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大豆中12种大豆异黄酮的存在形式及其结构式》

《表1 大豆中12种大豆异黄酮的存在形式及其结构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豆异黄酮提取及其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弱雌性激素活性、抗氧化活性、抗溶血活性和抗真菌活性,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白血病、骨质增生、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在预防和改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方面有明显作用[1]。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异黄酮成分,其在大豆中的平均含量约为0.2%~0.4%[2]。大豆异黄酮的基本母核为3-苯并吡喃酮(图1),因与内源性雌激素有类似的分子结构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目前已发现的大豆异黄酮有12种(表1),分为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游离型苷元包括大豆苷元、染料木素、黄豆黄素三种,占总量的2%~3%,结合型主要以葡萄糖苷、乙酰基葡萄糖苷、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形式存在,约占总量的97%~98%。由于人体吸收利用大豆异黄酮苷元的速度及数量远高于大豆异黄酮糖苷[3-4],所以游离型苷元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能够高效提取大豆异黄酮,以及将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为苷元的工艺技术正是目前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