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驱车上东门》各译本中的译诗词语转换策略》

《表2《驱车上东门》各译本中的译诗词语转换策略》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驱车上东门》英译本策略的描写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综上所述,虽然四个译本在形式与具体措辞上存在差异,但译者采用了直译法、替换法、增添法、提译法、概括法、译写等方法再现了原诗的内容与意境。其中,替换法使用频率较高,每个译本中都能找到,包括文化替换、修辞替换和审美替换三类。华译整体上比较直白,在选词、韵律或节奏上没有太多华丽的装饰,内容也最接近原文,但诗的形式和节奏却因此受损。巴译和翟译虽在韵律和节奏上有很大优势,但都忽略了原诗中能体现《古诗十九首》特色的叠字,未能在译文中重构与再现。华译对原诗进行删减后译写,虽然提升了诗歌的创造性与审美效果,但其重构的某些场景却与原诗大相径庭。如“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一句经过巴德译写后成了“墓道柳树在阳光下瑟瑟发抖,远处松树高耸”,和原诗中杨树在长风中飘摇萧萧作响,富贵人的广阔墓道上只有松柏“夹广路”的萧瑟景象和其蕴含的情感基调相去甚远,导致蕴含情感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