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问题类型提出次数平均值对比表》

《表1 问题类型提出次数平均值对比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节点城市中职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基于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和大数据方法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该数据中“为何类”问题缺失,故根据以上三个维度进行统计。

将这36节课例中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统计结果与王陆等针对203节中小学课例对应维度的均值作对比(共涉及9个学科)[20],发现“是何”和“如何”类问题的平均值高于中小学203节课例的均值,“若何”类问题的均值低于上述均值,见表1。“是何”类问题属于事实性问题,“此类型问题比例过高会导致学生过度注重对事实性知识记忆,而限制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21]。“如何”类问题对应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此类知识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提出的“如何”类问题较少,与中小学课例的均值基本持平,说明中职校对学生程序性知识的重视不够,这有可能造成学生工作过程和流程性知识的欠缺。“‘若何’类问题对应知识迁移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2]本研究中“若何”类问题的比例低于中小学课例的均值,表明教师对此类能力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总的来说,该校教师提问注重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而非工作过程知识的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