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道篇》
作者 | 曾宪明等编写 编者 |
---|---|
出版 |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3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4245·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55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养生思想的起源1
(一)中国养生学渊源1
(二)养生理论及学派的发展3
(三)养生的作用及实质6
二、祖国医学论天年8
(一)天年8
(二)衰老9
(三)早衰10
三、老与变老12
(一)衰老变化12
1.老年人五脏的特点12
2.老年人精、气、神的变化13
(二)健康老人的特征16
(一)肾气虚衰20
四、衰老原因论20
(二)脾胃衰弱21
(三)阴阳俱损22
(四)精血衰耗23
五、养生的原则25
(一)保养精神25
(二)适应四时26
(三)调节饮食27
(四)劳逸结合28
(五)节欲养精29
(六)食药养生30
六、养生方法32
(一)古代养神法32
1.清静养神法32
2.安心养神法33
4.精神寄托法35
3.节制情感法35
5.四时调神法36
6.以心治神法37
(二)四时养生法38
1.春季养生法38
2.夏季养生法40
3.秋季养生法43
4.冬季养生法45
(三)健身养生法47
1.头发养生法47
2.颜面防皱法50
3.固齿养生法50
4.咽唾养生法52
5.健脑养生法54
6.腿足养生法56
7.养生十六宜59
8.陆地仙经63
(四)睡眠卫生70
(五)食补72
1.食补简史72
2.药食同源,各有属性74
3.善保胃气,以食补虚75
4.食饮有节,淡食多补77
5.老人食补,宜用粥养78
(六)药补80
1.春夏秋冬,补益有别81
2.因人而异,合理补益83
3.补药滥用,有损无益85
4.养生保健方选88
庄子89
七、养生学家89
孔子90
彭祖93
葛洪94
嵇康96
孙思邈97
苏东坡99
陈直101
朱丹溪103
叶天士105
八、古代养生诗词选108
长歌行 汉乐府108
龟虽寿 曹操110
三叟长寿歌 应璩112
登山 谢道韫113
一日复一夕*阮籍114
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116
卫生道 孙思邈118
江村 杜甫119
江汉 杜甫120
寿翁兴 元结121
海漫漫 白居易123
过野叟居 马戴125
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126
无题 苏轼127
枸杞 苏轼128
自戒 苏轼130
浣溪沙 苏轼131
水调歌头 苏轼132
点绛唇 叶梦得134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136
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 范成大137
春日览镜有感 范成大139
定风波 京镗141
铭座 陆游142
白发 陆游144
养生 陆游145
戏作野兴 陆游146
夜赋 陆游147
养生 陆游149
杂感(一) 陆游151
杂感(二) 陆游152
杂感(三) 陆游153
晨起 陆游154
灌园 陆游155
野兴(一) 陆游156
野兴(二) 陆游158
病后作 袁枚159
偶成 袁枚161
遣怀杂诗 袁枚162
老行 袁枚162
书所见 袁枚163
八十自寿 袁枚164
喜老 袁枚166
老迟 佚名167
津液 佚名168
濯足 佚名169
四时呼吸歌 佚名170
无事 佚名171
十叟长寿歌 佚名172
1984《寿道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宪明等编写 1984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长寿之道
- 1981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
-
- この道五十年:喜寿記念
- 1965.11 明星学苑編集委員会
-
- 最新长寿之道
- 1987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道家秘传养生长寿功法
- 1987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 中国道教养生长寿术
- 1992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道在养生 道教长寿术
- 199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健身长寿之道
- 1990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寿星养生之道
- 1994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 100名中外寿星的长寿之道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益寿之道
- 1991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 长寿之道
- 1981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健康长寿之道
- 1983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