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信息环境分组结果》

《表4 信息环境分组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吗——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实证检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首先本文基于公司层面的变量,分别分析了信息渠道和公司治理渠道。(1)信息渠道。Jin和Myers(2006)指出有限信息改变了内部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异质风险分担。为了利用内部信息牟取私利,内部人会选择隐瞒公司的特质信息,进而使得内部人承担更多的公司特有风险,减少了外部投资者吸收的公司特有风险,由此降低了股票价格中所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含量。Hutton等(2009)进一步拓展了Jin和Myers的理论,将研究视角由宏观转向微观,结果发现当公司的财务信息不透明时,投资者无法充分获取公司层面的信息进而无法通过交易影响股票价格,因此降低了股价的个体波动性。如果成熟的外国投资者入场能够搜集更多的私有信息,增加知情交易强度,促进公司层面的信息纳入股票价格中,那么“沪港通”的启动将会显著提高信息不透明企业的定价效率,降低其股价同步性。而信息透明企业的股价本已充分反映了私有信息,因此“沪港通”对股价信息效率的修正作用会相对削弱。参照以往的研究(Bushman et al.,2004),本文使用分析师跟踪数量度量企业的信息质量,然后基于这一指标进行分组检验。表4的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对信息透明的企业还是信息不透明的企业来说,“沪港通”的开放都能显著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尤其是,我们注意到信息不透明组别的交乘项系数要远大于信息透明组别的相应系数,并且这一差异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表明,当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资本市场开放能更显著地促进私有信息融入股票价格中,进而验证了“沪港通”效应的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