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整合内容的学习者态度》

《表3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整合内容的学习者态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理综合思维的四种综合水平——基于SOLO理论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学习者态度中,两者差异不大,两类被调查者主要持肯定态度(相应均超过85%)。但是,在90%置信水平下的一致性检验中,G1与G2只有0.496(49.6%)的一致性水平(中等一致性程度),这意味着G1与G2两种链式逻辑并不遵循相同的思维路径,假设不完全成立。研究认为,对思维链式的感知不以学习者是否完全掌握该链式的内涵为必要条件,习惯于复杂系统思维习惯的学习者,即便不完全理解“气候”与“气温”的认知关系,也能感知到这种关系的存在(这里注意区分“理解”和“感知”)。同一学习者如果已经建构复杂系统水平的思维链式,那么他应该能够自如地沿着思维要素与思维系统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或部分与整体等认知关系)进行链式思考。如果不能,抑或说学习者这种思维习惯只局限于某一部分系统整合内容中(或某一环节的系统整合过程中),那么这意味着学习者的综合思维并没有真正实现对复杂系统水平的突破,还停留在前文所说的简单系统水平的量变中。以表1的调查结果为例两者看上去有相似的、比例较高的(超过85%)的肯定态度,其实并非代表学习者在这两个内容上遵循着相同的思维路径,而只是表示大多数学习者感知(或认可)到自己所熟悉的某些系统整合内容而已。由于学习者对表中两个系统内容的熟悉程度差不多,而使得两者的认可比例相差无几。“我觉得第一种说法(G1)有道理(可感知),第二种说法(G2)也有道理(可感知),但这两种说法所反映的关系在我意识中好像是不对等的(思维关系/路径不同)”(引自被访谈者的回答)。结合访谈与统计的结果,夸张地说,表2与表1的不一致可以由以下得到解释:认可G1的学习者却不认可G2,而认可G2的学习者却不认可G1,但由于G1与G2对被调查者来说都较为熟悉,故认可G1的学习者比例和认可G2的一样多。为了验证这一点,笔者进一步设计了3种系统整合内容,其中一种对学习者来说较为熟悉(见表3中的 (1),教学中较为常见) ,另外两种则相对陌生(见表3中的 (2)、(3)) 。在这种情况下,三类链式的学习者态度差异显著。对于越陌生的链式内容,学习者越表现出非系统整合的态度(即不同意该系统的组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