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管理史》求取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先秦的教育管理1

第一节 教育管理活动的出现和原始教育管理观1

一、教育管理活动的出现2

二、原始的教育管理观6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管理8

一、夏、商的教育管理9

二、西周的教育管理11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和稷下学宫的管理25

一、教育制度的变革26

二、儒墨私学的管理28

三、稷下学宫的管理33

第四节 儒家教育管理思想35

一、孔丘的教育管理思想35

二、孟轲的教育管理思想39

三、荀况的教育管理思想42

四、《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45

一、墨家的教育管理思想47

第五节 墨、道、法、兵诸家的教育管理思想47

二、道家的教育管理思想50

三、法家的教育管理思想52

四、兵家的教育管理思想55

思考题56

第一节 秦代的文教管理57

一、巩固统一、培养法治人才的文化教育管理目标57

第二章 秦汉的教育管理57

二、以刑罚为主的专制主义文化教育管理手段59

三、文化教育实施及其管理61

第二节 汉代的文化教育政策及教育的发展66

一、汉代的文教政策66

二、汉代学校系统的基本形成与发展69

第三节 汉代学校的管理76

一、汉代太学的管理76

二、地方官学的管理90

三、私学的管理91

思考题93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教育管理94

第一节 中央官学的管理95

一、三国两晋和十六国时期的中央官学管理95

二、南北朝时期的中央官学管理104

第二节 地方官学的管理109

一、学校变革109

二、教育管理112

三、管理效益114

第三节 私学的管理115

第四节 教育管理思想117

一、刘劭的人才教育管理思想117

二、傅玄的人才教育规划思想121

思考题123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124

第一节 文教政策的制定124

一、崇儒兴学125

二、兼用佛道126

第二节 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127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27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28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运行机制128

第三节 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备129

一、学制系统129

二、官学管理131

三、私学管理148

四、留学管理152

第四节 科举考试管理制度的确立155

一、考试科目156

二、考生来源157

三、考试程序157

四、主管部门158

五、考试办法158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管理思想159

思考题163

第五章 宋代的教育管理165

一、重视文治,提倡科举166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166

二、尊孔崇儒,兼容佛道167

三、振兴官学,委派教官169

四、发展私学,鼓励书院171

第二节 中央官学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制度174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74

二、中央官学的设置175

三、中央官学的管理制度179

一、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职能189

第三节 地方官学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制度189

二、地方官学的组织管理190

第四节 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198

一、书院的组织与任务198

二、书院的管理203

第五节 宋代教育管理思想207

一、胡瑗的教育管理思想207

二、朱熹的教育管理思想211

思考题217

第六章 辽金元的教育管理218

第一节 辽金元的文教政策219

一、辽朝尊儒的文教政策219

二、金朝尊孔重儒的文教政策220

三、元朝崇儒重教的文教政策222

第二节 辽金元的学校制度和教育行政226

一、辽朝的学校制度和教育行政226

二、金朝的学校制度和教育行政228

三、元朝的学校制度和教育行政230

第三节 辽金元的学校管理制度237

一、辽朝的学校管理制度237

二、金朝的学校管理制度238

三、元朝的学校管理制度242

思考题255

第七章 明代的教育管理256

第一节 明代的文教政策与教育的发展256

第二节 明代教育管理的体制259

一、国子监的管理体制259

二、府州县学的管理体制262

三、武学的管理体制265

四、教育管理体制的归宿266

第三节 明代国子监的管理266

一、管理目标266

二、教学管理267

三、师资管理272

四、学生管理279

五、后勤管理287

一、府州县学的管理288

第四节 明代地方官学的管理288

二、其他儒学的管理292

第五节 明代私学的管理295

一、书院的管理295

二、社学的管理297

三、宗学、义学的管理299

第六节 明代教育管理的动力、手段和特点299

一、明代教育管理的动力299

二、明代教育管理的手段301

三、明代教育管理的特点303

思考题308

第八章 清代前期的教育管理309

第一节 清代文化教育政策310

一、尊孔读经,提倡程朱理学310

二、设科举士,笼络汉族士人311

三、广设学校,严订管理法规312

四、整理文化,禁毁异端书籍314

五、压制思想,大兴文字酷狱315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316

第二节 清代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系统316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317

三、学校系统319

第三节 中央学校的组织与管理320

一、国子监的组织与管理320

二、专门学馆的管理326

三、八旗官学的管理328

四、宗人府与内务府所属学校的管理329

一、府州县学的组织与管理331

第四节 地方学校的组织与管理331

二、社学及义学的管理336

第五节 书院的组织与管理337

一、清初对书院政策的变化337

二、书院的官学化管理340

三、汉学书院的管理342

第六节 清代教育管理思想345

一、黄宗羲的教育管理思想345

二、颜元的教育管理思想349

思考题353

第九章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管理354

第一节 教育行政356

一、文教政策356

二、办学目标358

三、行政组织与经费管理361

四、招生与毕业分配365

五、留学生的管理368

一、学校组织与教师管理370

第二节 学校管理370

二、学生管理374

三、教学管理377

四、后勤管理380

第三节 教育管理思想382

一、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382

二、康有为的教育管理思想385

思考题388

第十章 清末新学制建立后的教育管理389

第一节 新学制的建立与教育宗旨的制定389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390

二、新学制的建立391

三、教育宗旨的制定395

第二节 三级教育行政制度的建立397

一、学部的设立397

二、省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399

三、县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401

一、学堂的组织机构与领导体制403

第三节 学堂管理403

二、教师管理405

三、学生管理407

四、教学管理408

五、有关办学条件的规定410

第四节 近代教育督导制度的创设411

一、清末视学制度的形成411

二、视学资格及业务范围412

三、视学权限413

四、清末视学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414

第五节 教育会的创立与管理415

一、教育会的兴起与发展415

二、教育会的管理417

三、教育会与教育行政的关系419

思考题421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的教育管理423

第一节 民初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424

一、民初新教育方针的形成424

二、袁世凯对民初教育方针的篡改及失败427

第二节 民初的教育行政制度及特点430

一、中央教育行政制度430

二、地方教育行政制度435

三、民初教育行政制度的特点438

第三节 民初的学制改革443

一、辛亥革命后学制的临时变革管理措施443

二、壬子癸丑学制444

一、初等教育管理体制447

第四节 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447

二、中等教育管理体制450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453

四、师范教育管理体制457

五、社会教育管理体制459

第五节 蔡元培的教育管理思想460

一、教育行政管理461

二、学校管理462

三、师资管理463

四、学生管理464

五、校园文化管理465

思考题466

第十二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教育管理467

第一节 教育行政制度468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改善468

二、中央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472

第二节 教育方针政策的演变和对学制的进一步改革473

一、教育方针政策的演变473

二、六三三学制的确立476

一、普通教育480

第三节 各级各类教育管理的变化480

二、高等教育484

三、师范教育487

思考题490

第十三章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年)的教育管理491

第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494

一、大学院和大学区制495

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组织498

三、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组织500

第二节 学校的训育管理502

一、建立中小学校的训育制度503

二、实行童子军训练与军事训练506

三、颁行《青年训练大纲》510

四、中等以上学校施行导师制512

五、颁行《训育纲要》513

第三节 学校的教学管理517

一、规定课程标准518

二、进行教科书审查522

三、实行毕业会考与总考制523

四、高校实行统一招生和联合招生526

五、高校实施严格的学籍管理529

六、施行教员资格审查531

第四节 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和实践537

一、订立规约,要求师生共同遵守538

二、组织校董会,民主管理学校539

三、提倡学生自治,让学生参与管理540

思考题542

第十四章 共产党领导下苏区的教育管理543

第一节 教育方针政策544

一、苏区的教育方针544

二、苏区的文教政策545

第二节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549

一、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549

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551

三、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555

一、学制系统560

第三节 苏区的学校管理560

二、学校行政管理体制561

三、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563

第四节 教师、学生、教材和教育经费的管理575

一、教师的培训与管理575

二、学生的管理578

三、教材的编写与管理581

四、教育经费的管理583

第五节 徐特立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585

一、制订教育法规,使教育管理有法可依586

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新教育体系587

三、提出学校管理的几项思想主张589

四、重视教师与教材管理591

思考题593

第十五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管理594

第一节 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和政策595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595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602

第二节 老解放区的教育制度607

一、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制度607

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制度614

第三节 学校内部的管理621

一、抗日根据地学校内部的管理621

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学校管理631

思考题636

结束语637

主要参考书目645

1996《中国教育管理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培青主编 199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