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求取 ⇩

绪论1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一)整体观念1

目录1

(二)辨证论治2

(三)防重于治2

二、《中医学基础》的基本内容3

第一章 中国医学发展概况5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医药知识的萌芽5

一、医药起源于生产劳动5

一、医药的初步发展6

二、巫术的产生及对医药的影响6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医疗实践的初步发展6

二、对疾病和卫生保健的认识7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7

一、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7

(一)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8

(二)民间医家的贡献9

二、中国医学的全面发展10

(一)医学文献的整理10

(二)临床医学的发展与中药学方剂学的充实10

(三)医学教育、卫生保健和中外医药交流12

(四)医学上的学术争鸣13

三、中国医学发展的新形势14

(一)古医籍的整理和医药学进一步的发展14

(二)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15

(三)卫生保健和中外交流16

第四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中医西医两个体系16

一、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影响17

二、反动统治时期的医药卫生情况18

三、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18

第一节 阴阳20

第二章 阴阳五行20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21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和依存21

(二)阴阳的相互消长21

(三)阴阳的相互转化22

二、阴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22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2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2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3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23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23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24

第二节 五行2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4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25

二、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26

(一)用五行特性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26

(二)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说明脏腑间的关系和疾病的传变26

(三)五行在诊断治疗上的运用26

第三章 脏腑28

第一节 脏腑29

一、五脏29

(一)心29

(二)肺30

〔附〕心包络30

(三)脾31

(四)肝32

(五)肾33

〔附一〕命门35

〔附二〕女子胞36

二、六腑36

(一)胆36

(二)胃36

(六)三焦37

(五)膀胱37

(三)小肠37

(四)大肠37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38

(一)脏与脏38

(二)脏与腑40

(三)腑与腑41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41

一、精41

(四)卫气42

(三)营气42

(二)宗气42

(一)元气42

二、气42

三、血43

(一)血的生成43

(二)血的功能43

四、津液43

(一)津液的生成44

(二)津液的功能44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和作用45

二、经络的组成45

第四章 经络45

三、经络的生理及应用46

一、经络的概念46

第二节 十二经脉47

一、十二经的命名47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47

(一)手太阴肺经47

(二)手阳明大肠经48

(三)足阳明胃经49

(四)足太阴脾经50

(五)手少阴心经51

(六)手太阳小肠经52

(七)足太阳膀胱经53

(八)足少阴肾经54

(九)手厥阴心包经55

(十)手少阳三焦经56

(十一)足少阳胆经57

(十二)足厥阴肝经58

三、十二经脉的主要证候59

四、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流注次序61

第三节 奇经八脉63

一、督脉63

二、任脉64

三、冲脉65

四、带脉66

五、阴跷脉与阳跷脉67

六、阳维脉与阴维脉68

第五章 病因、病机70

第一节 病因70

一、六淫70

(一)风71

(二)寒72

(三)暑72

(四)湿73

(五)燥73

二、疫疠74

(六)火74

三、外伤和虫兽伤75

四、情志致病75

五、饮食劳逸76

第二节 病机77

一、邪正相争77

二、阴阳失调79

三、升降失常79

〔附〕病机十九条80

第一节 望诊81

第六章 诊法81

(一)望神82

(二)望色82

一、望全身情况82

(三)望形体84

(四)望姿态84

二、望局部情况85

(一)望头与发85

(二)望目85

(三)望耳85

(六)望牙齿与齿龈86

(七)望咽喉86

(四)望鼻86

(五)望口唇86

(八)望皮肤87

三、望舌88

(一)舌的脏腑分部88

(二)望舌的注意事项88

(三)舌诊的内容89

〔附〕舌诊的现代研究简介91

(一)三关分部92

四、望小儿指纹92

(二)取纹方法93

(三)望指纹的内容93

〔附〕指纹的现代研究简介93

第二节 闻诊93

一、闻声音93

(一)发声93

(四)咳嗽94

(六)呃逆94

(五)呕吐94

(三)呼吸94

(二)语音94

(七)嗳气95

(八)太息95

二、嗅气味95

(一)口气95

(二)痰、涕95

(三)汗、血95

(四)二便95

(五)病室气味95

第三节 问诊95

三、问既往病史与家族史96

一、问一般情况96

二、问起病及疾病的经过96

四、问现在症状97

(一)问寒热97

(二)问汗97

(三)问头身97

(四)问饮食、口味98

(五)问二便98

(六)问胸腹99

(七)问睡眠99

第四节 切诊100

一、脉诊100

(八)问耳聋、耳鸣100

(十)问小儿病100

(九)问妇人病100

(一)脉诊的意义101

(二)脉诊的部位与脏腑分配101

(三)诊脉的方法102

(四)正常脉象102

(五)病脉与主病103

(六)相兼脉与主病108

〔附一〕败脉简介109

(七)脉证顺逆与从舍109

〔附二〕脉象现代研究简介110

二、按诊110

(一)按肌表110

(二)按手足110

(三)按脘腹111

(四)按俞穴111

〔附〕病案记录111

一、表里113

(一)表里的概念113

第七章 辨证113

第一节 八纲辨证113

(二)表证与里证114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114

〔附〕半表半里证114

二、寒热114

(一)寒热的概念114

(一)虚实的概念115

三、虚实115

(二)虚证与实证115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115

(二)寒证与热证115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116

四、阴阳116

(一)阴阳的概念116

(二)阴证与阳证116

(三)阴虚与阳虚117

(四)亡阴与亡阳117

五、八纲的相互关系118

(一)相互联系118

(二)相互转化119

(三)相互错杂120

(四)证候真假121

第二节 脏腑辨证122

一、脏病辨证123

(一)心病辨证123

(二)肺病辨证125

(三)脾病辨证127

(四)肝病辨证129

(五)肾病辨证132

二、腑病辨证133

(一)胆病辨证133

(二)胃病辨证134

(三)小肠病辨证135

(四)大肠病辨证135

(五)膀胱病辨证136

三、脏腑兼病辨证136

(一)心肺气虚136

(二)心脾两虚137

(三)心肾不交137

(四)肺脾两虚137

(八)肝胃不和138

(七)肝脾不调138

(六)肺肾阴虚138

(五)肝火犯肺138

(九)脾肾阳虚139

(十)肝肾阴虚139

第三节 六经辨证139

一、太阳病证140

(一)太阳经证140

(二)太阳腑证141

(三)太阳兼证141

二、阳明病证142

(一)阳明经证142

(二)阳明腑证142

三、少阳病证143

(三)湿热发黄143

(一)少阳主证144

(二)少阳兼证144

四、太阴病证144

五、少阴病证145

(一)少阴寒化证145

六、厥阴病证146

(一)厥阴寒证146

(二)少阴热化证146

(二)厥阴热证147

(三)蛔厥147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147

一、卫分证148

(一)邪在皮毛148

(二)邪在于肺148

二、气分证148

(五)热结胃肠149

(四)热郁肝胆149

四、血分证149

三、营分证149

(二)热壅于肺149

(一)胃热亢盛149

(三)热扰胸膈149

(一)血热妄行150

(二)血热伤阴150

(三)亡阴失津150

(四)气血两燔150

(五)热动肝风150

第五节 三焦辨证151

一、上焦病证151

(一)寒湿证151

(一)湿热证152

(二)湿热证152

二、中焦病证152

(二)痰热证153

(三)湿滞证153

三、下焦病证153

(一)湿滞膀胱153

(二)湿滞大肠153

(三)化燥动血153

第六节 气、血、痰、食辨证154

一、气病的辨证154

(一)气虚154

(四)气厥155

(二)气滞155

(三)气逆155

二、血病的辨证156

(一)血虚156

(二)血瘀156

(三)出血157

(四)血厥158

三、痰病的辨证158

(三)寒痰159

(四)湿痰159

(二)热痰159

(一)风痰159

(五)燥痰160

(六)梅核气160

(七)痰火郁结160

(八)痰厥160

四、食病的辨证161

(一)伤食161

(二)食积161

(三)食厥162

第八章 治则163

一、治病求本163

二、扶正祛邪164

(三)标本同治164

(一)急则治其标164

(二)缓则治其本164

三、正治反治165

(一)正治法165

(二)反治法165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66

(一)因时制宜166

(二)因地制宜167

(三)因人制宜167

一、钱乙168

第九章 各家学说选编168

二、刘完素170

三、张从正172

四、李杲174

五、陈自明176

六、朱震亨178

七、张介宾180

八、李中梓183

九、王清任185

附录 参考方剂187

1979《中医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编写组编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学(1978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78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沈阳医学院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PDF版)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学( PDF版)
中医基础学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1972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2 长沙市卫生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1994 PDF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
1994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1979 PDF版)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
197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5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学(1991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4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8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3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