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 地区异质性: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

《表9 地区异质性: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间品进口与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代表在5%、1%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标准差。

在分析中间产品进口对不同地区性别就业的差异性影响时,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而对于女性受教育水平地区差异的划分,《中国统计年鉴》基于1‰人口变动调查样本数据或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提供了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划分的人口数据,本文基于该数据首先计算出各年不同地区接受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中女性占比,之后取均值,以均值为界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女性受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和女性受教育水平低的地区。表8和表9分别报告了地区差异对中间品进口影响性别就业和工资的异质性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第一,中间品进口显著增加了东部地区的女性就业份额,而对中西部地区女性就业份额增加的影响不显著,均降低了各个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更大;第二,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不同受教育水平地区的女性就业增加和性别工资差异缩小,但是对女性受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的影响明显大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低的地区。而且,基于似无相关模型的检验方法得到的经验P值,进一步证实了不同地区的差异影响在1%水平上是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层面的回归结果与前文假说2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其中对中西部地区女性就业促进作用的不显著,可能是受到女性劳动力供给层面的地区差异影响。本文基于2004—2007年间中国城镇单位的两性就业数据,统计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女性就业比例各年均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女性就业比例历年保持在0.35左右几乎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部地区的女性劳动力供给端比较固化,使得中间品进口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