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读本》
作者 | 贾明如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5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350830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031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4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的涵义和范围4
一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涵义和范围4
二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涵义和范围6
三 我国界定国家公务员范围的主要考虑7
第二节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背景和过程10
一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背景10
二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过程12
三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15
第三节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16
一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17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7
三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17
四 注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18
五 坚持从实际出发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18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20
一 公开原则20
二 平等原则21
三 竞争原则22
四 择优原则23
第五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施行24
一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24
二 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的特点26
三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施行28
第二章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30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涵义和特点30
一 国家公务员义务的涵义30
二 国家公务员权利的涵义31
三 国家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特点32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产生及意义34
一 国家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产生34
二 国家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法律规定形式35
三 我国规定国家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意义36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38
一 国家公务员义务的分类38
二 国外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40
三 我国国家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41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44
一 国家公务员权利的分类44
二 国外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46
三 我国国家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47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51
第一节职位分类的涵义及其意义51
一 职位分类的涵义51
二 职位分类的产生和发展54
三 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55
第二节职位分类的原则57
一 职位因素与品位因素兼顾原则57
二 系统原则58
三 最低职位数量原则59
四 整分合原则59
五 能级原则60
第三节职位分类的基本程序61
一 职位调查61
二 职位分析62
三 职位评价63
四 制定职位说明书64
五 职位归级64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65
一 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66
二 级别的设置和确定67
三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67
第四章 国家公务员的录用69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涵义及其意义69
一 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涵义69
二 录用考试制度的由来71
三 实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意义72
第二节报考国家公务员的资格条件74
一 国外公务员报考的资格条件规定74
二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报考资格条件76
三 我国与西方国家公务员报考资格条件的区别77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办法和主管机关78
一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办法78
二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标准79
三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主管机关80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程序81
一 发布招考公告82
二 报考者资格审查82
三 公开考试82
四 考核84
五 录用84
六 试用85
第五章 国家公务员的考核87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考核的涵义及其意义87
一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涵义87
二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意义89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原则和内容93
一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原则93
二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96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考核的方法和程序99
一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方法99
二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程序102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和考核的管理机关103
一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等次103
二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管理机关104
第六章 国家公务员的奖励106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涵义及其意义106
一 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涵义106
二 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意义108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奖励的基本原则110
一 依法管理原则110
二 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110
三 奖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111
四 奖励的民主、公开和公正原则112
五 及时、适度、注重实效原则113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条件和种类113
一 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条件113
二 国家公务员奖励的种类115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权限和程序116
一 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权限116
二 国家公务员奖励的程序117
第七章 国家公务员的纪律118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纪律的涵义及违纪行为118
一 国家公务员纪律的涵义118
二 国家公务员的违纪行为120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条件和种类125
一 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条件125
二 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种类127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实施程序、批准权限及行政处分的解除129
一 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实施程序129
二 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批准权限132
三 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解除133
第八章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134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涵义及其意义134
一 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涵义134
二 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意义135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晋升的种类和条件138
一 国家公务员晋升的种类138
二 国家公务员晋升的条件141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原则和实施程序142
一 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原则142
二 国家公务员晋升的程序147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的降职148
一 国家公务员降职的原则148
二 国家公务员降职的条件149
三 国家公务员降职的方式150
四 国家公务员降职的程序150
第九章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151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涵义及其意义151
一 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涵义151
二 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意义152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任职的原则和形式154
一 国家公务员任职的原则154
二 国家公务员任职的形式156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任职的条件和程序157
一 国家公务员任职的条件157
二 国家公务员任职的程序158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的免职159
一 国家公务员免职的条件159
二 国家公务员免职的程序160
第十章 国家公务员的培训162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培洲的涵义及其意义162
一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涵义及特点163
二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意义165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及原则168
一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根据168
二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原则169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种类173
一 初任培训173
二 资格培训174
三 转任培训175
四 定期轮训176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的培训机构177
一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管理机构177
二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教育机构179
第十一章 国家公务员的交流182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交流的涵义和意义182
一 国家公务员交流的涵义182
二 国家公务员交流的意义184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交流的形式187
一 调任187
二 转任190
三 轮换192
四 挂职锻炼194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交流的原则195
一 合法性原则195
二 稳定性原则196
三 科学性原则196
四 工作需要原则196
五 合理原则197
六 个人服从组织原则197
第十二章国家公务员的回避198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回避的涵义及其意义198
一 建立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必要性199
二 建立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意义及作用202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回避的范围203
一 配偶203
二 血亲204
三 姻亲205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回避的种类206
一 职务回避206
二 公务回避208
三 地区回避209
第四节实行回避制度的原则210
一 增强国家公务员的回避意识210
二 健全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211
三 做好人员的调整工作211
四 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212
五 加强群众监督和组织监督212
第十三章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213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的工资213
一 国家公务员工资的涵义及意义214
二 国家公务员工资的构成216
三 确立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220
四 确定国家公务员工资的依据223
五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增资办法225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的保险229
一 国家公务员保险的涵义及意义230
二 国家公务员保险的内容及特征231
三 国家公务员保险确立和实施的原则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232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的福利233
一 国家公务员福利的涵义及作用233
二 国家公务员福利的性质与内容234
三 确定国家公务员福利的原则236
第十四章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237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涵义及意义237
一 国家公务员辞职的涵义及意义238
二 国家公务员辞退的涵义及意义241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的辞职246
一 国家公务员辞职的条件246
二 国家公务员辞职的程序250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的辞退251
一 国家公务员辞退的条件252
二 国家公务员辞退的程序255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法律后果256
一 国家公务员辞职的法律后果256
二 国家公务员辞退的法律后果257
第十五章 国家公务员的退休259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退休的涵义及其意义259
一 国家公务员退休的涵义260
二 建立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意义260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退休的条件263
一 退休条件的涵义264
二 强制退休的条件265
三 自愿退休的条件265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方式及退休审批266
一 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方式266
二 国家公务员的退休审批269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退休后的待遇269
一 政治待遇270
二 养老保险金271
三 其他待遇271
第五节国家公务员退休后的管理272
一 管理的涵义及内容272
二 管理的机构及方式273
第十六章 国家公务员的申诉控告276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涵义及意义277
一 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涵义277
二 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性质278
三 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意义280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权利的确认及提起的条件282
一 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权利的确认283
二 国家公务员提起申诉控告的条件285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受理机关286
一 受理国家公务员申诉的机关286
二 受理国家公务员控告的机关288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责任制度289
一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错误处理国家公务员应承担的责任289
二 国家公务员行使申诉控告权利时应承担的义务290
三 受理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机关应承担的义务291
第十七章国家公务员的管理与监督293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管理与监督的涵义及意义293
一 国家公务员管理与监督的涵义293
二 国家公务员管理与监督的意义和作用295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管理与监督机构及其职责300
一 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300
二 行政监察机关在国家公务员管理方面的职责306
第三节 监督处理措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309
1993《国家公务员读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贾明如主编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国家公务员制度
- 1992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简明读本
- 1993
-
- 国家公务员考核实务
- 1994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培训实务
- 1995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
- 1993 济南:黄河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制度简明读本
- 1994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法律知识讲座
- 1996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金融读本
- 1999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必读
- 1990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公务员行为规范读本
- 1996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手册
- 198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管理
- 1996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 1988.07 重庆市:重庆大学出版社
-
- 国家公务员概论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