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型医师正高或副高专技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分类绩效考核细则》

《表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型医师正高或副高专技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分类绩效考核细则》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教学型医师团队建设在科室教育中的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鼓励医师安心在临床一线教学,激励医师提高临床教学能力,需要制定合理政策导向,需要建立专业化和客观化的评价体系,完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医院将医师的晋升途径分为科研型、复合型、临床型、教学型4种。本科室属于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医院及科室正高或副高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的分类绩效考核为教学、医疗和科研3个板块,其中科研型和复合型医师的绩效考核比重,科研考评均占40%以上,包括SCI论文影响因子≥7分,并要求获得国家级课题,而教学比重仅占10%~20%,且科室有一部分带教老师是属于科研型、复合型(科研+临床)和临床型医师,而教学型医师类型的带教老师比例不足,容易造成一线临床医师迫于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除了应付临床基本的诊疗工作如开立医嘱、书写病史等,忽视对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带教和自身的教育培训拓展;代替传统的“一刀切”,针对性地矫正当前各大医院内部评价体系中偏重科研的现状。把评价体系从“一把尺子”变成“多维通道”,为加强科室医师教学能力,本院首创了教学型医师类型,这部分医师热爱教学,愿意在教学工作上花时间,反之科研时间不足,因此本院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2018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医师培养进行分类,即分类培养、分类考核、分类管理、分类晋升,为有带教热情的医师提供了正高或副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晋升通道;对于教学型医师评审分类绩效考核的教学考评比重上升至40%,另外兼顾医疗40%,将科研比重降低为20%,SCI论文影响因子降为≥2分,均具备市级或局级项目即可,从而减轻教学型医师发表SCI论文和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压力,也吸引一部分科研型、复合型和临床型医师转型教学型医师;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为了教学型医师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备课和带教,减少医疗手术和门诊的绩效考评系数,从而协调住院医师、带教型医师以及其他医师的工作,使教学型医师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工作中,具体教学指标分为:(1)教学能力24%:近两年每年承担本科室理论授课不少于3学时或主持不少于6次教学活动,参编各级教材或以第一负责人取得医院及以上教学项目/成果≥2项。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教学论文≥2篇。(2)能动性评估指标16%:取得院内继续教育合格资质,完成教育处和学科规定的教学秘书工作周期,具有教师资格证、PBL资格证、医院教学综合能力测定合格证,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