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中学课程标准、大学日语教学大纲对能力的描述》

《表3 中学课程标准、大学日语教学大纲对能力的描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体现外语学习观发展的日语教材编写要点浅析——21世纪之后国内部分日语教材的梳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90年版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1992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试用)》中引用了“功能意念”表3。功能意念是80年代进入中国英语教学界的,进入中国的日语教学界则是90年代。教材编写采用或部分采用功能意念大纲,使人们认识到交际有着真正的目的,使交际可以进一步调动学习者内在的积极性。但是,“功能意念大纲主要限于短小的对话片断,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长幅语篇结构,所以学习者当遇到篇幅较长,连贯的语篇时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阎美玲1997:53)。1994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试用)第2版4》里便改为“日常交际用语简表”,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和2000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均改为“日常交际用语”,这是朝着“功能意念表”实用化迈进了一步。1998年颁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没有使用当时尚属生僻的“功能”“交际”,而是使用了“得体”来表述。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场合中对不同的对象完成有效、得体的交际。而交际法所强调的是语言的意义和运用,而不单纯是语言的形式。《意见》的执笔者正是意识到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与交际法教学模式之间的这种既矛盾又交叉的特点,才把“得体”的概念写进了文本当中。已修订完成的《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再次提倡基于语篇的外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