粘度计法68

二、旋转式粘度计法70

第二节 红细胞变形性检测70

一、微孔滤筛法71

二、粘性测定法71

三、激光衍射法72

第三节 红细胞聚集性检测73

一、粘滞性测定法73

二、红细胞沉降率法73

第四节 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测定74

一、红细胞电泳74

二、红细胞、血小板在自身血浆中的联合电泳75

第五节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的检测76

一、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76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比浊法)76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诸指标的综合分析78

第六章 血型血清学检验及成分输血81

第一节 ABO血型鉴定81

一、ABO血型鉴定81

二、A1和A2亚型鉴定82

三、其他A亚型鉴定83

第二节 Rh血型鉴定83

一、Rh血型定型84

二、Db血型鉴定84

第三节 其他血型鉴定85

一、MN血型定型85

二、P血型定型85

第四节 交叉配血试验86

一、交叉配血方法86

二、交叉配血试验中不配合问题87

第五节 血型血清学检验常用方法87

一、抗球蛋白试验87

二、唾液中HAB血型物质测定89

三、吸收试验90

四、放散试验91

五、IgG抗A(B)测定92

第六节 血液制品种类、特性及临床适应症93

一、全血93

二、红细胞制品93

三、血浆制品95

四、血小板制品96

五、白细胞制品96

六、冷沉淀制品97

第七节 血液和血液成分输注97

一、输血监督97

二、输血前核对和输血监测97

三、输注血液成分的特殊注意事项98

第八节 血库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质量控制98

一、血库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98

二、质量控制98

第七章 尿液检验101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101

一、标本的收集101

二、尿液的保存101

第二节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102

一、尿量102

二、颜色102

三、透明度103

四、尿比重测定103

第三节 尿液化学检验104

一、尿液蛋白质(Pro)检测104

二、尿蛋白质定量试验106

三、尿液凝溶蛋白试验107

四、尿液酸碱反应(pH)108

五、尿糖(GLU)检验109

六、尿酮体检验110

七、乳糜尿检验111

八、尿肌红蛋白检验112

九、含铁血黄素检验112

十、尿隐血(Hb)检验113

十一、尿中胆色素检验114

十二、尿苯丙酮酸定性试验116

十三、尿液分板仪检验116

第四节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117

一、标本的制备及染色117

二、细胞118

三、管型119

四、结晶120

五、爱迪氏(Addis)计数122

第五节 尿液浓缩稀释试验123

第六节 妊娠试验123

一、胶乳凝集抑制试验123

二、早早孕试验124

三、妊娠稀释试验125

四、尿液检验的质量控制125

第八章 粪便检验127

第一节 粪便标本的采集和要求127

第二节 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127

第三节 粪便显微镜检查及化学检查128

一、细胞128

二、食物残渣128

三、隐血试验129

四、粪胆素试验129

五、粪胆原定量试验129

第四节 肠道寄生虫及检验技术130

一、肠道原虫的形态特点及检验技术130

二、医学蠕虫及检验技术131

第九章 其他体液及排泄物检查134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134

一、标本采集134

二、理学检验134

三、化学检验134

四、显微镜检查136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138

一、标本收集138

二、理学检验138

三、化学检验138

四、细胞学检验138

五、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138

第三节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139

一、胃液的检查139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查141

第四节 精液检验142

一、标本收集143

二、一般性状检查143

三、显微镜检查143

四、精子运动试验145

五、精子的子宫粘液贯通试验145

六、精子果糖测定146

第五节 前列腺液检验147

一 、标本采集147

二、显微镜检查147

三、革兰氏染色法148

四、抗酸染色法148

第六节 阴道分泌物检验149

一、清洁度检查149

二、滴虫检验149

三、酶菌检验149

第二篇 临床生化检验152

第一章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知识152

第一节 化学试剂的等级与保存152

一、国产化学试剂的等级152

二、具有危险性的化学试剂152

三、试剂变质的原因153

四、预防试剂变质的措施155

第二节 溶液浓度的法定单位及换算156

一、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156

二、浓度的计算和换算156

第三节 缓冲溶液158

一、酸、碱、盐和水的电离158

二、缓冲原理159

三、缓冲溶液的有关计算160

第四节 常用的生化分析技术163

一、光谱分析技术163

二、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技术166

三、电泳技术167

第五节 临床生化检验常用的计算方法168

一、检验结果的计算168

二、试剂配制的计算169

三、分光光度分析的有关计算170

四、其他计算171

第六节 实验方法的正确评价172

一、线性范围172

二、敏感度173

三、回收率173

四、重复性174

五、方法对比174

六、试剂的稳定性175

七、参考区间175

八、反应速度和显色稳定性175

九、样本的稳定性176

第七节 参考植、参考区间与医学决定水平176

一、传统“正常值“的概念176

二、参考值的定义177

三、参考值的来源177

四、参考值的统计方法179

五、参考值的“可移植性”180

六、医学决定水平180

七、确定参考区间需注意的问题182

第八节 常用统计学指标和注意事项184

一、统计学基本概念184

二、常用的统计学指标185

三、常用统计指标的用途186

四、数理统计应注意的问题187

第九节 质量控制188

一 、室前质量控制188

二、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190

第十节 临床生化检验中的酶学知识193

一、酶活力测定的基本知识193

二、影响酶的活力的因素196

三、酶试剂分析法的基本知识196

第二章 蛋白质测定197

第一节 总蛋白(TP)测定197

第二节 白蛋白(Alb)测定198

一、溴甲酚绿法198

二、溴甲酚紫法199

第三节 球蛋白(G)的测定200

第四节 纤维蛋白原测定201

一、凝血酶法201

二、热沉淀比浊法201

第五节 粘蛋白测定202

第六节 血清蛋白电泳203

第七节 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206

第三章 糖类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208

第一节 血液葡萄糖测定208

一、葡萄糖氧化酶法208

二、邻甲苯胺法209

第二节 葡萄糖耐量试验210

第三节 糖化血红蛋白(GHb)测定211

第四节 糖化血清蛋白(GP)测定212

一、比色法212

二、亲合层析法212

三、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14

第五节 血浆乳酸测定214

第六节 全血丙酮酸测定215

第四章 脂类与脂蛋白测定217

第一节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217

一、异丙醇抽提,氧化铝吸附,高铁硫酸显色法(修改LRC法)217

二、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218

第二节 甘油三酯测定(TG)219

一、异丙醇抽提、乙酰丙酮显色法219

二、GPO-PAP法220

第三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C)221

第四节 载脂蛋白测定(APO)222

一、免疫透射比浊法222

二、火箭免疫电泳法223

第五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C)225

一、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225

二、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26

第五章 电解质测定227

第一节 钾、钠、氯、碳酸氢盐(K+、Na+Cl-、HCO??)测定227

一、钾、钠测定(火焰光度法)227

二、氯(Cl-)测定227

三、碳酸氢盐(BHCO3)测定(滴定法)229

四、钾、钠、氯、碳酸氢盐(K+、Na+Cl-、HCO??)测定(ISE)229

五、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31

第二节 钙、镁、磷(Ca2+、Mg2+、P)测定232

一、总钙测定232

二、血清离子钙(iCa)测定233

三、镁(Mg2+)测定234

四、无机磷(P)测定235

五、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36

第三节 铁(Fe3+)、锌(Zn2+)、铜(Cu2+)测定238

一、铁(Fe3+)测定(亚铁嗪法)238

二、铜(Cu2+)测定239

三、血清锌(Zn2+)测定240

四、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41

第六章 非蛋白氮类化合物测定242

第一节 尿素(Urc)测定242

一、二乙酰-肟法242

二、酶偶联紫外分光光度法243

第二节 血清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测定(Cre)244

一、血肌酐测定(除蛋白碱性苦味酸法)244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245

第三节 血清尿酸测定(UA)246

一、磷钨酸还原法246

二、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247

第四节 血氨测定248

一、直接显色法248

二、谷氨酸脱氢酶速率法测定249

第五节 胆红素(BiL)的测定250

一、改良J-G法250

二、胆红素氧化酶法252

第七章 酶活力测定254

第一节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255

一、改良赖氏法255

二、连续监测法257

第二节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258

一、改良赖氏法258

二、连续监测法258

第三节 血清乳酸脱氢酶(EDH)测定259

一、比色测定法260

二、连续监测法261

第四节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262

一、琼脂糖电泳法262

二、化学抑制法263

第五节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测定264

第六节 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265

第七节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267

一、免疫抑制法268

二、琼脂糖电泳法269

第八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271

一、金氏比色法272

二、连续监测法273

第九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274

第十节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275

一、对硝基苯胺比色法275

二、连续监测法276

第十一节 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测定278

第十二节 腺苷脱氯酶(ADA)测定279

第十三节 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281

一、比色测定法281

二、连续监测法282

第十四节 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测定284

第十五节 血清淀粉酶(AMS)测定285

一、碘比色法286

二、对一硝基苯麦芽七糖法287

第十六节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测定288

第十七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289

第十八节 酶活力测定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91

一、肝胆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91

二、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综合分析292

第八章 激素及其代谢物的测定295

第一节 尿液儿茶酚胺(CA)测定295

一、尿液儿茶酚胺定性试验295

二、尿液儿苯酚胺荧光测定295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代谢产物测定297

一、血浆皮质醇测定297

二、尿液17-羟皮质类固醇(17-OHOS)测定298

三、尿液17-酮类固醇(17-KS)测定299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剌激试验301

第三节 性激素的测定301

一、尿雌激素的测定302

二、尿中孕二醇测定304

三、血浆睾酮(T)测定306

四、血浆黄体酮测定308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试验309

一、血清总甲状腺素(T)测定310

第九章 血气分析312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312

一、标本的来源312

二、标本的抗凝313

三、标本的采集313

四、标本的送检与存放313

第二节 血气酸碱分析常用参数含义及正常参考区间313

一、酸碱度(pH)313

二、无呼吸影响的酸碱度(pHNR)314

三、二氧化碳分压(PCO2)314

四、氧分压(PO2)314

五、氧饱和度(Sat- O2)和血红蛋白50%氧饱和度时氧分压(Pso)314

六、二氧化碳总量(TCO2)315

七、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SB)315

八、缓冲碱(BB)315

九、剩余碱(BE)316

十、肺泡-动脉氧化压差(A-aD O2)316

十一、阴离子隙(AG)316

第三节 血气分析及酸碱失衡的综合判断317

一、分析步骤317

二、各型酸碱失衡分析319

第四节 血气酸碱分析质量控制323

第三篇 临床免疫学及血清学检验326

第一章 总补体和单个成分的测定326

第一节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目比色法)326

第二节 补体旁路活化途径溶血活性(AP-H50)测定327

第三节 C19含量测定(单扩散法)328

第四节 C3含量测定(单扩散法)328

第五节 C3裂解产物(C3SP)测定329

第六节 C4含量测定(单扩散法)330

第七节C5含量测定(单扩散法)330

第八节 B因子含量测定(单扩散法)331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测定333

第一节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333

一、IgG、IgA、IgM含量测定333

二、IgE含量测定(ELISA法)338

三、IgD含量测定340

四、冷球蛋白测定340

五、M蛋白检测与鉴定342

第二节 其他体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347

一、唾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347

二、尿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349

三、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351

第三章 免疫复合物353

第一节 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353

一、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353

二、抗补体法354

第二节 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354

第四章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356

第一节 T淋巴收细胞花环试验356

第二节 淋收细胞转化试验357

第三节 B细胞测定358

一、红细胞花环法358

二、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359

第四节 外周血白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LPCA)360

第五节 K细胞活性测定360

第六节 MK细胞活性测定361

第五章 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364

第一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检验364

一、肥达氏凝集试验检测伤寒和副伤寒364

二、SPA协同凝集试验检测痢疾杆菌可溶性抗原365

三、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检验366

四、军团菌病的血清学检验369

五、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验371

六、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血清学检验372

第二节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的检验374

一、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374

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374

三、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375

四、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375

五、钩端螺旋体抗体的检测376

第三节 支原体感染性疾病的检验377

一、寒冷凝集试验377

二、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休378

第四节 检测立克次氏体感染的外一斐氏(Weil-Falix)反应379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免疫学检验380

一、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380

二、猪囊虫病的免疫学检验383

三、疟原虫抗体的检测384

四、弓形虫病的免疫学检验385

五、黑热病的免疫学检验386

第六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检验388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388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392

三、丙型肝炎病毒408

四、丁型肝炎病毒409

五、戊型肝炎病毒410

六、艾滋病毒(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411

第六章 自身抗体的检测416

第一节 抗核抗体(ANA)的检测416

一、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417

二、酶免疫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418

三、胶乳凝集法检测抗核抗体418

第二节 抗DNA抗体的检测419

一、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419

二、酶免疫染色法检测抗dsDNA抗体420

三、ELISA法检测dsDNA抗体421

第三节 抗ENA抗体的检测421

第四节 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425

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TG)抗体的检测425

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TM)抗体的检测426

第五节 抗胰岛素抗体(IAb)的检测428

一、ELISA法检测抗胰岛素抗体428

二、RIA法检测抗胰岛素抗体428

第六节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的检测429

一、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胰岛细胞抗体(ICA)429

二、酶免疫染色法检测胰岛细胞A细胞抗体及B细胞抗体430

第七节 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431

一、胶乳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431

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432

三、ELISA法检测IgG、IgM、IgA类RF432

第八节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平滑肌抗体(SMA)433

第九节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434

第十节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胃壁细胞抗体(PCA)435

第十一节 抗精子抗体(ASA)的检测436

一、试管一玻片凝集试验检测抗精子抗体436

二、酶免疫染色法检测抗精子抗体436

第十二节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437

一、免疫酶法检测T细胞亚群437

二、SPA花环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438

第十三节 有关器官移植的免疫学检验439

一、混合淋巴收细胞培养法440

二、微量细胞毒(抗淋巴细胞抗体)试验441

第七章 肿瘤免疫学检验443

第一节 甲胎蛋白(AFP)测定443

一、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AFP444

二、ELISA法检测AFP444

三、放射免疫分析检测AFP445

四、快速斑点酶免疫结合法(DIBA)检测AFP446

第二节 癌胚抗原(CEA)测定447

一、ELISA检测CEA447

二、放射免疫分析检测CEA448

第三节 酶免疫染色法检测EB病毒抗体449

一、酶免疫染色法检测EB病毒EA抗体450

二、酶免疫染色法检测EB病毒VCA抗体450

第四节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452

一、ELISA法检测HCG452

二、放射免疫分析检测HCG452

第五节 肿瘤其他标记物的检测453

一、ELISA法检测乳腺癌抗原(CA-153)453

二、ELISA法检测卵巢癌抗原(CA-125)454

三、ELISA法检测胃肠癌抗原(CA-19-9)455

第四篇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458

第一章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458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458

一、形态458

二、结构458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460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460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460

第三节 培养基462

一、培养基制备的基本知识462

二、临床细菌检验常用培养基的制备464

第四节 基本生化鉴定试验和诊断血清468

一、生化鉴定试验468

二、基本诊断血清470

第五节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471

一、纸片扩散法敏感试验471

二、试管稀释法敏感试验472

三、中草药药物的敏感试验473

四、联合药感试验473

五、结核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474

六、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474

第六节 分离培养技术475

一、平板划线接种法475

二、倾注平板法475

三、斜面接种法476

四、穿剌培养法476

五、需氧芽胞菌的分离476

六、抑菌分离培养法476

七、二氧化碳培养法476

八、厌氧培养法477

第二章 临床细菌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478

第一节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的原则478

第二节 血液及骨髓的细菌学检验479

一、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479

二、检验程序480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480

四、临床意义482

五、注意事项483

第三节 尿标本的留取、处理及细菌学检验483

一、标本的采集483

二、检验程序483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483

四、临床意义485

五、注意事项486

第四节 呼吸道标本的留取、处理和细菌学检验486

一、标本的采集486

二、检验程序487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487

四、临床意义489

五、注意事项489

第五节 胆汁标本的采取、处理和细菌学检验489

一、标本的采集489

二、检验程序489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490

四、临床意义491

第六节 脑脊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细菌学检验491

一、标本的采集491

二、检验程序491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491

四、临床意义492

第七节 粪便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细菌学检验494

一、标本的采集494

二、检验程序494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494

四、常见致病菌及临床意义496

第八节 眼、耳、鼻、喉拭子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细菌学检验496

一、标本采集496

二、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497

三、常见致病菌及临床意义498

第九节 脓汁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细菌学检验499

一、标本采集499

二、检验程序及检验方法500

三、常见致病菌及临床意义501

第十节 穿剌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细菌检验502

一、标本采集502

二、检验程序502

三、检验方法502

四、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502

第十一节 生殖器官分泌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细菌培养503

一、标本的采集503

二、检验程序503

三、检验方法及报告方式503

四、生殖器官分泌物标本中常见致病菌及其临床意义504

第三章 常见微生物的常规鉴定506

第一节 细菌鉴定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506

一、分类单位及分类参考文献506

二、命名法506

三、细菌鉴定工作的原则及基本方法506

四、鉴定工作的分析方法507

第二节 葡萄球菌属508

一、分类508

二、葡萄球菌菌种的鉴定508

三、葡萄球菌分子水平和细胞壁化学组成的鉴定513

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14

第三节 链球菌属515

一、分类515

二、生物学特性516

三、常规鉴定516

四、试验方法518

第四节 奈瑟氏菌属520

一 、分类520

二、脑膜炎奈瑟氏菌(N.meningitidis)520

三、淋病奈瑟氏菌(N.gonorrhoeae)523

第五节 卡他布兰汉氏菌属524

一、分类524

二、生物学特性524

三、鉴定525

四、试验方法525

五、卡他布兰汉氏菌奈瑟氏菌属525

第六节 嗜血杆菌属526

一、分类526

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鉴定526

三、生化特性及生物型526

四、血清型别527

五、抵抗力527

六、流感嗜血杆菌与其他嗜血杆菌鉴别527

第七节 军团菌属528

一、分类528

二、生物学特性528

三、军团菌的实验诊断529

四、可溶性抗原的检测533

第八节 棒状杆菌属533

一、分类533

二、生物学特性533

三、常规鉴定533

四、试验方法534

第九节 奴卡氏菌属常规鉴定534

一、分类534

二、生物学特性534

三、常规鉴定535

第十节 李斯特氏菌属536

一、分类536

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的细菌学检验536

第十一节 肠杆菌科539

一、肠杆菌科的定义与分类539

二、肠杆菌科内细菌的基本特征539

第十二节 弧菌属554

一、分类554

二、生物学特性554

三、常规鉴定554

第十三节 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557

一、分类557

二、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临床常见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557

第十四节 弯曲菌属563

一、分类563

二、生物学特性563

三、常规鉴定564

四、试验方法564

第十五节 非发酵菌初步分群564

一 、非发醇菌的概念564

二、非发酵菌的类别565

三、生物学特性565

四、鉴定流程565

五、试验方法565

第十六节 假单胞菌属566

一、分类566

二、生物学特性567

三、常规鉴定567

四、试验方法568

第十七节 黄杆菌属569

一、分类569

二、生物学特性569

三、常规鉴定569

第十八节 产碱杆菌属570

一、分类570

二、生物学特性570

三、常规鉴定570

第十九节 不动杆菌属571

一、分类571

二、生物学特性571

三、常规鉴定571

第二十节 摩拉氏菌属572

一、分类572

二、生物学特性572

三、常规鉴定573

第二十一节 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573

一、分类573

二、生物学特性573

三、常规鉴定573

第二十二节 韦荣氏球菌属574

一、分类574

二、生物学特性574

第二十三节 革兰氏阴性厌氧无芽孢杆菌575

一、分类575

二、生物学特性575

三、常规鉴定576

第二十四节 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578

一、分类578

二、生物学特性578

三、常规鉴定579

第二十五节 结核杆菌的标本采集、分型及鉴定580

一、生物学性状580

二、结核杆菌检验程序580

三、常规鉴定580

四、结核杆菌分型鉴定582

五、人型分枝杆菌的检测583

六、结核杆菌检测的质量控制584

第四章 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587

第一节 检验前后诸多因素的质量控制587

一、建立健全操作程序587

二、待查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587

三、培养基的质量控制588

四、试剂、染液的质量控制592

五、诊断血清的质量控制593

六、主要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594

七、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的质量控制595

第二节 细菌检验中的控制596

一、室内质量综合控制596

二、室间质量的综合控制596

第五篇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599

第一章 基本方法599

第一节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599

第二节 PCR反应成分和作用599

一、模板核酸599

二、引物599

三、缓冲体系600

四、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600

五、耐热DNA聚合酶600

六、循环参数600

七、其他因素601

八、补充说明601

第三节 TaqDNA聚合酶601

第四节 PCR基本操作技术602

一、PCR样品的制备602

二、PCR扩增操作方法605

三、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分析606

第五节 PCR技术常见影响因素的排除610

一、没有得到所希望的PCR产物610

二、PCR产物在凝胶电泳中成片状611

三、凝胶电泳中出现引物二聚体带611

四、PCR产物特异性不够611

五、PCR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611

六、PCR产物分析时在溴酚蓝前面有区带611

第二章 PCR技术的临床应用612

第一节 有关遗传病的诊断612

一、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612

二、PCR检测苯丙酮尿症614

三、PCR检测血发病614

四、PCR检测脆-X综合征615

五、PCR检测胎儿性别和性发育异常616

第二节 细菌、病毒的检测617

一、PCR检测大肠杆菌617

二、PCR快速检测脑膜炎球菌618

三、PCR检测淋球菌618

四、快速检测混合性性病感染619

五、PCR检测结核杆菌620

六、PCR检测巨细胞病毒620

七、PCR检测单纯疱疹621

八、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622

九、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623

十、PCR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624

第三节 用于癌症的研究和诊断625

附录Ⅰ关于试剂的浓度换算628

附录Ⅱ试剂632

附录Ⅲ本书通用试剂的配制640

1998《临床检验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春生,宋乃国主编 1998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临床免疫学检验(1983 PDF版)
临床免疫学检验
198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检验学讲座( PDF版)
临床检验学讲座
临床血液学检验( PDF版)
临床血液学检验
吉林医学院
临床检验( PDF版)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 PDF版)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 PDF版)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1972 PDF版)
临床检验
1972
临床酶学检验( PDF版)
临床酶学检验
吉林医学院科研处
临床化学检验(1950 PDF版)
临床化学检验
1950 医务生活出版社
临床检验学实验指导(1998 PDF版)
临床检验学实验指导
199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检验学(1997 PDF版)
临床检验学
1997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学物学化检验(1979 PDF版)
临床学物学化检验
197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医学检验与临床(1997 PDF版)
医学检验与临床
1997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检验检查与临床(1997 PDF版)
检验检查与临床
1997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临床基础检验学(1997 PDF版)
临床基础检验学
199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