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导论》
作者 | 殷纯永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0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61101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5848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3.2 质量管理的成熟程度1
1 概述1
第1章 绪论1
2 质量工程2
2.1 定义2
2.2 特点2
2.3 质量工程的灵魂——技术创新2
1.2QFD方法简介3
参考文献4
1 ISO 9000 标准的产生5
2 实施GB/T 19000系列标准的意义5
第2章 ISO 9000系列标准5
2.2 世界范围贸易竞争的需要6
2.3保护消费者的利益6
3 有关法令和国家标准6
3.1 有关法令6
2.1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6
3.2 标准7
3.3 质量保证标准的选用原则8
3.4基本术语9
4 质量认证9
4.1 概述9
1.4 辅助单位的定义10
4.2我国的质量认证11
1 质量体系12
第3章 质量管理12
参考文献12
2.1产品构型及技术资料状态管理13
2 管理的实现13
2.2 质量记录管理14
2.3 人员资格认证和印章管理14
2.4 受控设备管理15
2.5 采购及供应商管理15
2.6 制造过程管理16
2.7 特种工艺控制16
2.8 接受检验与储存管理16
2.9 不合格品控制和纠正措施17
2.10质量成本17
3.1 回质量审计的性质和作用18
4 质量评价18
4.1 质量损失函数18
3 质量审计18
4.2 信噪比20
4.3 效用函数及其应用22
5.1 IDEFO图读图基本知识28
5.2一个质量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型28
5 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28
参考文献34
1.1概述35
1 质量系统建模——质量功能展开与部署35
第4章 设计质量控制35
1.3中国家用汽车QFD分析37
2 全面质量开发、健壮性设计(鲁棒设计)39
2.1 研究与开发的区别和联系40
2.2 领先技术的开发过程41
3.1 系统设计43
3.2数设计43
3 产品/工艺研究发展的“三阶段”43
3.3允差设计44
4 试验设计44
4.1 完全随机设计44
4.2 拉丁方设计44
4.3 正交设计44
4.4 方差分析47
7.3 调节和修复过程的改善方法53
4.5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53
5 优化设计59
5.1 基本概念和术语59
5.2 多元函数的极值理论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60
5.3 约束条件的转化方法67
5.4 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的处理方法70
5.5 函数的凸性判别问题71
5.6遗传算法及其在质量工程中的应用71
6 可靠性设计75
6.1 可靠性评定的数量指标76
6.2 几种常用的寿命分布及其特性79
6.3 几种常见的可靠度计算方法81
6.4 可靠度的分配84
6.5储备度的分配方法85
7 有限元应用举例86
7.1 有限元分析法87
7.2磁光调制器的执建模87
8 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91
8.1 计算机仿真91
8.2虚拟现实技术93
9 人机工程设计95
9.1 人眼的视觉特性96
9.2 颜色视觉、色度97
9.4 作业空间及作业环境的设计99
9.3 设计布置区划分99
10.1 必要性100
10.2设计评审的内容100
10 设计评审100
参考文献101
1 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和溯源103
1.1长度单位米的定义103
第5章 质量规划与在线检测103
1.2 米定义的复现105
1.3其他基本单位的定义107
2 制造过程中质量信息的获取,数据传输与接口108
2.1 质量信息的获取108
1.5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和国际比对108
2.2 数据传输133
2.3接口技术135
3 质量信息的传输和存储137
3.1 接口规范137
3.2数据库142
4 检测工艺自动规划与编程143
4.2 检测工艺自动规划与编程145
4.1 离线人工示教方法145
5.1 逐件测量情况148
5.2测量采样周期大于单件时间的情况148
5 在线质量控制——对变量特征的控制148
6 在线质量控制——对属性特征的控制150
7 质量改善建议的评估151
7.1 概述151
7.2生产过程改善方法151
参考文献154
1.2 加工过程监控系统的特点157
1.3加工过程监控系统的一般结构157
1 概述157
1.1加工过程监控的内容157
第6章 质量监控技术157
2 质量信息的处理159
2.1 统计质量控制159
2.2 质量信息处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165
2.3 质量信息的自适应除噪166
2.4 图像特征识别168
2.5质量趋势预报168
3.1 质量监控与动态测试170
3 动态测试数据的处理170
参考文献171
3.2动态数据处理的过程171
第7章 质量分析和误差补偿173
1 质量统计和质量分析173
1.1 上级规定的考核指标173
1.2 企业自行考核的质量指标173
1.3企业质量发展战略分析174
2 制造系统中的误差源,加工中心的误差,环境误差174
2.1机床误差174
3 几何误差补偿177
3.1 几何误差补偿技术的发展177
2.2 工艺误差177
2.3 测量不确定度177
3.2 在线补偿器件179
3.3 误差补偿系统优化195
3.4实际系统举例199
4 热误差补偿200
4.1 设计改进200
4.2 温度控制200
4.3热误差补偿200
参考文献201
第8章 质量工程成功实例203
1 质量工程要从设计阶段开始203
1.1 热粘接工艺参数设计203
1.2碟形刹车的健壮性设计207
2 质量工程必须靠全体员工共同完成214
2.1 选题214
2.2 现场调查215
2.3 因果分析218
2.4 对策措施219
2.5 效果检查220
2.6标准化222
3 质量工程要推进先进的质量理念223
3.1 “军转民”与“民转军”223
3.2 归零质量管理体系223
3.3 动态质量改进方法224
3.4“200%检验”与“0过1不过”224
参考文献225
附录A 人机工程设计图表226
附录B 优化方法程序库233
附录C F分布表239
1998《质量工程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殷纯永主编 1998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质量工程学概论 设计人员用质量管理
- 1985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 工业工程导论
- 1995年04月第1版
-
- 工业工程导论
- 1995
-
- 质量工程学概论 设计人员用的质量管理
- 1985
-
-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
- 1982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环境工程地质学导论
-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质量工程
- 1989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地质工程测量 试用
-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 1991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质量保证模式导论
- 1998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 质量工程技术教程
- 1998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 质量工作教程
- 1993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
- 1998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质量心理学导论
- 199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地震工程地质导论
- 1983 北京:地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