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问题的不同性质:学术论文写作的三种意识》

《表1:问题的不同性质:学术论文写作的三种意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学术论文写作的三种意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再进一步看,抓问题,是抓大的好还是小的好?硕士、博士论文开题时,看到的题目通常都比较大。大题目好写,但不容易写好。这里说的“好写”是容易写够规定的字数,但面面俱到,往往是“宽度一公里,深度一公分”。朱光潜先生是著名美学家,也是文章大家,他在比较中西方文章时说过:中国文章喜欢横扫,占的是“面”,西方文章是直冲,占的是“线”。“占线”的文章有层层深入,剥茧抽丝的优势[2]。说理文章应当注意纵向深入,而不要满足于平面横展。我喜欢用一个比喻———学术论文应该像打井,而不要像翻地,一口井挖下去,“占面”不大,但有深度。翻地“占面”很大,但每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退一步说,即使做不到“打井”,至少也要努力“挖坑”,挖出点深度,见到一些水。这样看,一般论文选题不要贪大,学位论文可以范围大点。但选题太小了也不行,小题大做是做文章的理想境界,但没有相当的功力无法展开。我们以前听过上海某位教授的讲座,“论世界智慧”,五个字洋洋洒洒讲了几小时,这是需要功底和思辨能力的,研究生不容易做到。对于研究生而言,比较可行的选择中偏小的题目。一篇论文研究的问题是大是小,分析一下关键词就大致可以知道。前面举过的例子《我国传统社会的廉政教育及其现代转型》,当时是一位博士对我说,要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投稿出去。我帮他分析了一下题目中的关键词,涉及内容很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向他建议,这个选题适合写博士论文,10万到20万字,甚至更长。一篇万字以内的文章是说不清楚、说不透的,泛泛言之,难以有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