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生理学史》求取 ⇩

绪言1

第一章 农作物与水3

一、灌溉的起源和发展4

(一)甲骨文中的水分生理知识4

(二)西周——战国时期的水分生理知识4

(三)形形色色的作物灌溉法7

1.以水调温,促进生长9

2.地下渗透灌溉法的雏形11

3.农作物冬灌的最早记录11

4.浸润灌溉法12

5.喷灌和滴灌的最早记录12

6.雪水对植物的作用13

(四)合理灌溉理论的孕育、发展14

1.作物需水量的初始概念14

2.灌水因植物而异15

3.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灌溉经验16

4.对水分临界期的早期认识17

二、植物体的水分平衡20

(一)移栽树木调节树体水分平衡21

1.雨后便栽21

2.多留宿土21

3.勿阴阳易位21

4.修剪树体22

5.去其枝梢、大其根盘、沃以沟泥,无不活者22

(二)采桑和伐桑要注意桑树水分平衡25

(三)午热忌浇水25

(四)换盆勿伤“网根”26

(五)吐水与水分平衡26

三、烤田的生态生理作用27

第二章 植物的土壤营养生理34

一、土壤特性与植物分布34

(一)相地之宜,安排植物34

(二)“土”和“壤”的区别38

(三)土壤分类的指导思想39

(四)土壤肥力的认识41

(五)土壤肥力与播种期、播种量42

二、土壤的培肥与改良44

(一)施肥技术的起源44

(二)广辟肥源,变废为宝45

(三)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地力常新壮57

三、合理施肥技术的演进62

(一)西方早期施肥概况62

(二)我国施肥普遍化比欧洲早1000多年63

(三)施用绿肥、豆科轮作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65

(四)我国是施用骨质磷肥最早的国家68

(五)草木灰钾肥的施用由来已久71

(六)发现铁、硫、钙的生理作用79

(七)多种营养成分的配合施用90

(八)植物营养的看苗诊断法91

(九)施肥妙法93

(十)从三肥施用到三宜学说95

第三章 农作物与光105

一、阳光与植物生长105

二、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107

三、阳光与植物器官组织分化109

四、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112

五、绿叶的功能116

六、黄化现象的发现和利用118

(一)物美价廉的豆芽菜118

(二)辛香可口的韭黄119

(三)肥嫩鲜美的黄芽菜120

第四章 我国古代种子生理学的成就125

一、种子生活力快速鉴定125

二、种子贮藏生理126

(一)种子的安全贮藏126

(二)药物处理和热进仓127

(三)地下贮粮129

三、种子处理技术131

(一)物理处理法131

1.光、热处理——晒种131

2.温、湿处理131

3.沙藏法133

4.机械摩擦法133

(二)化学处理法136

1.药剂浸种136

2.拌种136

3.粪种、溲种、种子大粒化、包衣种子136

第五章 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认识和控制142

一、著名的环割试验142

二、对植物物质运输规律的认识和控制144

(一)上行液流和下行液流的发现、利用和控制144

(二)对植物物质运输重点和规律性的认识146

三、控制植物物质运输的方法147

(一)“?杀”树木方法巧妙147

(二)人工嫁枣果实累累148

(三)纵伤技术由来已久151

(四)高树采果技术独特152

(五)环割扭梢、推陈出新156

第六章 中国嫁接技艺的起源与演进历程160

一、中国嫁接技艺的起源160

(一)自然接木现象的启示160

(二)扦插繁殖技术的发展164

(三)半寄生植物种间关系的启迪165

二、嫁接技术的早期记载和演进历程167

(一)中国嫁接技术的早期记载167

(二)中国嫁接技术的演进历程169

第七章 植物的相生相克关系180

一、植物相生相克之谜181

二、相生相克的发现和利用182

三、对植物分泌物作用的科学认识195

四、植物相生相克知识的应用198

(一)为作物间作套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198

(二)巧用根系分泌物杀灭杂草199

(三)利用植物分泌物消灭农作病虫害199

(四)合理规划造林树种的依据200

(五)科学布置果园的重要因素200

(六)利用植物分泌物净化空气201

第八章 种大葫芦法的源流及科学思想204

一、葫芦的济世之功204

(一)重要的食物来源204

(二)浮水救生工具205

(三)生活必需的盛具205

(四)火攻之武器205

(五)农业生产的工具206

(六)饲料、制烛、入药、制笙竽等206

二、古籍所载种大葫芦法的源流及演进207

三、种大葫芦法的科学思想216

(一)从有限中求无限的哲学思想的影响227

(二)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思想227

(三)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229

第九章 植物的生长233

一、植物的极性233

二、顶端优势现象的利用234

(一)破除顶端优势235

1.控制桑树株形,促进桑叶肥嫩235

2.在桃、柳、泡桐上的应用237

3.棉花的打顶摘心239

4.骟树(即断主根)240

5.再生稻242

(二)保护顶端优势243

三、地下器官与地上器官的相关性245

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249

五、控制植物定向生长的方法253

(一)树体修剪253

(二)盆景及观赏园艺技术254

(三)实用生产技术264

1.手摩限制果大法264

2.天然鞍桥法265

3.截干火烧促壮法265

4.曲枝压条法266

5.绳系石坠矮桑法266

6.限制直根下扎法267

7.对夹直木法268

8.阻止竹鞭侵阶法268

9.坚瓠、扁蒜法269

10.控制莼、蒲生长法269

六、植物的生长性运动270

(一)向光性270

(二)向化性272

(三)感夜性运动274

第十章 植物的发育279

一、植物生殖生理基本知识280

(一)雌雄性的识别和利用280

(二)花、果实的专用述语282

(三)开花结实习性284

(四)物候指导农时285

(五)生长发育周期288

二、植物繁殖法的机理290

(一)植物繁殖法的种类及特点290

(二)环境条件对结实的影响305

(三)疏花疏果与克服果树大小年310

三、控制开花结实的理论与实践312

(一)促进开花结实法312

1.甜瓜多实法312

2.唐花术313

3.机械刺激诱导结实317

4.多次摘心培植大立菊317

5.肥水调控促花法318

6.花生压蔓多实法319

(二)抑制开花结实法320

1.含蕊菊花倒垂法320

2.防治竹林开花法321

3.蛋清涂蕊、果壳罩蕊法323

(三)低温处理及冬月种谷法324

1.低温处理法324

2.冬月种谷法和冬月种麦法326

四、适时收获的标准328

五、古代选种的理论与技术338

(一)西汉的选种理论与技术339

(二)《齐民要术》的选种理论与技术339

(三)明清时期的选种理论与技术343

第十一章 植物的休眠和抗逆性生理351

一、植物的休眠生理及其利用351

(一)休眠期移栽351

(二)休眠期修枝整形355

(三)休眠期采伐358

二、农作物的抗逆性生理360

(一)抗旱性与抗涝性361

1.建立沟洫系统,排水防涝361

2.垄作法、畎亩法和代田法362

3.精耕细作的区田法365

4.对作物抗旱性、抗涝性的认识367

5.耕作保墒抗旱技术371

6.举世称奇的砂田379

(二)植物的抗寒性381

1.抗寒性的成因与“习以成性”说381

2.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383

3.陨霜杀麦复生历史经验的启示391

4.多种类型的温室栽培393

5.防寒抗寒技术新发展400

(三)植物的抗盐碱性401

1.内陆盐碱土的发生规律401

2.抗盐性强的植物402

3.改造盐碱土的经验和技术404

(四)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410

1.空气污染对作物的危害411

2.水质污染对植物的危害418

第十二章 果实蔬菜贮藏生理424

一、鲜果的贮藏保鲜技术425

(一)冷藏法425

(二)窖藏法426

(三)密室贮藏法429

(四)涂蜡封裹法431

(五)活竹窍藏法432

(六)封坛沉井法433

(七)松毛藏果法435

(八)绿豆贮橘法435

(九)连枝贮果法435

(十)混合贮藏法436

(十一)化学贮藏法436

1.蘸酒密封贮藏法436

2.灰水浸渍脱涩法437

3.盐汤浸渍脱涩法437

4.自然贮藏脱涩法437

5.混果贮藏法438

6.冰片敷蒂贮藏法438

7.薄荷、防风贮果法439

二、干果贮藏保鲜技术439

(一)风干贮藏法439

(二)湿土贮藏法439

(三)沙藏法440

(四)灰汁浸泡处理法440

(五)盐水处理法441

(六)药物混合贮藏法441

三、蔬菜贮藏保鲜技术441

(一)窖藏法442

(二)灰贮瓜茄法442

(三)瓮藏密封法443

(四)混合贮藏法443

(五)涂泥湿藏法443

(六)风干贮藏法444

(七)甘薯贮藏法444

第十三章 中国传统瓶花技艺生理448

一、中国古代的瓶花艺术448

二、中国古代瓶花技艺中的植物生理知识455

(一)切花的采摘458

(二)切花的保鲜法459

1.烧灼法459

2.沸汤法460

3.末端击碎法461

4.防腐消毒剂的使用461

5.泥(或蜡)封法463

(三)瓶花的滋养465

1.蜂蜜465

2.硫磺466

3.茶、酒、灰汁及其他467

(四)瓶器和水质的选择468

(五)瓶花之忌470

(六)瓶花的洗沐、复苏和促放471

后记475

1998《中国植物生理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肇基著 199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生理学(1994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4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2.0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2.0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0年02月第1版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0年02月第1版 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 PDF版)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1985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5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1986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1986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7.09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7.09 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79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0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1980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7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81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81 北京:林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98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98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国植物学史(1994 PDF版)
中国植物学史
199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1961 PDF版)
植物生理学
1961 北京: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