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基础学》求取 ⇩

绪论1

第一章 阴阳五行3

第一节 阴阳学说3

一、阴阳的基本含义3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3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5

二、阴阳学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5

(一)阴阳对立6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6

(三)阴阳消长8

(四)阴阳转化9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0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1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2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4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4

一、五行的基本含义18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18

[现代研究]18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19

二、五行学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20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1

(一)五行的特性21

(二)对事物属性的分类21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22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8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8

(二)说明脏腑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29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2

[现代研究]37

第三节 精气学说40

一、气的基本含义40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41

(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41

(二)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41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42

(一)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42

(二)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4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3

(五)用于判断疾病的预后44

(四)用于诊断和治疗44

[现代研究]45

第二章 脏象47

第一节 五脏51

一、心(附:心包)51

(一)心的部位和形态51

(二)心的生理与病理52

(三)心与躯体官窍的关系56

[现代研究]56

(二)肺钓生理和病理58

(一)肺的部位和形态58

二、肺58

(三)肺和躯体官窍的关系60

(四)肺的生理特性61

[现代研究]62

三、脾64

(一)脾的部位和形态64

(三)脾与躯体官窍的关系67

(四)脾的生理特性68

[现代研究]69

(一)肝的部位和形态72

四、肝72

(二)肝的生理和病理73

(三)肝与躯体官窍的关系76

(四)肝的生理特性77

[现代研究]78

五、肾81

(一)肾的部位和形态81

(二)肾的生理和病理82

(二)胂的生理和病理85

(三)肾与躯体官窍的关系87

(四)肾阴肾阳与命门学说89

[现代研究]91

第二节 六腑95

一、胆95

(一)胆的部位和形态95

(二)胆的生理和病理95

二、胃97

(一)胃的部位和形态97

(二)胃的生理和病理97

(三)胃的生理特性98

(一)大肠的部位相形态99

(二)小肠的生理和病理99

四、大肠99

(一)小肠的部位和形态99

三、小肠99

(二)大肠的生理和病理100

五、膀胱100

(一)膀胱的部位和形态100

(二)膀胱的生理和病理100

六、三焦101

(一)三焦的部位和形态101

(二)三焦的生理和病理102

一、脑103

第三节 奇恒之腑103

(三)三焦辨证的概念103

二、髓104

三、骨104

四、脉104

(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104

(二)运送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104

五、女子胞105

(一)与肾脏的关系105

(二)与冲、任、督、带四脉的关系105

(三)与心、肝、脾三脏的关系105

(一)心与肺的关系106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10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06

(二)心与脾的关系107

(三)心与肝的关系107

(四)心与肾的关系108

(五)肺与脾的关系109

(六)肺与肝的关系110

(七)肺与肾的关系111

(八)肝与脾的关系111

(九)肝与肾的关系113

(十)脾与肾的关系114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116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116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116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116

(三)脾和胃的关系117

(四)肝与胆的关系119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119

第五节 气、血、津液、精、神120

一、气121

(一)气的基本概念121

(三)气的运行和运动形式122

(二)气的生成122

(四)气的生理功能123

(五)气的分类124

二、血130

(一)血液的生成130

(二)血液的循行131

(三)血液的生理功能131

三、津液132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132

(二)津液的代谢132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133

(二)精的分类134

(三)精的生理功能134

四、精134

(一)精的基本概念134

五、神135

(一)神的基本概念135

(二)神的生成135

(三)神的生理功能135

六、气血津液精神之间的关系136

(一)气和血的关系136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137

(四)气和神的关系138

(三)气和精的关系138

(五)血和津液的关系139

(六)血和精的关系139

(七)血和神的关系139

(八)精和津液的关系140

(九)精和神的关系140

(十)津液和神的关系140

[现代研究]141

三、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143

二、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143

一、气化的基本含义143

第六节 气化概论143

四、气化运动的基本规律144

(一)气化运动与脏腑的关系144

(二)气化运动与经络的关系146

五、呼吸、循环、消化、水液的气化运动147

(一)呼吸系统的气化运动147

(二)循环系统的气化运动147

(三)消化系统的气化运动147

(四)水液代谢的气化运动148

一、经络的含义149

二、经络的分类149

第三章 经络149

第一节 经络的含义、分类和命名149

三、经络的命名150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151

一、生理方面151

(一)保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相对平衡和协调151

(二)运行气血津液152

(三)信息传导作用152

(四)抗御外邪,保卫机体152

(二)经络是病理反应的途径153

(三)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153

二、病理方面153

(一)经络是病邪传播的途径153

三、诊断方面154

四、治疗方面154

第三节 十二经脉155

一、十二经脉的特点155

(一)名称分类155

(二)络属关系155

(三)循行规律156

(四)分布规律157

(五)病变特点157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与病侯157

(一)手太阴肺经157

(二)手阳明大肠经158

(三)足阳明胃经158

(四)足太阴脾经159

(五)手少阴心经159

(七)足太阳膀胱经160

(六)手太阳小肠经160

(八)足少阴肾经161

(九)手厥阴心包经161

(十)手少阳三焦经161

(十一)足少阳胆经162

(十二)足厥阴肝经163

第四节 奇经八脉163

一、奇经八脉的特点163

(一)络属特点163

(二)分布特点163

(一)督脉164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和病侯164

(二)任脉164

(四)俞穴特点164

(三)走向特点164

(五)病理特点164

(三)冲脉165

(四)带脉166

(五)阴跷脉166

(六)阳跣脉166

(七)阴维脉167

(八)阳维脉167

(三)生理作用177

(一)手太阴络脉177

二、十五络脉的循行与病侯177

(四)病变特点177

(一)名称特点177

(二)循行规律177

一、十五络脉的特点177

第五节 十五络脉177

(二)手少阴络脉178

(三)手厥阴络脉178

(四)手阳明络脉178

(五)手太阳络脉178

(六)手少阳络脉178

(十一)足少阴络脉179

(十)足太阴络脉179

(八)足太阳络脉179

(九)足少阳络脉179

(七)足阳明络脉179

(十二)足厥阴络脉180

(十三)任脉之络180

(十四)督脉之络180

(十五)脾之大络180

第六节 十二经别180

一、十二经别的特点180

(一)名称特点180

(六)病变特点181

(五)生理作用181

(四)经别的脏腑联属*181

(三)循行规律181

(二)循行特点181

二、十二经别循行与六合182

(一)是太阳—足少阴(一合)182

(二)足少阳—足厥阴(二合)182

(三)足阳明—足太阴(三合)182

(四)手太阳—手少阴(四合)183

(五)手少阳—手厥阴(五合)183

(六)手阳明—手太阴(六合)183

(二)循行特点184

(一)名称特点184

一、十二经筋的特点184

第七节 十二经筋184

(三)相结规律185

二、十二经筋循行与病侯185

(一)足太阳之筋 仲春痹185

(二)足少阳之筋 孟春痹185

(三)足阳明之筋 季舂痹185

(六)足厥阴之筋 季秋痹186

(七)手太阳之筋 仲夏痹186

(八)手少阳之筋 季夏痹186

(五)足少防之筋 孟秋痹186

(四)足太阴之筋 仲秋痹186

(九)手阳明之筋 孟夏痹187

(十)手太阴之筋 仲冬痹187

(十一)手厥阴之筋 孟冬痹187

(十二)手少阴之筋 季冬痹187

第八节 人体各部的经络分布188

一、头面部188

二、颈部189

三、躯干部189

四、阴部189

五、畦腑之间的经脉联系189

[现代研究]190

第一节 病因194

第四章 病因病机194

一、外界致病因素195

(一)六淫195

(二)疫疠204

(三)寄生虫205

(四)外伤206

二、机体内部因素206

(一)七情206

(二)饮食失调207

(一)劳倦208

三、其他致病因素208

(二)痰饮209

(三)淤血212

[现代研究]216

第二节 发病219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220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220

(二)外来邪气是构成疾病的重要条件220

二、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221

(一)邪正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221

(三)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关系222

(二)阴阳是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222

(四)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223

三、体质在发病上的意义223

(一)体质(或气质)的概念223

(二)体质的分类224

(三)体质在发病上的意义225

第三节 病理227

一、基本病理227

(一)表里出入227

(三)邪正虚实228

(二)寒热进退228

(四)阴阳失调230

(五)升降失常233

二、脏腑病理236

(一)五脏病理237

(二)六腑病理242

三、经络病理243

(一)十二经脉病理243

(二)奇经八脉的病理245

第四节 疾病的传变246

一、疾病传变的含义246

(一)外感疾病的传变247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247

(二)内伤杂病的传变249

三、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250

第五节 疾病的转归251

一、正盛邪退251

二、邪盛正衰251

(一)邪去正伤251

(二)邪盛正衰251

三、明阳离决251

第五章 诊法252

(一)望神253

第一节 望诊253

一、望神色形态253

(二)望色255

(三)塑形体258

(四)望动态259

二、望舌260

(一)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60

(二)舌诊的方法260

(三)舌诊的内容261

(四)舌诊的临床意义268

[现代研究]274

(一)望头与发276

三、头面部望诊276

(二)望目277

(三)望鼻279

(四)望耳280

(五)望唇281

(六)望齿、龈281

(七)望咽喉281

(八)望颈项281

(二)痘疮282

(一)发黄282

四、望皮肤282

(三)斑诊283

(四)白?284

(五)痈、疽、疗、疖284

五、望分泌物和排泄物285

(一)痰液285

(二)呕吐物285

(三)大便285

(三)指纹的临床意义286

(一)三关286

(二)望指纹方法286

(四)小便286

六、望小儿指纹286

[现代研究]287

第二节 闻诊288

一、听声音288

(一)语言288

(二)呼吸289

(六)呕吐290

(一)嗅病体气味290

二、嗅气味290

(五)嗳气290

(四)呃逆290

(三)咳嗽290

(二)嗅口气味291

(三)嗅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气味291

第三节 问诊291

一、一般项目292

二、主诉292

三、现病史292

(一)寒热292

(二)汗295

(三)疼痛297

(四)睡眠301

(五)饮食口味302

(六)二便304

四、既往病史305

五、个人史305

(一)月经305

(二)带下307

(三)胎产307

第四节 切诊307

一、脉诊307

(一)脉诊的意义308

(二)脉诊的部位308

(三)脉诊的方法311

(四)脉诊的步骤314

(五)正常脉象314

(六)病理脉象317

(七)相兼脉与主病335

(八)寸关尺独异脉象主病335

(九)脉证的顺逆与从舍336

(十)诊妇女脉337

(十一)诊小儿脉338

二、按诊339

(一)按肌肤339

(四)按腧穴340

(二)按手足340

(三)按胸腹340

[现代研究]341

第五节 病案的编写344

一、病案的重要意义344

二、病案书写的注意事项344

(一)真实344

(二)全面344

(三)整洁344

三、病案的内容和要求345

(一)四诊部分345

(四)签名345

(二)辨证部分346

(三)诊断部分347

(四)立法部分347

(五)处方部分347

(六)医嘱347

(七)记录者签名347

第六章 辨证350

第一节 八纲辨证352

一、表里352

(一)表证352

(二)里证354

(三)半表半里证355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355

二、寒热356

(一)寒证356

(二)热证357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357

(四)寒证和热证虚实的鉴别357

(五)寒证与热证的关系358

三、虚实360

(一)虚证361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362

(三)虚证和实证的鉴别362

(二)实证362

四、阴阳364

(一)阴证和阳证364

(二)亡阴与亡阳365

[现代研究]366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368

一、气病辨证368

(一)气虚证368

(二)气陷证369

(一)血虚证371

二、血病辨证371

(四)气逆证371

(二)血淤证373

(三)血热证374

三、气血同病辨证375

(一)气滞血淤证375

(二)气血俱虚证375

(三)气虚失血证375

(三)气滞证376

(四)气随血脱证376

四、津液病辨证376

(一)津液不足376

(二)水液停滞377

第三节 脏腑辨证382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383

(一)心病辨证383

(二)小肠的辨证390

(三)小结393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394

(一)肺病辨证394

(二)大肠病辨证399

(三)小结402

(一)脾病辨证403

三、脾与胃病辨证403

(二)胃的病辨证409

(三)小结412

四、肝与胆病辨证414

(一)肝病辨证414

(二)胆病辨证424

(三)小结42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427

(一)肾病辨证428

(二)膀胱病辨证432

(三)小结434

第四节 六经辨证435

一、太阳病证治436

(一)太阳经证437

(二)太阳腑证440

(三)太阳变证442

二、阳明病证治447

(一)阳明经证447

(二)阳明腑证448

(三)阳明发黄449

三、少阳病证治450

(一)少阳病主证450

(二)少阳兼证451

四、太阴病证治452

(一)太阴病主证452

(二)太阴病兼证452

(三)太阴发黄453

五、少阴病证治453

(一)寒化证454

(二)热化证456

(三)少阴病兼证457

六、厥阴病证治457

(一)上热下寒457

(二)厥阴病厥逆证458

(三)厥阴病吐利证459

(四)厥热胜复460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461

一、工分证治462

(一)风热犯卫462

(二)外感温燥463

(三)阴虚感温463

二、气分证治463

(四)热结阳明464

(三)热扰胸膈464

(二)燥热伤肺464

(一)热邪壅肺464

(五)热郁胆经465

三、营分证治465

(一)热伤营阴466

(二)热陷心包466

四、血分证治467

(一)血热动血467

(二)血热动风468

(三)血热阴伤468

第六节 三焦辨证469

一、上焦湿热470

(一)湿遏卫气471

(二)痰浊蒙蔽心包471

二、中焦湿热472

(一)湿重于热472

(二)热重于湿473

(三)湿热并重473

三、下焦湿热473

(一)湿重于热474

(二)热重于湿474

(一)调养精神情志476

一、未病先防476

第七章 防治476

第一节 预防476

(二)适应自然环境477

(三)加强身体锻炼477

(四)药物预防477

二、既病防变477

第二节 治则478

一、治病必求其本478

(一)正冶与反治478

(二)治标与治本480

二、扶正与祛邪482

三、调整阴阳483

(一)泻其有余483

(二)补其不足483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83

(一)因时制宜483

(二)因地制宜484

(三)因人制宜484

(一)辛温解表485

(二)辛凉解表485

第三节 治法485

一、汗法485

(三)扶正解表486

(四)使用汗法的注意事项486

(一)清热泻火487

(二)清热凉血487

(三)清热解毒487

(四)清脏腑热487

(六)滋阴清热488

(七)使用清法的注意事项488

(五)清化湿热488

二、清法488

三、下法489

(一)寒下489

(二)温下489

(三)润下489

(四)逐水489

(五)攻补兼施490

(六)使用下法的注意事项490

四、和法490

(六)使用和法的注意事项491

(五)开达募原491

(四)分消走泄491

(三)调和肠胃491

(一)和解少阳491

(二)调和肝脾491

五、温法492

(一)温中祛寒492

(二)回阳救逆492

(三)温经散寒492

(四)温阳利水492

(一)补气493

(二)补血493

六、补法493

(五)使用温法的注意事项493

(三)补阴494

(四)补阳494

(五)使用补法的注意事项494

七、消法494

(一)消食导滞495

(二)软坚消结495

(三)消痈排脓495

八、理气法495

(一)活血化淤496

(三)使用理气法的注意事项496

九、理血法496

(一)行气法496

(二)降气法496

(二)止血法497

(三)使用理血法的注意事项497

十、祛湿法497

(一)芳香化湿498

(二)清热利湿498

(三)苦温燥湿498

(四)利水渗湿498

(一)燥湿化痰499

(三)温化寒痰499

(二)清化热痰499

十一、祛痰法499

(六)使用祛湿法的注意事项499

(五)祛风胜湿499

(四)润燥化痰500

(五)祛风化痰500

(六)消痰软坚500

(七)使用祛痰法的注意事项500

十二、润燥法500

(二)敛肺止咳501

(一)固表止汗501

十三、固涩法501

(三)使用润燥法注意事项501

(一)轻宣润燥501

(二)滋润内燥501

(三)涩肠止泻502

(四)固楮缩尿502

(五)固崩止带502

(六)使用固涩法的注意事项502

十四、安神法502

(三)使用安神法的注意事项503

(一)疏散外风503

十五、祛风法503

(二)镇惊安神503

(一)养血安神503

(二)平肝熄风504

(三)使用祛风法的注启事项504

十六、开窍法504

(一)清心开窍504

(二)豁痰开窍504

(三)辟秽开窍505

(四)使用开窍法的注意事项505

二、干支甲子506

一、运气的概念506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506

第八章 五运六气506

(一)天干地支507

(二)甲子509

三、五运510

(一)大运510

(二)主运512

(三)客运515

四、六气515

(一)十二支化气516

(二)主气517

(三)客气518

(四)客主加临521

五、运气相合523

(一)运气相临的盛衰523

(二)天符岁会523

(三)太过不及与平气525

第二节 标本中气527

一、标本中气的含义527

二、标本中气的分配规律527

(三)阳明厥阴,从乎中气528

(二)标本异气,从本从标528

(一)标本同气,皆从本化528

三、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528

四、标本中气与生理529

五、标本中气与治疗530

(一)生于本者,求之于本530

(二)生于标者,求之于标530

(三)生于中气者,求之于中气531

(四)生于标本,标本兼施531

第三节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531

一、运气与生理531

二、运气与发病532

(一)五运与发病533

(二)六气与发病535

三、运气与防病539

四、运气与治疗540

(一)主气客气致病的治疗540

(二)六气相胜的治疗541

(三)六气之复的治疗542

(四)司天在泉淫胜的治疗542

五、运气与预后545

附录一、常用方剂索引546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557

1985《实用中医基础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德新编著 1985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  1  中医学基础(1991 PDF版)
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 1 中医学基础
199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2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2 长沙市卫生局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1978 PDF版)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
19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1994 PDF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
1994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1979 PDF版)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
197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基础医学实验(1994 PDF版)
基础医学实验
1994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用基础化学(1999 PDF版)
医用基础化学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命的护神-妇产科专家林巧稚(1989 PDF版)
生命的护神-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1989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医用基础化学(1991.06 PDF版)
医用基础化学
1991.06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医用基础化学(1997 PDF版)
医用基础化学
1997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医用基础化学(1993 PDF版)
医用基础化学
1993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用基础化学(1987 PDF版)
医用基础化学
1987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学(1991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医用化学基础(1976 PDF版)
医用化学基础
1976 沈阳医学院化学教研组
医用基础化学(1998 PDF版)
医用基础化学
1998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