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剧本中汉语特色词汇汉英对照表》

《表2.剧本中汉语特色词汇汉英对照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国戏的译介与译者行为阶段性特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中11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译文中保留了大量《戏考》中的汉语特色词汇,除了例6、11以外,其他译文都没有任何文外注释,这种对“异”的尊重是翻译内层面上译者身份的体现。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克服并表现“异”的同时,让这些“异”之间不隔绝,并在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以达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丰富。既要克服差异,又要表现差异,这不能不说是翻译的一个悖论(刘云虹、许钧,2016:71-72)。为了缓和文本中的“异”质性成分,译者在文内进行跨文化比较,例如在译介“赤壁鏖兵”这一故事时,译者对“七星坛”做出如下解释:On the right front of K’ung-ming stood a man with a pole whereon was a flag bearing symbols of the seven stars in Ursa Major(to correspond with the name of the Altar,which was called Ch’i Hsing Tan,“Altar of Seven Stars”),to show the direction and force of the wind.(It is curious to note that the Chinese used this asterism as a wind maker,whereas the English used it as a timekeeper.)(Arlington,1930:293)七星坛是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译者认为,中国人认为星象可以影响风向和风力,然而英国人把星象看成是“计时器”,译者以跨文化的比较视野向西方读者诠释了“七星坛”这一名字的来由以及在“赤壁之战”前夕孔明借东风时“七星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而降低了译文读者的陌生感。在翻译内层面上,译者为了妥善处理原文中“异”的成分,采用异化为主、跨文化比较为辅的译介策略,履行了译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