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求取 ⇩

绪论1

上篇 基本理论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9

第一节 阴阳学说9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9

(一)阴阳可分9

(二)阴阳互根10

(三)阴阳制约11

(四)阴阳转化11

(二)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12

(一)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12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具体应用12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13

(四)诊断疾病的总纲13

(五)治法与用药的依据13

第二节 五行学说13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13

(一)五行的特性及其演绎归类13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14

(三)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来确定治疗原则15

(二)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解释脏腑之间的联系和疾病的传变15

二、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15

(一)根据五行的特性来解释脏腑功能的特性15

第二章 气血津液18

第一节 气18

一、气的生理功能18

二、气的病理变化19

(一)气虚(19)(二)气滞19

第二节血19

一、血的生理功能19

第三节津液20

一、津液的生理功能20

二、血的病理变化20

(一)血虚(20)(二)血瘀(20)(三)血热20

二、津液的病理变化21

(一)伤津和伤阴21

(二)水肿和痰饮21

第三章 经络22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与主要症候23

(一)手太阴肺经23

第一节 十二经脉23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23

(二)手厥阴心包经24

(三)手少阴心经24

(四)手阳明大肠经24

(五)手少阳三焦经24

(六)手太阳小肠经24

(七)足太阴脾经24

(十一)足少阳胆经25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25

(八)足厥阴肝经25

(十)足阳明胃经25

(九)足少阴肾经25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26

四、十二经脉的同气相通26

第二节 奇经八脉26

六、阴维脉、阳维脉27

四、带脉27

五、阴跷脉、阳跷脉27

二、督脉27

一、任脉27

三、冲脉27

第三节 人体各部的经络分布28

一、头面部28

(一)头顶28

(二)脑髓28

(三)眼28

(四)耳28

(五)鼻28

(六)舌28

(二)脾脏29

(六)胃腑29

(五)肝脏29

(四)肾脏29

(三)心脏29

(七)齿29

(一)肺脏29

五、脏腑之间的经络联系29

四、阴部29

三、躯干部29

二、颈部29

附:经络循行图解30

一、湿邪致病的特性32

第四章 脏腑48

一、心的生理与病理49

(一)心主血脉49

(二)心藏神49

(三)心气、心血、心阴、心阳49

第一节 心(附心包)49

(三)心肾相交50

第二节 肺50

附:心包50

(一)心与小肠相为表里50

(二)心主血,脾统血50

二、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50

(五)心开窍于舌50

(四)心与汗的关系50

(一)肺与大肠相为表里51

二、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51

(四)肺开窍于鼻51

(三)肺主皮毛51

(二)通调水道51

(一)肺主气51

一、肺的生理与病理51

(二)肺主气,心主血52

(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52

(四)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52

第三节 脾、胃与肠52

一、脾、胃、肠的生理和病理52

(一)脾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52

(二)脾统血53

(三)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53

(四)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53

(五)小肠主分清别浊,大肠主传化糟粕53

二、脾与胃及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53

(一)脾与胃相为表里53

(一)肝主疏泄54

一、肝与胆的生理和病理54

(三)肾阳对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54

(二)肝气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54

第四节 肝与胆54

(二)肝藏血55

(三)肝主筋,其华在爪55

(四)肝开窍于目55

二、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55

一、肾的生理和病理56

(二)肾主骨生髓56

(一)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56

第五节 肾与膀胱(附命门)56

(二)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56

(一)肝藏血,心行之56

(三)肾主水液57

(四)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57

二、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57

附:命门58

附录脑、子宫、三焦58

一、脑58

(二)三焦的功能59

(一)三焦的部位59

三、三焦59

(三)心、肝、肾三脏的关系59

(二)冲任二脉的作用59

(一)肾脏精气的作用59

二、子宫59

(三)三焦辨症的概念60

第五章 疾病与病因61

第一节 致病因素61

一、外感六淫与疠气61

(一)风邪62

(五)暑邪63

(四)湿邪63

(三)火邪63

(二)寒邪63

(六)燥邪64

二、内伤七情64

三、饮食失调65

四、房室和劳倦损伤65

五、外伤、寄生虫及其他因素65

(一)外伤65

(二)寄生虫65

第二节 发病原理66

(三)痰66

(四)瘀血66

一、邪正斗争67

(一)正胜邪退67

(二)邪盛正衰67

第三节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矛盾67

二、阴阳失调68

(一)阴阳偏胜与偏亢的区别69

(二)气虚与血虚的联系69

(三)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69

下篇 辨症施治第六章 四诊71

第一节 望诊71

一、望神71

(一)得神71

(二)望动态72

(一)望面色72

三、望色泽72

二、望形态72

(二)失神72

(三)假神72

(一)望形体72

(二)辨斑和疹的色泽形态73

(三)辨白?的色泽形态73

四、舌诊74

(一)舌诊的意义74

(二)舌诊的方法74

(三)观察舌的形状74

(五)观察舌质的色泽75

(四)观察舌的运动75

(六)观察舌苔的性状76

(七)观察舌苔的色泽76

五、望头面部的形态77

(一)望头的形态77

(二)望发的色泽形态77

(三)望眼的色泽形态77

(四)望鼻的形态77

(五)望唇、齿、咽的色泽形态77

第二节 闻诊78

一、听声音78

(五)尿液78

(一)发音78

六、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望诊78

(三)呕吐物78

(二)涕泪78

(一)痰液78

(六)望颈脉搏动78

(四)粪便78

(一)病人身上散发的气味79

第三节 问诊79

(二)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气味79

(二)语言79

二、嗅气味79

(五)呃逆79

(四)咳嗽79

(三)呼吸79

一、问寒热80

二、问汗80

三、问头身80

(一)问小便81

六、问胸腹81

(三)问口味81

(二)问纳食81

(一)问渴饮81

五、问饮食口味81

(二)问大便81

四、问二便81

七、问耳目82

八、问睡眠82

九、问旧病82

(一)问有无宿疾82

(二)问治疗经过及服药宜忌82

十、问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82

第四节 切诊83

一、脉诊83

(一)诊脉方法83

(二)脉象84

(三)舍症从脉与舍脉从症87

(一)皮肤触诊88

(二)四肢触诊88

(三)胸部触诊88

(四)腹部触诊88

二、触诊88

(五)按俞穴89

第七章 八纲辨症90

第一节 表里91

一、表症91

二、里症91

三、辨别表症与里症的寒热虚实91

(一)辨别表症的寒热虚实91

(二)辨别里症的寒热虚实92

四、辨别半表半里症与表里同病92

第二节 寒热93

一、寒症93

二、热症93

三、辨别寒症和热症的虚实94

四、辨别寒热的夹杂94

五、辨别寒热的真假94

(一)真热假寒95

(二)真寒假热95

第三节 虚实95

一、虚症95

第四节 阴阳96

(二)虚实转化96

一、阴症和阳症96

二、实症96

三、辨别虚实夹杂和虚实转化96

(一)虚实夹杂96

二、阴虚、阳虚和亡阴、亡阳97

第八章 气血辨症98

第一节 气的辨症施治98

一、气虚98

二、气滞99

第二节 血的辨症施治100

一、血虚100

二、血瘀101

三、血热102

第三节 气血同病102

一、气滞血瘀102

二、气血俱虚102

三、气随血脱103

第九章 脏腑辨症104

第一节 心的辨症施治104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105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105

三、心火上炎106

四、心痹106

第二节 肺的辨症施治107

一、肺失宣肃108

二、肺气上逆108

三、肺气虚109

四、肺阴虚109

第三节 脾、胃和肠的辨症施治110

一、脾失健运111

二、中气下陷111

五、胃热(火)112

四、胃气虚寒112

三、脾不统血112

七、胃阴不足113

八、肠虚不固113

六、胃气上逆113

九、肠液亏耗114

第四节 肝与胆的辨症施治115

一、肝气郁结116

二、肝火上炎117

三、肝阳上亢117

四、肝风内动118

五、肝血虚119

第五节 肾与膀胱的辨症施治120

一、肾阴虚121

二、肾阳虚121

三、肾精不足122

四、肾气不固122

第十章 病邪辨症124

第一节 风邪致病的辨症施治124

一、风邪致病的特性124

二、外感风邪124

三、风邪与其他外邪兼夹感受的病症125

四、风邪入侵经络125

五、风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26

第二节 寒邪致病的辨症施治127

一、寒邪致病的特性127

二、外感寒邪127

七、寒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28

六、寒疝128

五、寒泻128

四、寒痛128

三、寒痹128

第三节 热、火、暑邪致病的辨症施治129

一、热邪(火邪)致病的特性129

二、实热130

三、虚热130

四、暑热130

五、暑湿130

六、热(火、暑)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31

第四节 湿邪致病的辨症施治132

二、湿阻132

三、湿热132

(三)湿热蕴结肝胆133

(二)湿热阻滞脾胃133

(一)湿热留恋气分133

(四)湿热下注大肠134

(五)湿热下注膀胱134

四、湿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34

第五节 燥邪致病的辨症施治135

一、肺燥135

二、津(液)燥136

三、血燥136

四、燥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36

第六节 食积(食滞)致病的辨症施治137

一、伤食137

二、肠胃积滞137

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137

第七节 痰的致病的辨症施治138

四、食积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38

一、湿痰139

二、寒痰139

三、热痰139

四、风痰139

五、痰浊上扰139

六、痰迷清窍140

七、痰留经络、肢体140

八、痰留胸胁140

九、痰的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40

附:痰饮141

第十一章 外感热病辨症142

第二节 外感热病的基本矛盾143

第一节 外感热病的发病原理143

第三节 外感热病的临床特征144

第四节 六经辨症施治144

一、太阳病145

二、阳明病146

三、少阳病147

四、太阴病147

五、少阴病148

六、厥阴病148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症施治149

一、卫分症150

二、气分症150

四、血分症151

五、心包症151

三、营分症151

第六节 六经辨症与卫气营血辨症的关系153

第十二章 治法155

第一节 治则155

一、治病必求于本155

(一)正治与反治155

(二)治标与治本156

二、祛邪与扶正156

三、调整阴阳157

(一)泻其有余157

(二)补其不足157

(二)先补后攻157

(一)先攻后补157

(三)攻补兼施157

第二节 汗法158

一、辛温解表158

二、辛凉解表158

一、清热解毒159

三、清血热159

二、清气热159

第三节 清法159

四、使用汗法的注意点159

三、解表变法159

四、清化湿热160

五、清虚热160

六、使用清法的注意点160

第四节 下法160

四、攻逐寒积161

三、下怫郁于上之火161

五、逐水161

一、下胃肠热结161

二、下热毒161

六、润肠162

七、攻痰162

八、逐瘀162

九、通下变法162

十、使用下法的注意点162

第五节 和法162

一、和解半表半里163

二、理气和营163

三、调和肝胃163

四、调和肝脾163

五、调和营卫163

六、调畅气机163

三、温阳利水164

四、温经散寒164

第六节 温法164

二、回阳救逆164

一、温中散寒164

五、使用温法的注意点165

第七节 补法165

一、补气165

二、补血165

三、补阴165

四、补阳166

五、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关系166

六、使用补法的注意点166

第八节 消法166

四、化痰167

三、软坚167

二、化瘀167

一、消食167

五、化湿168

六、利水169

(一)淡渗利水169

(二)利水通淋169

(三)应用利水法注意点169

第九节 祛风湿法169

第十节 开窍法169

四、使用开窍法的注意点170

二、敛肺170

第十一节 固涩法170

一、敛汗170

三、辟秽开窍170

二、豁痰开窍170

一、清心开窍170

三、涩肠171

四、固精171

五、缩尿171

六、固经171

七、止带171

八、止血171

九、使用固涩法的注意点172

第十二节 镇纳法172

一、镇惊安神172

二、潜阳熄风172

三、摄纳肾气172

附录一:药物选用参考174

附录二:参考方剂196

1972《中医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中医学院编 1972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学(1978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78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沈阳医学院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PDF版)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学( PDF版)
中医基础学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1972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2 长沙市卫生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1994 PDF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
1994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1979 PDF版)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
197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5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学(1991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4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8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3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