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2010年第12期)》
作者 | 包南麟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80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9338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论坛4
特稿4
于漪语文教育书简(四)语文与文学教育(致王尚文)4
关注5
牵手苏州,共话语文———记2010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周燕5
《半张纸》的教学设想张悦《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宣沫《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周颖《麻雀》教学设计刘鹏7
2010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征文大赛获奖名单12
争鸣13
浅谈“评价性阅读”及其指导策略朱建军———以中、日、美几种教材中《故乡》、《项链》的编制为例13
试谈语文教学的文化视角顾祖钊17
文学、人学与语文教学孙宗良许爱春———从文学性格分析看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建构性特征19
随笔23
要能让学生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吴非23
一道题目引发的思考丁波24
教学26
案例26
拒绝重复自我耿慧慧26
“生成”性问题与问题的“生成”蔡建明29
深度对接:文学亗文教读的儎厗词董旭午32
重复叙述的意蕴———《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杨仕威34
镜头37
其实我们可以飞得更高肖培东37
课堂需要深度追问陈涛38
备课《牲畜林》喜剧意蕴解析欧阳凯40
《台阶》,可悲的不只是卑微者吕宪华43
周郎手执的是“羽扇”吗陆红华44
析“布”夏松平46
“频烦”何义莫如彪47
谁胜谁负谁英雄———《鸿门宴》误读三问陈兴才48
听课51
教的艺术追求不能挤兑学的时空张春华51
解惑5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的“而”是什么用法吕志峰52
写作53
《长亭送别》四曲改写的教学实践何贤寿53
“教师下水”应远离“三腔”田春林55
评语也是一种创作赵艳东57
测试59
从PISA测试谈命题设计的开放空间邹一斌59
提炼漫画主旨的“逆问”手法王科威61
尊重答案的不唯一性冯渊62
语言58
推敲命题用词莫澜舟58
“匪夷所思”误用原因分析宋桂奇65
如何张扬语言的个性赵桂珠65
“那些事儿”:寻常词语时髦化夏红霞66
由“豆你玩”、“蒜你狠”想到的田勇67
“杏坛”、“杏林”辨正倪培森68
读者1
观点特约主持于龙70
反馈探究需要的不仅仅是合情合理朱伟71
声音72
救救孩子周轶君50
2010年总目录73
《语文学习(2010年第12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包南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2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
- 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12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11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
- 语文学习(2010年高考增刊)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语文学习(2010年第9期)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语文学习(2010年第7、8期合刊)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语文学习(2010年第6期)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9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5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6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4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
-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3期)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