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学习动机》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背景及其重要性1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4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内容7

第四节 研究的限制8

第五节 名词诠释9

第二章 参与继续教育动机的理论基础13

第一节 动机的理论13

一、平衡模式16

二、成长理论19

三、综合观点21

第二节 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的理论24

一、H.Miller的势力场分析论26

二、K.Rubenson的期待质量模式30

三、R.Boshier的一致模式33

四、A.Tough的预期效益说37

五.P.Cross的连锁反应模式38

六、综合探讨41

第三节 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的评量43

一、活动内容分析法44

二、询问法46

三、问卷调查法48

四、统计分析动机量表51

第三章 成人参与继续教育之有关研究54

第一节 成人学习者54

一、成人的学习能力55

二、成人生命周期的变化与学习59

三、成人学习的特性63

四、成人教育的参与者65

五、本节摘要72

第二节 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取向之研究73

一、C.Houle的研究74

二、S.Sheffield及其后继者的研究77

三、P.Burgess及其后继者的研究80

四、R.Roshier及其后继者的研究84

五、国内相关的研究90

六、综合探讨92

一、动机取向与年龄94

第三节 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取向与社会人口变项的关系94

二、动机取向与教育程度98

三、动机取向与职业水准100

四、动机取向与收入102

五、动机取向异性别104

六、动机取向与婚姻状况106

七、动机取向与居住地区108

八、综合探讨109

一、自我评价或自重感的意义111

第四节 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与自重感的关系111

二、自重感与成人继续教育的参与113

三、自重感与参与继续教育动机取向115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118

第一节 研究架构118

第二节 研究假设122

第三节 研究对象125

第四节 研究工具129

第五节 实施程序141

第六节 资料处理142

第一节 受试者社会人口特性的分析144

第五章 研究结果144

第二节 受试者参与继续教育动机整体趋向之分析148

第三节 社会人口和心理变项与动机取向之简单相关分析155

第四节 社会人口和心理变项对动机取向的回归分析161

第五节 社会人口和心理变项与动机取向的典型相关分析168

第六章 讨论173

第一节 我国成人学习者的社会人口特性173

第二节 我国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之整体趋向179

第三节 社会人口变项与动机取向的关系183

第四节 自重感与动机取向的关系188

第五节 社会人口和心理变项对动机取向的预测功能192

第六节 全部社会人口和心理变项对动机取向的整体解释力194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196

第一节 发现与结论196

第二节 建议201

壹、教育应用上之建议201

贰、进一步研究之建议209

参考文献211

附录一:成人参加继续教育动机调查表232

1985《成人的学习动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富顺著 1985 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成人心理与学习(1989 PDF版)
成人心理与学习
1989 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人大成功学习法( PDF版)
人大成功学习法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成人怎样学习( PDF版)
成人怎样学习
机械振动学演习( PDF版)
机械振动学演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PDF版)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机械人的手-力学与运动(1983 PDF版)
机械人的手-力学与运动
1983
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1990 PDF版)
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
1990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工业机器人与控制(1991 PDF版)
工业机器人与控制
1991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成人危机的预言(1989 PDF版)
成人危机的预言
1989 北京:学苑出版社
成人学习方法论(1987 PDF版)
成人学习方法论
1987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成人学习方法(1986 PDF版)
成人学习方法
1986 北京:红旗出版社
操作机器人的实时动力学(1992 PDF版)
操作机器人的实时动力学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铣床的传动和结构  机械工人学习材料(1977 PDF版)
铣床的传动和结构 机械工人学习材料
197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当前有机合成的动向(1989 PDF版)
当前有机合成的动向
198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学生人格的动力机制(1997 PDF版)
学生人格的动力机制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