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求取 ⇩

第一章 生物元素、水及其溶液1

第一节 生物元素1

第一篇化学基本原理1

一、人体的常量生物元素2

二、人体的微量生物元素2

三、生物元素体内结合状态及其分析3

第二节 水4

一、水的分子结构与氢键4

(一)水的分子结构4

(二)氢键5

二、分子间作用力6

(一)色散力6

(二)诱导力7

(三)取向力7

一、物质的溶解度8

(一)固体、液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8

第三节 水溶液8

(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9

二、渗透压10

(一)渗透现象10

(二)渗透压11

(三)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12

(四)医学上渗透压的实用单位——毫渗量·升-112

(五)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13

(六)体液渗透压的测定在医学中的应用14

习题15

第二章 热化学17

第一节 代谢过程中能量的转变17

一、代谢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17

二、腺苷三磷酸与能量代谢17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及其规律18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8

三、盖斯定律19

二、热化学方程式19

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20

第三节 热效应的计算20

二、利用标准燃烧热计算反应热21

三、食物的热值22

习题23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25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度与浓度的关系25

一、化学反应速度25

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26

(一)质量作用定律27

(二)基元反应27

(三)反应级数27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28

一、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28

二、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的意义29

一、活化分子30

第三节 反应活化能30

二、活化能31

第四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31

一、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31

二、生物催化剂——酶32

第五节 化学平衡33

一、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33

二、平衡常数的意义33

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34

(一)浓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4

(二)温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5

(三)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5

习题36

第四章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与缓冲溶液38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38

一、一元弱酸与弱碱的解离平衡38

二、多元弱酸的分级解离平衡41

三、水的解离平衡42

四、酸碱的质子概念及其共轭关系43

第二节 缓冲溶液45

一、同离子效应45

二、缓冲溶液46

三、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47

四、缓冲容量48

五、缓冲系的选择与配制49

六、人体血液中的缓冲系52

习题52

第五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55

第一节 原电池55

一、氧化还原反应55

二、原电池55

(二)电极反应与原电池符号56

(一)原电池的组成56

(三)原电池的电动势57

三、电极电位57

(一)电极电位的产生57

(二)标准电极电位58

(三)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59

四、生物化学标准电极电位60

(一)生物氧化60

(二)生物化学标准电极电位61

五、电极电位的应用63

(一)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63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64

(三)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并计算电池电动势64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65

第二节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67

一、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67

(一)参比电极67

(二)指示电极68

二、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69

习题70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72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知识72

一、配合物的组成73

(一)中心离子73

(二)配体73

(三)配位数73

(四)配离子的电荷74

二、配合物的命名74

(一)配合物全称的命名74

(二)内界的命名74

(三)配合物中有多种配体时的命名74

(四)实例74

一、配位数为2的配合物75

二、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75

第二节 配合物的结构与构型75

三、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76

第三节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77

第四节 螯合物78

一、螯合物78

二、氨羧螯合剂及其特性78

第五节 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改变79

一、颜色的改变79

四、电极电位的改变80

二、溶解度的改变80

三、pH值的改变80

第六节 配合物在医学中的意义81

习题82

第七章 胶体化学概述83

第一节 界面现象84

一、表面能与表面张力84

(一)固体对气体的吸附85

二、吸附85

(二)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86

(三)色谱法87

三、表面活性剂87

(一)胶束的形成88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分类89

四、乳状液与泡沫90

(一)乳状液90

(二)泡沫91

第二节 溶胶91

一、溶胶的制备91

二、溶胶的性质91

(一)布朗运动92

(二)丁铎尔现象92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92

(一)溶胶的结构93

三、溶胶的结构、稳定性及聚沉93

(二)溶胶的稳定性94

(三)溶胶的聚沉94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95

一、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95

二、董南平衡96

第四节 凝胶97

一、胶凝作用97

二、凝胶的性质98

(一)弹性98

(二)溶胀98

(三)脱水收缩98

习题99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与分类100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100

(一)化学计量点与终点100

第二篇滴定分析法与比色分析法的化学基础100

第八章 滴定分析法100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101

(三)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101

二、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程序101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101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101

(三)待测物质含量的测定101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102

三、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102

一、酸碱指示剂103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03

(二)变色点与变色范围103

二、滴定曲线104

(一)强碱滴定强酸105

(二)强碱滴定弱酸106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07

三、酸碱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07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07

四、应用示例108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108

一、配位滴定法概述108

二、氨羧配位剂108

(一)EDTA的解离平衡109

(二)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109

三、溶液的酸度对配位滴定的影响109

四、金属指示剂110

(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10

(二)常用的金属指示剂110

五、应用示例112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112

(二)氢氧化铝含量的测定112

习题112

一、溶液对光的吸收与颜色的关系114

第一节 比色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14

第九章 比色分析法114

二、光的吸收定律115

第二节 比色分析的方法与仪器116

一、比色分析法116

(一)目视比色法116

(二)分光光度法117

二、分光光度计117

第三节 比色分析法实践117

一、标准曲线法117

二、显色反应117

三、分析条件118

四、应用示例118

(一)微量铁的测定118

(二)血糖的测定118

习题118

一、碳原子的杂化轨道120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20

第三篇有机化学基础120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120

(一)sp3杂化轨道121

(二)sp2 杂化轨道122

(三)sp杂化轨道122

二、共价键参数123

(一)键长123

(二)键角123

(三)键能124

三、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124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124

(二)有机化合物的立体模型125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25

(三)杂环化合物126

(二)碳环化合物126

一、根据碳骨架分类126

(一)开链化合物126

二、根据官能团分类127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127

一、自由基型反应127

二、离子型反应128

习题128

一、链烃的命名与异构现象129

(一)烷烃的命名129

第一节 链烃129

第十一章 烃、卤代烃129

(二)烯烃、炔烃及二烯烃的命名131

(三)链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32

二、链烃的结构134

(一)烷烃的结构134

(二)烯烃的结构134

(四)二烯烃的结构135

(三)炔烃的结构135

三、链烃的性质136

(一)链烃的物理性质136

(二)链烃的化学性质136

第二节 脂环烃143

一、脂环烃的命名143

二、脂环烃的化学性质144

第三节 芳香烃145

一、苯的结构145

二、苯同系物的异构与命名146

三、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147

(一)取代反应147

(二)氧化反应148

(三)加成反应148

四、稠环芳烃148

(一)萘148

(四)致癌烃149

第四节 卤代烃149

(三)菲149

(二)蒽149

一、分类与命名150

(一)分类150

(二)命名150

二、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50

(一)取代反应150

(二)消除反应151

三、重要的卤代烃151

(一)氯乙烷151

(二)二氟二氯甲烷151

(三)四氟乙稀151

习题152

(二)醇的命名154

(一)醇的分类154

一、醇的分类与命名154

第一节 醇154

第十二章 醇、酚、醚154

二、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55

三、醇的化学性质156

(一)与碱金属反应156

(二)酯化反应156

(三)氧化反应156

四、重要的醇157

(一)甲醇157

(二)乙醇157

(三)丙三醇157

(四)甘露醇158

(五)肌醇158

(六)龙脑158

五、硫醇158

一、酚的分类与命名159

第二节 酚159

二、酚的化学性质160

(一)弱酸性160

(二)氧化反应160

三、重要的酚161

(一)苯酚161

(二)甲酚161

(四)苯环上的取代反应161

(三)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161

(三)萘酚162

第三节 醚162

一、醚的命名162

二、乙醚的性质163

(一)形成?盐163

(二)形成过氧化物163

习题163

二、醛、酮的命名165

一、醛、酮的分类165

第十三章 醛、酮、醌165

第一节 醛、酮的分类与命名165

第二节 醛、酮的结构与性质166

一、醛、酮的结构166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167

(一)醛、酮的共同性质168

(二)醛的特殊反应171

三、重要的醛、酮172

(一)甲醛172

(二)苯甲醛172

(三)丙酮172

第三节 醌172

一、醌的结构172

二、重要的醌173

(一)泛醌173

(二)维生素K173

习题174

第一节 羧酸的分类与命名176

一、羧酸的分类176

二、羧酸的命名176

第十四章 羧酸176

第二节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178

一、羧酸的结构178

二、羧酸的性质179

(一)羧酸的物理性质179

(二)羧酸的化学性质179

第三节 重要的羧酸182

一、甲酸182

五、苯甲酸183

习题183

六、邻苯二甲酸183

三、乙二酸183

二、乙酸183

四、丁二酸183

第十五章 胺、酰胺类化合物186

第一节 胺186

一、胺的分类与命名186

(一)胺的结构186

(二)胺的命名186

(一)胺的分类186

(二)胺的化学性质187

二、胺的结构与化学性质187

三、重要的胺191

(一)苯胺191

(二)多胺192

(三)胆碱与乙酰胆碱192

(四)儿茶酚胺192

(五)新洁尔灭192

(一)脲193

二、碳酰胺及其衍生物193

第二节 酰胺类化合物193

一、酰胺193

(二)丙二酰脲194

(三)胍195

三、磺酰胺及其衍生物196

(一)磺胺196

(二)磺胺类药物196

习题196

第一节 羟基酸199

一、羟基酸的结构与命名199

第四篇生物分子的有机化学199

第十六章 取代羧酸199

二、化学性质200

(一)酸性增强200

(二)脱水反应200

(三)苹果酸201

(二)β-羟基丁酸201

三、重要的羟基酸201

(一)乳酸201

(三)脱羧反应201

(四)酒石酸202

(五)柠檬酸202

(六)水杨酸202

第二节 酮酸202

一、酮酸的结构与命名202

二、化学性质203

(一)α-、β-酮酸的脱羧反应203

(二)α-、β-酮酸的分解反应203

三、互变异构203

四、重要的酮酸205

(一)丙酮酸205

(二)β-丁酮酸205

(三)α-酮丁二酸205

第三节 氨基酸206

一、α-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名称206

(四)α-酮戊二酸206

二、α-氨基酸的性质208

(一)氨基酸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208

(二)化学性质209

习题210

第十七章 脂质213

第一节 脂肪213

一、天然油脂中的脂肪酸213

二、脂质过氧化作用214

第二节 磷脂215

一、甘油磷脂类215

二、鞘磷脂类216

三、磷脂的性质217

(一)溶解性217

(二)电荷与极性217

四、生物膜与脂质过氧化作用218

(四)水解作用218

(三)氧化作用218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219

一、甾醇类220

(一)胆固醇220

(二)7-脱氢胆固醇与维生素D3220

二、胆甾酸220

三、甾体激素221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221

(二)性激素223

四、强心苷223

第四节 前列腺素的化学结构224

习题225

第十八章 立体异构226

第一节 顺反异构226

一、产生顺反异构体的结构条件226

二、Z/E构型标记法227

三、顺反异构体的性质及其生物学意义229

第二节 旋光异构230

一、偏振光、旋光性及比旋光度230

二、化合物的旋光性与结构的关系232

(一)手性232

(二)对称性233

(三)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分子的旋光异构233

(四)具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分子的旋光异构235

(五)具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分子的旋光异构235

三、构型的标记236

(一)D/L标记法236

(二)R/S标记法237

四、旋光异构体的性质及其生理、药理活性238

(一)物理性质238

(二)化学性质238

(三)生理、药理活性238

一、乙烷与正丁烷的构象239

第三节 构象异构239

二、环已烷与十氢萘的构象240

三、构象异构体的生物学意义241

习题242

第十九章 糖类244

第一节 单糖245

一、单糖的结构245

(一)葡萄糖的醛式链状结构245

(二)葡萄糖的半缩醛式环状结构246

(三)葡萄糖分子的构象247

二、单糖的物理性质248

三、单糖的化学性质248

(一)氧化反应248

(二)差向异构化250

(三)酯化反应250

(四)糖苷的生成251

(四)单糖的衍生物252

(三)D-(-)果糖252

(一)D-(一)核糖与D-(一)-脱氧核糖252

四、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252

(二)D-(+)-葡萄糖252

第二节 寡糖253

一、蔗糖254

二、麦芽糖254

三、乳糖255

第三节 多糖255

一、淀粉255

二、糖原256

三、纤维素256

四、粘多糖257

习题257

第二十章 含杂环结构的生物活性分子259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259

一、单吡咯环系260

二、多吡咯环系260

第二节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生物分子260

第三节 含六元杂环结构的生物分子261

一、吡啶环系261

二、嘧啶环系262

第四节 含苯稠杂环结构的生物分子263

一、苯并吡咯环系263

二、苯并吡喃环系263

一、嘌呤环系264

第五节 含稠杂环结构的生物分子264

二、喋啶环系265

习题265

第二十一章 蛋白质266

第一节 多肽266

一、多肽的组成与命名266

二、一些重要的天然肽267

(一)谷胱甘肽267

(二)催产素与加压素267

第二节 蛋白质的结构268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69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269

(一)α-螺旋结构270

(二)β-折叠片层结构270

三、蛋白质的三级与四级结构270

第三节 蛋白质的性质273

一、蛋白质的等电点与电泳273

(一)蛋白质的等电点273

(二)蛋白质的电泳274

二、蛋白质的变性作用274

三、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的配合275

四、蛋白质的沉淀276

(一)盐析法277

(二)加入脱水剂277

(三)加入重金属盐和某些酸类277

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277

习题278

第二十二章 核酸280

第一节 核酸的水解280

一、碱基280

二、核苷281

三、核苷酸281

第二节 核酸的空间结构282

一、核酸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282

二、核酸的空间结构283

(一)DNA的一级结构284

(二)DNA的空间结构284

(三)RNA的一级结构285

(四)RNA的空间结构285

第三节 重要单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86

一、AMP、ADP、ATP286

二、环核苷酸286

习题287

1992《医学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魏奉群主编 1992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医用化学(1991 PDF版)
医用化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医化学(昭和14年06月第1版 PDF版)
医化学
昭和14年06月第1版 劲涛书店
医化学(昭和1925年05月 PDF版)
医化学
昭和1925年05月 株式会社南江堂
医用化学(1981年01月 PDF版)
医用化学
1981年01月 战士出版社
医用化学(1974 PDF版)
医用化学
1974
医用化学(1973 PDF版)
医用化学
1973
医用化学( PDF版)
医用化学
医用化学(1997 PDF版)
医用化学
1997 济南:黄河出版社
医用化学  基础化学(1992 PDF版)
医用化学 基础化学
1992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用化学(1999 PDF版)
医用化学
199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医用化学(1988 PDF版)
医用化学
1988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医用化学(1996 PDF版)
医用化学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医用化学(1997 PDF版)
医用化学
1997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用化学(1993.03 PDF版)
医用化学
1993.03 南京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用化学(1989.10 PDF版)
医用化学
1989.10 南宁市: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