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测量 试用》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任务和内容1

一、矿区控制测量2

二、地形测量2

三、布设工程点测量2

四、勘探线剖面测量2

五、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2

六、勘探坑道测量3

七、贯通测量3

八、物探测量3

§1—2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3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概念3

二、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5

三、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7

四、国家基本控制网的概念8

五、国家统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统11

第二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8

§2—1 比例尺18

一、比例尺的意义18

二、比例尺的精度18

三、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用途19

§2—2 地物符号及等高线19

一、地物符号19

二、等高线21

§2—3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23

一、梯形图幅的分幅和编号23

§2—4 地形图上的注记26

二、正方形和矩形图幅的分幅和编号26

一、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地形图28

二、地形图上的量测方法28

§2—5 地形图的应用28

三、地形图实地定向的几种方法31

四、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的几种方法32

第三章 测量误差概念34

§3—1 测量误差的分类34

一、系统误差34

二偶然误差35

§3—2 测量精度的衡量方法36

一、中误差36

二、极限误差37

三、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37

二、和或差38

§3—3 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误差传播定律)38

一、倍数38

三、线性函数的中误差40

四、任意函数(或称一般函数)的中误差40

五、一些独立误差的联合影响42

§3—4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43

一、算术平均值的原理43

二、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4

§3—5 同精度观测值中误差45

§3—6 同类量同精度双观测值的中误差50

§3—7 测量权的概念51

二、垂直角定义和垂直角测量的原理55

一、水平角定义和水平角测量的原理55

§4—1 角度测量的概念55

第四章 经纬仪及其角度测量55

§4—2 光学经纬仪56

一、100工厂T6型光学经纬仪57

二、T1达学经纬仪58

三、读数方法58

§4—3 水平角观测60

一、经纬仪的整置60

二、水平角观测62

§4—4 垂直角观测65

一、垂直度盘65

二、垂直度盘刻度和注记66

三、指标差和指标差计算公式66

四、垂直角的观测67

§4—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69

一、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69

二、经纬仪的检验校正70

§4—6 仪器误差对角度测量的影响73

一、照准部偏心对水平角的影响73

二、关于三轴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74

§4—7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77

一、安置仪器与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77

二、仪器误差的影响78

三、角度观测本身误差的影响78

四、外界条件对角度测量的影响79

五、一测回水平角测量中误差79

三、仪器使用期间的维护80

二、仪器的装箱、取出和安装80

§4—8 仪器的维护80

一、仪器的运送80

第五章 矿区平面控制测量82

§5—1 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概述82

§5—2 矿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82

§5—3 矿区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案84

一、加密控制网的布设84

二、独立控制网的布设85

三、特殊地区的布设86

四、小三角网的布设86

§5—4 踏勘设计86

一、收集资料87

二、图上设计87

§5—5 三角锁(网)边长精度的估算88

一、三角锁(网)边长误差和图形强度的概念88

三、实地踏勘88

四、编写技术设计书88

二、三角锁(网)最弱边精度估算92

§5—6 选点98

一、选点的基本要求98

二、选点的步骤方法99

三、觇标高度的确定100

§5—7 造标和埋石105

一、觇标和标石的作用105

二、觇标与标石的类型105

三、觇标的建造107

四、中心标石的埋设111

一、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112

§5—8 J2型光学经纬仪的检验112

五、造标、埋石的结尾工作112

六、上交资料112

二、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114

三、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119

四、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119

五、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120

§5—9 水平角观测误差123

一、自然条件引起的系统误差123

二、仪器操作中的系统误差126

三、观测操作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126

§5—10 水平角观测的具体操作及有关规定128

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128

三、观测手簿的记录、计算129

二、按全园方向观测法观测一测回的操作程序129

四、观测成果的检查和超限的处理131

五、水平方向观测的测站平差134

§5—11 分组观测、联测及其测站平差137

一、分组观测及其测站平差137

二、方向联测及其测站平差140

§5—12 归心元素的测定和归心改正142

一、归心元素和归心改正数142

二、归心元素的测定方法144

三、归心改正的计算方法和方向值的改正146

§5—1 3三角测量验算149

一、三角形闭合差150

二、极条件闭合差151

三、基线条件闭合差153

四、方位角条件闭合差154

五、根据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158

§5—14 三角测量的概算程序159

§5—15 小三角测量159

§5—16 几种典型图形的平差161

一、固定系数表161

二、计算步骤161

三、常用的典型图形163

第六章 电子计算器的应用170

§6—1 计算器的主要结构与类型170

§6—2 EL-5002型计算器按键的标注与作用171

§6—3 EL-5002计算器的运算方法176

§6—4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与维护184

一、正确的操作184

二、正常的温度185

三、适度的外光185

四、更换电池须知185

五、注意使用电源变换器185

六、其它注意事项186

§6—5 EL-5002型计算器在测量计算上的应用186

一、边长、方位角之反算186

二、三角高程计算187

三、三角形边长计算188

四、导线点或独立点坐标计算189

五、导线计算(连续计算)190

四、四边形的平差计算191

六、前方交会点之计算191

七、后方会会点之计算192

八、测站点归心与照准点归心改正的计算195

十、任意方位角曲率半径R之计算196

九、大地线曲率改正之计算196

十一、光电边改正计算197

十二、极条件自由项之计算198

十三、水准测量尺长改正之计算199

十四、视距测量平距和高程之计算200

十五、航测象片投影表之计算200

十六、视差较△?之计算201

十七、注记点高程之计算202

十八、线形三角锁之计算202

十九、线形锁之严密平差计算204

§6—6 EL-5002计算器应用于近似平差之图算法215

一、单三角锁216

二、中点多边形218

三、线形三角锁219

四、大地四边形226

五、导线计算227

第七章 长度测量230

§7—1 长度丈量230

一、直线丈量230

二、丈量工作230

三、直线丈量的具体方法230

§7—2 长度改正234

一、钢尺长度的鉴定234

二、尺长改正237

三、温度改正237

四、倾斜改正238

§7—4 视距测量239

§7—3 长度丈量的精度239

一、视距测量的原理240

二、视距公式241

三、视距测量的观测和计算242

五、视距测量的精度243

一、平板仪及其附件243

四、视距乘常数K的测定243

六、精密视距仪及斜尺视距法简介245

§7—5 视差法距离测量247

一、视差环节247

二、视差导线的敷设248

三、视差导线的作业步骤249

第八章 导线测量251

§8—1 导线的形式、种类和用途251

二、水平角观测252

一、踏勘、选点252

§8—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252

三、边长测量253

一、检查和整理外业观测成果253

二、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253

§8—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253

三、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255

四、坐标增量计算和闭合差的配赋255

五、坐标计算256

六、算例258

§8—4 视距导线测量258

一、外业观测、记录和计算258

二、内业计算261

§8—5 导线测量的粗差分析261

一、角度错误的寻找方法261

§8—6 导线测量的精度估算262

二、边长错误的寻找方法262

一、导线的纵、横向误差263

二、导线的终点位置误差265

三、导线的容许长度的估算266

三、线形锁267

第九章 解析图根测量267

§9—1 概述267

二、图根锁267

一、图根网267

§9—2 图根点的敷设267

四、经纬仪导线269

五、测角交会点269

§9—3 图根测量的外业工作269

一、设计和选点269

二、观测270

§9—4 手摇计算机及其使用270

一、计算机操作要点271

二、计算机的使用方法271

§9—5 图根网锁的内业计算273

一、线形锁的平差计算273

三、计算机的检查273

二、单三角锁的平差计算284

三、中点多边形的平差计算288

§9—6 经纬仪测角交会法293

一、前方(侧方)交会法294

二、后方交会法301

二、经纬仪导线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310

三、前方交会点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310

一、线形锁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310

§9—7 图根点的精度估算310

五、独立三角形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311

六、后方交会点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311

四、侧方交会点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311

七、关于精度估算的说明312

§9—8 解析图根各种方法的比较312

第十章 矿区高程控制测量314

§10—1 概述314

§10—2 矿区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314

§10—3 水准测量原理315

§10—4 水准仪和水准尺316

一、水准仪316

二、水准尺及其附件318

三、水准仪的基本操作319

四、水准仪的检验校正320

五、水准尺的检验323

§10—5 四等水准测量325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325

二、观测326

三、高程计算330

§10—6 等外水准测量简述333

§10—7 高程平差计算(结点法)334

§10—8 三角高程测量337

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337

二、三角高程路线的组成338

三、三角高程导线339

§11—2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基本要求341

§11—1 概述341

第十一章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341

§11—3 平板仪测量的原理342

§11—4 平板仪的构造和性能343

二、平板仪的检查校正347

§11—5 测站上平板仪的整置349

一、对中349

二、整平349

三、定向349

§11—6 平板仪导线测量350

§11—7 平板仪交会测量352

一、前方交会352

二、侧方交会353

三、后方交会354

§11—8 地形测量的准备工作356

一、领取资料356

二、检查仪器357

三、准备测图板357

四、座标网的绘制及精度要求357

五、控制点的展绘和精度要求359

§14—1 概述359

§11—9 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360

一、极座标法360

二、交会法360

§11—10 测站上的工作362

§11—11 地形图的测绘364

一、地物测量365

二、地貌测量368

四、图边测绘和拼接373

三、地物、地貌的综合取舍373

一、地形图的检查374

二、测图结束后应提交的资料374

§11—12 地形测图的结束工作374

第十二章 勘探工程位置布设376

§12—1 布设工程位置的基本知识376

一、在地面测设角度376

二、在地面测设长度377

三、在地面上测设点位的方法378

§12—2 布设的原则378

§12—3 布设的依据378

§12—4 勘探基线测量379

§12—5 工程点设计座标的计算380

二、经纬仪交会法383

一、经纬仪极座标法383

§12—6 工程点布设方法383

三、剖面线法384

四、利用假定座标系布设剖面线起始点的方法384

§12—7 布设工程点必须的数据资料和精度要求385

第十三章 地质勘探工程点测量387

§13—1 地质点测量387

一、准备工作387

二、测站点387

三、测定地质点的几种方法387

四、各种施测方法的比较388

五、地质点测量的精度388

二、定测的基本要求392

一、概述392

§13—2 探槽探井测量392

七、地质点测量的质量检查392

六、地质点测量完毕应提供的资料392

三、测定方法393

四、探槽探井测量完毕应提供的资料393

§13—3 钻孔位置测量393

—、概述393

二、钻孔位置的复测393

三、钻孔位置定测394

四、钻孔位置测完应提交的资料394

二、勘探线剖面测量的内容395

三、勘探线剖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395

一、勘探线剖面测量的目的395

第十四章 勘探线剖面测量395

§14—2 勘探线剖面的施测397

一、剖面起始点的布设398

二、剖面定线399

三、剖面控制点测量400

四、剖面测站点的测量400

五、剖面点测量401

§14—3 剖面测量的检核及计算408

一、剖面控制点的检核条件408

二、对于控制点是否在一直线上的检查408

三、剖面测量的计算409

§14—4 剖面图的绘制413

一、剖面图的内容413

三、图廓方格网的展绘414

二、剖面图的绘制精度414

四、高程线的展绘415

五、剖面图座标网X线、Y线的展绘415

六、地貌地物的展绘方法417

§14—5 根据地形图切绘剖面地形线的方法及其精度418

一、用地形图作剖面图的方法418

二、用地形图切绘剖面地形线的精度419

第十五章 勘探坑道测量与贯通测量421

§15—1 概述421

§15—2 近井点、坑口位置点测量421

一、一般要求421

二、坑口位置的布设方法422

一、坑道定线423

二、坑道中心线控制桩的埋设423

四、坑口位置的定测423

§15—3 坑道定线测量423

三、坑口标志的埋设423

三、坑道中线测量424

四、坑道腰线测量424

五、用激光准直仪定线425

§15—4 联系测量(定向)425

一、概述425

二、一井定向重锤投点方法426

三、一井定向三角形连接法426

四、瞄直法定向428

五、导入高程测量428

二、坑内导线的形状430

三、坑内选点的要求430

一、坑内导线测量的作用430

§15—5 坑道经纬仪导线测量430

四、坑内导线点标志的埋设431

五、角度观测431

六、边长丈量432

七、坑内导线点的高程测量433

八、导线计算433

§15—6 贯通测量433

一、贯通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433

二、坑道直线贯通434

三、坑道折线贯通434

四、竖井贯通435

五、地下找孔435

六、贯通测量预期误差的计算436

七、对开巷道预期误差的计算实例438

§15—7 坑道平面测量443

§15—8 坑道测量完毕应提交的资料444

第十六章 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445

§16—1 概述445

§16—2 航空摄影测量的一般知识446

一、航摄象片446

二、用航测方法测制地形图的过程449

三、航空象片的几何关系449

四、象片比例尺454

§16—3 象片的立体观察455

一、天然立体观察455

§16—4 航空象片的量测456

一、地面点的空间座标与象点座标的关系456

二、利用立体镜进行立体观察456

二、标准式象对求高差的公式457

三、视差杆及其应用458

§16—5 航测外业的准备工作460

一、收集和分析大地、水准、地图和航摄资料460

二、拟订技术计划461

§16—6 控制点的分布467

一、对野外控制点点位的基本要求467

二、特殊情况的布点469

§16—7 野外象片控制点的选刺和整饰475

一、野外象卡控制点的目标选择475

二、野外象片控制点的刺点476

三、野外象片控制点的整饰和注记477

一、野外象片控制测量的任务478

§16—8 野外象片控制测量的要求478

二、大地平面控制的密度和精度479

三、大地高程控制的密度和精度480

四、对大地控制的要求481

五、高级地形控制点的布设481

六、象片控制点测量482

§16—9 野外象片判读与调绘483

一、象片判读483

二、象片调绘487

三、图式符号与简化图式的运用488

四、象片调绘的综合取舍490

五、地形图各要素的判绘要点492

六、地理名称调查及注记517

七、新增地物的补测522

八、对外业调绘的基本要求525

九、象片着色与接边527

1981《地质工程测量 试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诗鹏编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实用工程测量(1992 PDF版)
实用工程测量
199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法汉矿业词汇  N-Q(1980 PDF版)
法汉矿业词汇 N-Q
1980
测量学  地质系用(1980 PDF版)
测量学 地质系用
1980
教育学广播讲座(1980.05 PDF版)
教育学广播讲座
1980.05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1982 PDF版)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
1982 北京:测绘出版社
绒线质量与测试(1990 PDF版)
绒线质量与测试
1990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工程测量(1998 PDF版)
工程测量
1998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1965 PDF版)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
1965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质量工程(1989 PDF版)
质量工程
1989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程测量(1985 PDF版)
工程测量
198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测量(1984 PDF版)
工程测量
1984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工程测量(1988 PDF版)
工程测量
1988 北京:测绘出版社
工程测量(1990 PDF版)
工程测量
1990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工程测量(1994 PDF版)
工程测量
1994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普通工程测量(1996 PDF版)
普通工程测量
1996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