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我国三大秸秆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

《表3 我国三大秸秆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非常规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据相关研究报道,微生物和酶制剂的生物降解功能可破解秸秆细胞壁中的纤维组分,改变不同层次中纤维素的空间结构,进而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32-34]。因为复合微生物处理秸秆效果较单一微生物显著,大多试验皆以此进行试验设计。如赵政等[35]研究了在稻草青贮过程中同时添加乳酸菌制剂和纤维素酶制剂,可使稻秸青贮饲料中的NDF和ADF含量降低10.92%和0.48%,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降低27.05%,丁酸与总酸的摩尔比降低32.6%,明显提高了稻秸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陶莲等[36]和王玉荣[37]试验也得到相同的结论。另外,王玉荣[37]深入分析了复合酶菌制剂对水稻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处理组可使水稻秸秆纤维素的一级结构-聚合度显著降低56.32%,聚合度降低表明纤维素的碳链长度变短,有利于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糖[38];二级结构-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说明碳链片层结构的分离程度增大,有缩短碳链的趋势;三级结构-结晶度有降低的趋势,结晶度代表着纤维素构成的结晶区占纤维素整体的分数[39],结晶度的降低意味着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有转变为如淀粉、可溶性糖、果胶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趋势;同时,该试验组可使水稻秸秆的四级结构-比表面积从1.12 m2/g增加至1.20 m2/g,说明纤维素微纤丝与降解酶分子间可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秸秆的降解。与毛建红[32]和Castoldi等[40]研究结果一致。综上,复合酶制剂可有效打破秸秆细胞壁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