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化合物1和2的1H-NMR (500 MHz, CD3OD) 和13C-NMR (125 MHz, CD3OD) 数据》

《表1 化合物1和2的1H-NMR (500 MHz, CD3OD) 和13C-NMR (125 MHz, CD3OD) 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铁锁根中2个新的麦芽酚苷类化合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化合物1的1H-NMR(表1)谱中显示了2个相互偶合的烯质子信号(δH 7.94,d,J=5.6 Hz,1H和δH 6.41,d,J=5.6 Hz,1H)以及1个与双键相连的甲基(δH 2.30,s,3H);13C-NMR和DEPT谱给出了3个季碳信号δC 177.0,164.6,143.3,2个次甲基的烯碳信号δC 157.2,117.3和1个甲基信号δC 15.7。这些数据表明分子中有1个麦芽酚的单元[14]。1H-NMR谱中还出现了对羟基桂皮酸单元的信号(δH 7.64,d,J=7.8 Hz,2H;7.03,d,J=7.8 Hz,2H;6.93,d,J=12.9 Hz;5.83,d,J=12.9 Hz),结合双键上质子的偶合常数(J=12.9 Hz),判断该对羟基桂皮酸的双键为顺式。另外1H-NMR谱中在δH 5.50~3.21出现了多个质子信号,和2个糖端基质子信号(δH 5.47,d,J=1.5 Hz;4.77,d,J=7.7 Hz),说明该分子含有2个糖单元,结合13C-NMR谱的化学位移,2个糖单元分别鉴定为α-吡喃鼠李糖基和β-吡喃葡萄糖基[15]。通过化合物1的酸水解反应及糖残基的手性衍生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也证实化合物1中的2个糖单元为L-鼠李糖和D-葡萄糖。结合2D NMR(HSQC、HMBC、1H-1H COSY),可以准确地将麦芽酚单元(δC 177.0,164.6,157.2,143.3,117.3,15.7),β-D-吡喃葡萄糖基单元(δC 105.1,75.3,77.8,71.4,75.8,64.1),顺式对羟基桂皮酸单元(δC 130.2,133.2,116.9,158.6,116.9,133.2,144.5 118.2,167.6)和α-L-吡喃鼠李糖基(δC 99.7,71.9,72.2,73.8,70.8,18.1)的1H和13C信号完全归属(表1)。它们之间的连接顺序主要通过HMBC谱来确定(图1),葡萄糖基的端基质子H-1′(δH 4.77)与麦芽酚的3位碳(δC 143.3)存在着HMBC相关信号,说明葡萄糖基连接在麦芽酚的3位碳上。而葡萄糖基的6′位两个质子(δH 4.43,4.32)与对羟基桂皮酸的羰基碳9″(δC 167.6)存在HMBC相关,说明对羟基桂皮酸与葡萄糖基的C-6′位形成酯苷键连接。另外,鼠李糖基的端基质子H-1″′(δH 5.47)与对羟基桂皮酸的C-4″位碳(δC 158.6)存在HMBC相关,说明鼠李糖基连接在对羟基桂皮酸的C-4″上(图1)。综上,化合物1的结构确定为麦芽酚-3-O-[6-O-(4-O-α-L-吡喃鼠李糖基)-Z-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该化合物命名为金铁锁酚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