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时期研究者提出的月球表面形貌类型对比》

《表1 不同时期研究者提出的月球表面形貌类型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全月球形貌类型分类方法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月球形貌学研究月球表面的起伏形态、分布规律、物质结构、发展历史和开发利用,而划分月球形貌类型是月球形貌研究的基础工作[1,2]。月球形貌类型远不如地球的地貌类型多变复杂,认为月球不是完美光滑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450年,当时Democritus相信月球上有“高大的山脉和空旷的山谷”,直到15世纪末人们才开始认真研究月球表面[20~23]。1645年荷兰天文学家Michael Florent van Langren从望远镜中观察月球表面特征,绘制了被认为是首幅真实的月球图,认为月球表面有月海、陨石坑及山峰和山脉等地貌类型[20~23]。1651年Giambattista Riccioli推出的现代月球命名体系中还命名了月洋、月湖、月沼、月湾等与“水”有关的地貌类型[20~23]。1779年Johann Schr9ter开始对月球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测量[20~23]。1791年Johann Hieronymus Schr9ter发表了题为《对月球表面更精确了解的月球地形图》的有关月球地形的早期研究,首次提出了可见月球“反射率”的概念[13~16]。1840年Draper使用一架直径约12.7 cm的反射望远镜拍摄第一张月球银版相片将摄影引入到天文界,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3号发回了首张月球背面的照片,1978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月球地形正射影像图[20~23],这些观测、研究成果让全世界看到月球最显著的外观是明暗对比区域及坑坑洼洼的凹地,更明亮的部分是月球高地,也被称作月陆,更暗的区域被称作月海,凹地则是撞击坑,这三大地貌单元构成了月球形貌的基本类型[20~23]。1982年Andersson和Whitaker按照撞击坑、非撞击坑和其他地貌特征三大类型对月球形貌进行分类[20~23]。之后国际天文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在1982年分类的基础上将月球形貌类型具体划分为撞击坑、月海和月陆3个一级地貌类型,月洋、月湖、月沼、月湾、月岬、山地、穹丘、皱脊、月谷、陡坡和月溪等二级地貌类型[24]。2013年程维明等[2]和周增坡等[25]借助于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特征,将月貌典型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月海、月陆、台地、丘陵、山地、撞击坑平原、环形山、撞击坑链、月溪或月谷和月岭等类型(表1)。撞击坑有诸多分类方案[2,3],王娇等[26]在对比各种方案后,提出撞击坑形态和规模相结合的比对指标,将全月球撞击坑分为月海残留型、特大复杂型、大环状平原型、中等凹坑平原型、小规模碗型和微状酒窝型六大类,并发现不同类型的撞击坑在月球表面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