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检验手册》求取 ⇩

第一篇 临床检验1

目 录1

第一章 粪便检验2

第一节 标本采集2

一、常规检查2

二、阿米巴及其他原虫滋养体检查2

三、日本血吸虫及其他寄生虫检查2

第二节 一般检验2

一、眼观检查2

二、镜观检查3

第三节 寄生虫的检验4

一、虫卵及包囊浓缩法4

二、肛门擦拭法5

三、原虫及包囊的检验5

五、双尼龙袋集卵及孵化法6

四、血吸虫毛蚴孵化法6

六、成虫计数7

第四节 化学检验7

一、隐血试验7

二、粪胆素定性试验8

三、粪胆原定量测定9

第二章 尿液检验12

第一节 标本收集和保存12

一、尿常规检验12

二、24小时尿液检查12

三、尿液防腐保存法12

第二节 一般检验13

一、颜色13

二、透明度13

三、酸碱反应13

四、比重14

一、定性试验15

第三节 蛋白质检验15

二、定量试验16

三、凝溶(Bence-Jones)蛋白试验18

第四节 尿糖检验19

一、班氏定性试验19

二、尿糖定量试验20

第五节 显微镜检验20

一、尿沉渣标本的制备20

二、尿沉渣标本的镜检21

三、尿沉渣镜检的正常参考值21

四、一小时尿液沉渣计数21

五、尿液沉渣染色检查22

六、显微镜检验的临床意义22

一、酮体试验25

第六节 化学检验25

二、胆红素试验26

三、尿胆原试验26

五、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26

四、隐血试验27

五、含铁血黄素试验27

六、苯丙酮酸试验27

第七节 多联试纸检验28

第三章 脑脊液及浆膜腔液检验30

第一节 脑脊液检验30

一、标本采集30

二、理学检验30

三、化学检验31

四、显微镜检验33

二、理学检验34

一、标本采集34

第二节 浆膜腔液检验34

四、细胞计数35

三、化学检验35

第四章 胃及十二指肠液检验37

第一节 胃液检验37

一、基础胃酸检验37

二、游离盐酸和总酸度测定41

三、化学检验42

四、显微镜检验43

第二节 十二指肠液检验44

一、标本采集44

二、理学检验44

三、显微镜检查45

一、标本采集46

二、一般检验46

第一节 痰液检验46

第五章 其他检验46

三、有形成分检验47

第二节 精液检验47

一、标本采集47

二、一般检验48

三、临床意义49

第三节 妊娠检验50

一、胶乳凝集抑制试验50

二、检孕卡试验52

三、早早孕诊断试验52

第四节 胰腺功能检验54

一、淀粉酶测定54

二、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率54

三、血清脂肪酶测定55

四、肠促胰液肽及肠促胰酶素刺激试验56

五、苯酪肽(BZ-TY-PABA)试验57

第五节 涂片检验59

一、前列腺液检验59

二、尿道分泌物检验60

三、阴道分泌物涂片检验60

四.淤斑涂片检验60

五、眼分泌物涂片检验60

六、口腔及咽喉分泌物涂片检验60

七、血液寄生虫检验60

第二篇 血液学检验66

第一章 一般检验66

第一节 红细胞一般检验66

一、红细胞计数(显微镜计数法)66

二、血红蛋白测定(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67

三、红细胞比积测定(微量法)68

四、红细胞平均值69

五、网织红细胞计数(试管法)70

六、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检查71

第二节 白细胞一般检验73

一、白细胞计数(显微镜计数法)73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瑞氏染色法,DC)74

三、血涂片中白细胞形态检查77

第三节 出凝血一般检验78

一、出血时间测定(Duke法)78

二、血小板计数(显微镜计数法)78

三、凝血时间测定(试管法)80

四、血块收缩时间测定(常用法)80

二、涂片检验82

一、取材质量的评定82

第一节 骨髓涂片检查82

第二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82

第二节 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学84

一、红细胞系统84

二、粒细胞系统84

三、单核细胞系统85

四、淋巴细胞系统85

五、浆细胞系统85

六、巨核细胞系统86

七、其他细胞86

第三节 细胞化学染色87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联苯胺法,pox)87

二、苏丹黑B染色(Sheehan和Storey法,SB)88

三、碱性磷酸酶染色(钙-钴法,ALP)89

四、糖元染色(Schiff反应,PAS)90

五、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L-ANE)加氟化钠(NaF)抑制试验92

六、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AE)加NaF抑制试验93

七、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CE,L?ffl-er法)(特异性酯酶染色)94

八、酸性磷酸酶染性(ACP,硫化钴法)+L-酒石酸抑制试验95

九、铁粒染色97

第三章 红细胞的有关检验99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的检验99

一、尿含铁血黄素检查(Rou′s试验)99

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联苯胺法)100

三、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光电比色法)101

四、酸溶血试验(Ham′s试验)102

五、蔗糖溶血试验103

六、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微量简易法)104

七、含HbF红细胞染色检查(酸洗脱法)105

八、血红蛋白电泳106

九、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108

一、血清铁测定(双吡啶比色法)111

第二节 铁动力学检验111

二、总铁结合力测定112

第四章 白细胞的有关检验115

第一节 白细胞疾病的血细胞特征115

一、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15

二、原粒细胞性白血病115

三、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16

四、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4)117

五、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117

六、红白血病(M6)117

七、巨核细胞性白血病(M7)118

八、Auer小体118

九、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119

十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急性变120

十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120

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GL)120

十三、多发性骨髓瘤(MM)及浆细胞性白血病121

十四、恶性淋巴瘤121

十五、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122

十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122

第二节 白细胞其他有关检验123

一、血清溶菌酶活性测定(比浊法)123

二、嗜异性凝集试验125

第五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有关检验127

第一节 血小板的有关检验127

一、血小板表面相关Ig及补体C3测定(酶联-双抗体夹心法)127

二、血小板粘附试验(Salzman改良法)130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比浊法血小板聚集仪测定)130

四、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PF3aT)132

一、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KPTT)134

第二节 凝血因子的有关检验134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一期法,PT)135

三、蝰蛇毒时间测定(RVVT)136

四、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136

五、简易凝血活酶生成延长的纠正试验137

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纠正试验139

七、因子Ⅷ(Ⅷ:C)、Ⅸ(Ⅸ:C)、Ⅺ(Ⅺ:C)及Ⅻ(Ⅻ:C)促凝活性测定(一期法)139

八、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测定(VWF:Ag或ⅧR:Ag,火箭电泳法)141

九、因子ⅩⅢ筛选试验143

第三节 纤溶活性的有关检验144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加钙法)144

二、血浆纤溶酶原测定(免疫扩散法)145

三、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146

五、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反向血凝法)147

四、凝血酶时间测定(TT)147

第四节 生理性凝血抑制物及病理性抗凝物质的有关检验148

一、抗凝血酶III(ATIII)抗原含量(ATIII:Ag)测定(火箭电泳法)148

二、抗凝血酶III(ATIII)活性(ATIII:C)测定(发色底物法)150

三、复钙交叉试验151

四、蕲蛇酶时间测定152

五、游离肝素时间测定153

第三篇 临床生化检验156

第一章 蛋白质测定156

第一节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156

第二节 血清白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157

第三节 血清蛋白电泳159

第四节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162

第五节 尿中和脊水中微量蛋白定量163

第一节 尿素测定166

一、二乙酰-肟化学显色法166

第二章 非蛋白氮和糖的测定166

二、酶法167

第二节 肌酐测定168

一、血清(浆)肌酐测定(苦味酸法)168

二、速率法直接测定肌酐法170

第三节 尿酸测定(比色测定法)171

第四节 血氨测定173

一、谷氨酸脱氢酶法173

二、血滤液直接测定法174

第五节 葡萄糖测定(氧化酶法)175

第三章 血脂和脂蛋白测定178

第一节 甘油三酯(TG)178

一、分溶抽提、乙酰丙酮显色法(Hantzsch法)178

二、全酶比色法180

一、总胆固醇(TCh)181

第二节 胆固醇181

二、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FCh和ChE)全酶比色法183

第三节 脂蛋白184

一、高密度脂蛋白(HDL)184

二、β-脂蛋白比色法185

第四章 酶类测定188

第一节 α-淀粉酶(EC 3.2.1.1)比色法188

第二节 转氨酶(ALT和AST)190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EC 2.6.1.2)190

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 C 2.6.1.1)193

第三节 碱性磷酸酶(ALP,AKP,EC 3.1.3.1)195

一、磷酸苯二钠比色法195

二、酶动力学法196

第四节 酸性磷酸酶(ACP,EC 3.1.3.2)197

第五节 肌酸激酶(CK,EC 2.7.3.2)(磷酸肌酸激酶,CPK)199

一、重氮显色法200

第六节 γ-谷氨酰转移酶(γ GT,EC 2.3.2.2)200

二、酶动力学法202

第七节 乳酸脱氢酶(LDH,EC 1.1.27)203

第五章 电解质测定205

第一节 钠钾测定(火焰光度测定法)205

一、纯水稀释法205

二、内标准液稀释法206

第二节 氯离子测定209

一、氯库伦仪分析法209

二、硫氰酸汞比色法210

第三节 血浆碳酸氢盐滴定法212

第四节 钙的测定(血清总钙测定)213

第五节 血清无机磷(磷钼酸直接比色法)215

一、血清铁测定217

第六节 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217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219

第七节 阴离子缺额220

第六章 血pH和血气分析223

第七章 肝功能试验233

第一节 胆红素代谢试验233

第二节 染料滞留试验236

第三节 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238

一、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238

二、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240

第四篇 细菌学检验244

第一章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244

第一节 细菌形态检查法244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244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245

一、常用培养基248

第二节 细菌培养技术248

二、无菌技术253

三、细菌接种法254

四、细菌培养法254

第三节 常用生化试验255

一、IMViC试验255

二、硝酸盐还原试验256

三、尿素分解试验257

四、糖类发酵试验257

五、七叶苷水解试验258

六、CAMP试验258

七、杆菌肽鉴定试验259

八、凝固酶试验259

九、氧化酶试验259

十二、Optochin敏感试验260

十一、胆盐溶菌试验260

十、触酶试验260

第四节 细菌鉴定的血清学试验261

一、凝集试验261

二、沉淀试验(毛细管法)262

第五节 动物试验264

一、动物接种264

二、采血技术265

第二章 各种标本的细菌学检验266

第一节 血液标本266

第二节 脑脊液268

第三节 呼吸道标本270

第四节 脓272

第五节 尿274

第六节 粪便276

第七节 胆汁281

第八节 穿刺液282

第三章 球菌的鉴定284

第一节 葡萄球菌284

第二节 链球菌286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288

第四章 革兰氏阴性球菌的鉴定289

第一节 奈瑟氏球菌289

第二节 布兰汉氏菌290

第五章 革兰氏阳性杆菌的鉴定291

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291

第二节 产单核李斯特菌292

第三节 炭疽杆菌294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296

第六章 分枝杆菌的鉴定296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301

第七章 肠杆菌科的鉴定302

第一节 沙门氏菌属303

第二节 志贺氏菌属308

第三节 埃希氏菌属310

第四节 其他菌属311

一、枸橼酸菌属311

二、克雷伯氏菌属312

三、肠杆菌属312

四、爱德华氏菌属313

五、沙雷氏菌属313

六、哈夫尼菌属313

七、变形杆菌属、摩根氏菌属和普罗菲登斯菌属314

八、耶尔森氏菌属314

一、弧菌属315

第八章 弧菌科的鉴定315

二、气单胞菌属及邻单胞菌属316

第九章 非发酵菌的鉴定319

一、假单胞菌属319

二、不动杆菌属321

第十章 需特殊营养的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322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322

一、流感杆菌322

二、其他嗜血杆菌322

第二节 加德纳氏菌属323

第三节 布氏杆菌属324

第四节 鲍特氏菌属324

第五节 弯曲菌属325

第六节 军团菌属326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327

第十一章 厌氧菌的检验327

第二节 分离培养技术328

第三节 厌氧菌的鉴定331

第十二章 酵母样真菌的鉴定336

第一节 白色念珠菌336

第二节 新型隐球菌336

第十三章 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339

第五篇 免疫学检验344

第一章 标本的收集及其特点344

第一节 标本的收集和运送344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的特点344

第二章 传染病的免疫学检验351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验351

一、沙门氏菌感染的特异抗体检查351

二、外斐试验(斑疹伤寒凝集试验)353

三、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354

五、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试验356

四、冷凝集试验356

六、C-反应蛋白(CRP)测定358

第二节 螺旋体病免疫学检验359

一、梅毒血清学检查法359

二、钩端螺旋体病免疫检验法365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免疫学检验366

一、棘球蚴(包虫)病366

二、血吸虫病368

三、疟原虫抗体免疫荧光检验369

第四节 真菌病的免疫学检验370

一、白色念珠菌病370

二、新型隐球菌病371

三、曲菌病(对流免疫法)372

一、嗜异性凝集试验及鉴别试验373

第五节 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验373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凝抑制试验375

三、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免疫荧光检查法376

四、乙型肝炎标记物免疫学检验377

五、甲型肝炎抗HAV-IgM测定387

第三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391

第一节 抗核抗体检验391

一、荧光抗体法检查抗核抗体391

二、间接血凝法检查抗DNA抗体393

三、抗可溶性核抗原(ENA)对流免疫电泳检查法393

第二节 类风湿因子免疫学检查395

一、致敏胶乳凝集试验395

二、间接血凝测定RF试验395

第三节 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查396

一、明胶凝集试验397

第四节 抗精子抗体检查法397

二、浅盘凝集试验398

第四章 循环和局部免疫复合物检验400

第一节 聚乙二醇(PEG)沉淀法400

第二节 微量抗补体法401

第三节 C1q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法403

第四节 用类风湿因子(RF)检查403

一、单株类风湿因子(mRF)检查403

二、多株类风湿因子(pRF)胶乳凝集抑制试验404

第五节 局部免疫复合物检查法405

一、肾小球免疫复合物荧光抗体检查405

二、皮肤免疫复合物免疫荧光检查406

第一节 甲胎蛋白(AFP)检查法408

一、对流免疫电泳技术408

第五章 肿瘤免疫学检验408

二、反向血凝(R-PHA)测定409

三、火箭免疫电泳放射自显影法409

第二节 癌胚抗原(CEA)ELISA检验法411

第三节 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412

第六章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法413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413

一、琼脂内单向免疫扩散法413

二、火箭电泳法415

三、免疫比浊法417

第二节 补体溶血活性测定417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法417

二、补体激活旁路溶血活性(Ap-CH50)测定419

三、CH50微量滴定法420

四、CH50简易单管比色法421

二、C4含量琼脂内免疫扩散法422

三、B因子含量琼脂内免疫扩散法422

一、C3含量单向扩散测定法422

第三节 单个补体成分含量测定422

第七章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法424

第一节 T淋巴细胞功能检查424

一、E玫瑰花形成检查T细胞功能424

二、微量全血法测定T淋巴细胞受体426

三、T淋巴细胞酸性酯酶检查法427

四、淋巴细胞转化试验428

五、T细胞亚群的检查(免疫荧光法)429

第二节 B淋巴细胞功能检查431

一、补体花环(EAC)形成试验431

二、鼠红细胞花环形成试验(B细胞)432

三、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SmIg)测定432

第三节 吞噬细胞功能测定433

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433

二、白细胞杀菌功能试验434

三、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NBT试验)435

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435

第八章 其他几项特殊免疫学检查438

第一节 肥大细胞和碱性细胞脱颗粒试验438

一、大白鼠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438

二、家兔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439

第二节 淋巴细胞毒抗体交叉配合试验440

第三节 本周氏蛋白尿检查和分型方法441

一、对苯磺酸沉淀试验441

二、加热法检测BJP法441

三、BJP分型法(免疫电泳分型)442

第九章 抗血清制备法概要443

第一节 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443

一、抗原的准备443

二、佐剂的应用445

三、免疫方法446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447

一、单克隆的基本概念448

二、单克隆抗体的产生448

第六篇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452

第一章 基本统计内容452

第一节 均数和标准差452

第二节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456

第三节 显著性检验和可信限457

第四节 F检验461

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463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一般要点463

第二节 误差和错误464

第三章 临床化学质量控制内容466

第一节 分析前变异的控制466

第二节 分析变异的控制468

第三节 用稳定的控制材料对分析质量的控制471

第四节 多规则质量控制图473

第五节 均数和范围(或标准差)控制图475

第六节 用病人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质量的控制476

第七节 室间质量评价477

第四章 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482

第一节 内部质量控制的几种方法482

第二节 室间质量评价484

第三节 质量保证计划486

第四节 血液学质控各论486

第一节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497

第二节 试剂及血清控制497

第三节 抗生素药敏纸片的实验室质量控制498

第五章 微生物学的质量控制499

第四节 设备的质量控制501

第五节 菌种的来源和保存503

第六节 免疫学内部质量控制的质控图绘制方法503

1990《实用临床检验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荫等主编 1990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临床医学检验手册(1987 PDF版)
临床医学检验手册
1987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检验诊断手册( PDF版)
临床检验诊断手册
临床检验  操作手册( PDF版)
临床检验 操作手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检验手册(1964 PDF版)
临床检验手册
196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检验手册(1975 PDF版)
临床检验手册
197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实用临床辅助检查手册(1994 PDF版)
实用临床辅助检查手册
199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最新临床检验手册(1992 PDF版)
最新临床检验手册
1992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实用生化细菌检验(1976 PDF版)
实用生化细菌检验
197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实用临床检验诊断(1995 PDF版)
实用临床检验诊断
1995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检验手册(1983 PDF版)
临床检验手册
1983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临床新法检验手册(1993 PDF版)
临床新法检验手册
1993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如何解释临床检验(1985 PDF版)
如何解释临床检验
1985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临床检验手册(1988 PDF版)
临床检验手册
1988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西氏内科学  第1卷  第19版(1995 PDF版)
西氏内科学 第1卷 第19版
1995 兴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实用临床医学检验(1980 PDF版)
实用临床医学检验
1980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