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2年教育部审定通过部分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栏目设置》

《表2 2012年教育部审定通过部分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栏目设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70年中小学美术教材的成就、问题与走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70年来,美术教材无论从版式设计、印刷尺寸、纸张质量,还是编写理念、内容选取等,都不断持续优化、与时俱进。透视70年我国中小学美术教材发展,有一条主线清晰呈现,那就是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逐步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编写视角。首先,教材更关注“体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资金、技术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美术教材大都版面设计较小,当时教材编写主要考虑教师教学需要,发挥“教本教材”的功能定位。伴随着学校美育工作地位的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美术教育界开启了广泛的国际化交流,教材开始打破编写视角的局限性,为创造“学本教材”进行有益探索。教材逐步有温度、讲细节、重体验,编排开始新颖独特、色彩鲜艳、协调美观,成为激发学生艺术创作表现的“舞台”。其次,多途径的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逐步改变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而是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栏目(如表2),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学习、范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创造平台,同时培养问题意识、拓宽探索空间、激活创新思维。最后,教材呈现方式的有意引导。教材致力于通过图文的精彩呈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陈述式、讨论式、问题式等文字表述相互配合,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促进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美术教材建设中图像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2012年审定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教材中,选取代表性美术作品图、学生作业展示图、学生活动场景图等图像,通过直观、精美的图像深层次的影响学生学习,加深体验与感受,增强课程亲和力,拓展学生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